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跪求一份大学语文读书笔记

回答
语文迷问答

2016-03-11

很简单的东西,要资料干吗!

扩展资料

如果问中国人最熟悉的作家是谁,我相信答案一定是鲁迅。尤其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12年的基础教育,语文课上鲁迅的文章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平均下来,每年至少要学两篇他的文章。他以“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身份而为中国人熟知。在我这一代人的心目中,他更是“战斗、激愤和难懂”的代名词。而我亦不能免俗,想起初中和高中时到了学鲁迅文章的时候,我都会无谓地笑笑:“又来了!”,带着一丝嘲讽和无奈。 直至高中快毕业,我读《伤逝》,蓦然发现其中的哀婉忧伤,那种对于生活与人性剖析,决不是单单用“文思革”的那套理论就能读懂的,决不仅仅是在反映当时社会的黑暗。 想到这里,我才发现,原来自己之前对鲁迅的解读,是多么的片面。模模糊糊的想起我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时候:那时我还在上小学,我们学《少年闰土》,我怀着敬畏的心情却读那篇文章,可背下的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那时的感觉,明明是优美而流畅的。只可惜,这些印象,在其后的岁月中,竟被逐渐忽视与淡忘。那个多面的、立体的、复杂的作者,被我们拍成了平面的革命宣传画,插上了思想家和战士的标签,高高地挂在了墙上,被人当作神一样供奉,让人敬而远之,让人兴趣全无,甚至连他那些高超的写作技巧、耐读的语言文字,都被我们无情的忽略。 本学期,心血来潮下,我选了语文课,又开始学语文。课程学习的第一个作家又是鲁迅,不过,这个鲁迅和我中学时起那个革命宣传画似的鲁迅似乎大有不同。我们告别了战斗性的杂文和小说,我们正在学的文章,是他彷徨矛盾的自序,使他充满哲理的《野草》。 初看《野草》,我的目光更多的落在了其瑰丽而浓墨重彩的那一面。比如《秋夜》中浓重的色彩、或嶙峋或温柔的种种形象;比如用着奇幻的色彩掩了哲思与彷徨的《死火》、《影的告别》;比如艰涩难懂而又布满死亡那个气息的《墓碣文》……这些文章的意象奇幻,所载之道艰深,从气质上来看,和我所接触过的鲁迅之文友极大的不同。再看《野草》,窥见了作者奇妙而复杂的心理世界。《秋夜》中那嶙峋的枣树、扑火的飞蛾、粉色的小花是在指示什么?是作者的心理活动,还真的是作者与相差17岁的学生间的爱情?《死火》和《影的告别》中的那些进退两难的困境,是不是鲁迅一直以来的心境,如他一直与社会保持的那种淡淡的疏离?《复仇》对旁观者的憎恶、《风筝》对曾经兄弟之情的追思,都不是直白的平叙,那些象征,那些暗示,须得细细体会。 待到我们上课时讲《野草》,选的课文却是那篇让人丈二和尚的《墓碣文》。课前读它,倘若说对那“自啮其身”的长蛇我们还能多多少少懂一些其中的意思的话,那开篇那些矛盾不已的言语,真真使人茫然了。直至老师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解读此文,才能把前言后语给说得通。可是对于对存在主义哲学仅仅是一知半解的我,恐怕还要再翻翻《西方现代哲学》才行。《墓碣文》短短数百字,其内容竟可艰深至此,可见鲁迅“思想家”之名非虚,只可惜我从前对这三字的理解,着实狭隘的紧。 传说鲁迅受尼采的影响很深。或许,他们真的是相似的:两个语言的天才、两个以攻击批判为本能的展示、两个矛盾的产物。本学期的大学语文课程,让我对鲁迅的了解,又多出了几个维度。这样复杂多面的出色作家,实在是很容易引发我们对他的兴趣。或许,这正是鲁迅在现当代文坛上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