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求中考语文的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回答
语文迷问答

2016-02-29

  (2015•威武中考)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6-21题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乙】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①,求英奇于仄陋②,采贤俊于岩穴③。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④,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⑤;盈握之璧⑥,不必采于昆仑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⑦。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⑧乎?”(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辟命:征兆、任命。?仄陋 :指地位底下的人。③岩穴:指隐士。④亡国之余:亡国的遗民。蔡洪为三国时吾人,魏灭吴,所以这样说。⑤孟津之河:黄河。⑥盈握之璧:一手握不过来的美玉。⑦何必常处:何必一定产生在固定的地方呢?⑧苗裔:后裔、后代。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16.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汉 室 倾 颓 奸 臣 窃 命 主 上 蒙 尘

  汉 室 倾 颓 / 奸 臣 窃 命 / 主 上 蒙 尘

  1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

  A.每自比于管仲。 采贤俊于岩穴。

  B.先主器之。 君吴、楚之士。

  C.而智术浅短。 有何异才而应斯举。

  D. 将军岂愿见之乎。 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18.解释句中加点词。

  ⑴凡三往,乃见。( 总共 ) ⑵先主遂诣亮。( 拜访 )

  ⑶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 ) ⑷昔武王伐纣。(讨伐,征讨 )

  19.翻译【甲】文中画线句。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这个人值得登门拜访,不应该委屈他前来。将军应该屈尊亲自前去拜访。

  20.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甲】文在诸葛亮出场之前,先对其进行了侧门描写。

  B.“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 ,不必采于昆仑之山。”用了对比的写法,就像《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是一个判断句。

  D.“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21.刘备为求贤而三顾茅庐(填一成语 ),由此可知,在对才人的认知上他与蔡洪是有共识的。蔡洪的主要观点是英雄不问出处(或“圣贤所出,何必常处?”)。由此我们进一步想到了瞬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还有“举于海”的孙叔敖,“举于市”的百里奚。


扩展资料

  画皆以人重

  子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①;章、京、卞②④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③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注释:①兼金:价值等于平常金子几倍的好金子。

  ②章、京、卞:京指蔡京,卞指蔡卞,三人都是北宋朝廷大臣,擅长书法。

  ③颜鲁公:即颜真卿。封鲁国郡公,人称“颜鲁公”。工书法,自创一体,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

  l、下列句中加点“然”与其他三句中加点“然”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若听茶声然 B. 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C.杂然相许 D.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一钱不直:_

  ②后世见者必宝之:_

  3、翻译下面句子。

  ①后人粪土视之

  ②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诗歌、文章、书法、绘画是否受人重视都与人的品格有关。

  B.作者认为苏轼、黄庭坚的书法绘画作品流传下来不只是因为他们技艺高。

  C.作者认为章 、蔡京、蔡卞等人也都是些精于书法的人。

  D.作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其实不好,后世喜欢的原因是颜真卿的品德好。

  5.填空。

  ①“苏、黄”中的“苏”指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他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传唱,其最后两句“ ”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怀念和祝愿。

  ②永叔,即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参考答案

  1、B(这样),……的样子;

  2、① 值 ②把……当宝贝,珍爱、喜爱;

  3、①后来(世)的'人们都把他们的书法看作粪土

  ②古代的人大都会书法,只有那些品格高尚 的人(的书法)才能流传得久远;

  4、D; 5、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②欧阳修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 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升序》宋濂

  【乙】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节选自《师说》韩愈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B )

  (A)余幼时即嗜学 嗜:喜欢

  (B)援疑质理 质:总结

  (C)是故无贵无贱 是故:因此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难道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是( D )

  (A)无从致书以观 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童趣》沈复)

  (B)人非生而知之者 鸣之不能通其意 (《马说》韩愈)

  (C)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卒皆夜惊恐 (《陈涉世家》司马迁)

  (D)余因得遍观群书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湖心亭看雪》张岱)

  8.以下几句话编为四组,分别体现宋濂诚信、明礼的是( A )

  ①录毕,走送至,不敢稍逾越

  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③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④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对【乙】段落有关内容的理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如果想跟从别人学习道理,是可以询问他的年龄是否比自己大的

  (B)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知识最终也不会理解

  (C)比自己年龄大的人如果懂得的道理比自己少,就能去当他的老师

  (D)无论高低贵贱、贫穷富有,道理存在之地,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横线上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

  (2)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把他当作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