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谁有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

回答
语文迷问答

2016-02-29

  材与不材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①,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②得终其天年③。”

  夫子④出于山,舍于故人⑤之家。故人喜,命竖子⑥杀雁⑦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⑧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⑨?”庄子笑曰:“周⑩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译文】

  庄子在山中行走,见到一棵大树,枝繁叶茂,伐木的人停在树旁却不去砍伐。问他原因,回答说:“没有可用的地方。”庄子说:“这棵树因为不成材得以尽享它自然的寿命。”

  庄子从山中出来,寄宿在老朋友家中,朋友很高兴,命童仆杀鹅招待客人。童仆请示说:“有一只鹅能鸣叫,有一只不能鸣叫,请问杀哪一只?”主人说:“杀那只不会鸣叫的。”

  第二天,弟子向庄子问道:“昨天山中的大树,因为不成材得以尽享自然寿命,今天主人的鹅,因不成材而被杀。先生将在这二者之间如何立身自处?”庄子笑着说:“我将处在成材与不成材之间。”

  【演练】

  1.指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A.命竖子杀雁而烹之 唉!竖子不足与谋

  B.问其故,曰:“无所可用。”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C.先生将何处 玉人何处教吹箫

  D.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骤雨不终日

  2.指出下列“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庄子行于山中 舍于故人之家。

  B.夫子出于山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弟子问于庄子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D.以授之于有司 以其无礼于晋

  3.与“请奚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吾属今为之虏矣

  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C.沛公安在

  D.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

  4.对于“木”“雁”的存、亡,庄子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你如何看待他的观点?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

  (2)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答案

  1.D(尽,全。A.童仆;骂人的话,意思是愚蠢无能的人。B.原因,缘故;老朋友。C.如何自出处,指在材与不材间选择哪种以立身自处;哪里)

  2.A(在 。B.从;比。C.向;表被动。D.给;对于,对)

  3.C(例句将宾语“奚”前置,属宾语前置句。A.是被动句;B.是一般性的陈述句;D.是判断句)

  4.按照庄子的逻辑,无论“材”与“不材”,都不免遭到危险,因此,他把甘居中游、苟且偷安当作了生活的信条。这种处世哲学未免消极。

  5.见译文。


扩展资料

  连处士,应山人也。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为人如连公足矣。”其矜寡、孤独、凶荒、饥馑之人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呜呼!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反葬应山,遂家焉。处士父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因不复仕进。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赒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曰:“此吾资也。”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人有贫而窃其牛者,官捕之甚急,以牛自归。处士为之愧谢曰:“烦尔送牛。”厚遗以遣之。

  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当为连公行丧。”

  注释:赒zhōu:救济,接济;粜:tiào卖出粮食。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必以处士为法(榜样) B、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遗憾)

  C、以牛自归(返回) D、厚遗以遣之(送走)

  答案: C. 归还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以一布衣终于家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而能使人如此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来源:学,科,网Z,X,X,K]

  C、处士父以疾废于家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当为连公行丧 为人谋而不忠乎

  答案:BD。

  解析:A,第一个“于”为“在”,第二个“于”为“向”;B,“而”为转折义,“但是”C,第一个“以”为“因为”,第二个“以”为“凭借”;D,“为”、“替”。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②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

  答案:(1)大概这就是所说的只要亲身去做,即使不说也能取信于人吧!

  (2)(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弟弟)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

  解析:这里省略主语,根据下文应山县人为其送丧可知,是连处士去世,弟弟将其送回。

  20、文章用了哪些材料刻画了“连处士”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通过写连处士照顾父亲而不仕、资助乡亲度灾年、原谅窃牛者等事情,以及“应山之人”对连处士的赞颂和连处士死后的悲伤等言行,表现了连处士孝以事亲、乐善好施、宽以待人的高尚品格。

  解析:文言文难度不大,但要根据上下文内容分析,尤其要注意细节。

  译文:

  连处士是应山人,以平民的身份老死在家里,但是应山的人到现在仍然思念他。那些老年人教导他们的子弟,如何孝敬老人、亲近朋友,恭敬、严谨,守礼、谦让并且温和、仁爱,一定拿连处士作为榜样。说:“做人像连公那样,就足够了!”那些鳏寡孤独和遭遇荒年贫困饥饿的人,都说:“自从连公去世以后,我们这些人没有地方可以哀求依靠来活命了,让我们太遗憾了!”唉!连处士住在应山,没有发布过什么政令实施过什么恩威来亲近那里的百姓,却能让人这样想念他,大概就是所说的亲身去做,即使不说也能取信于人吧!

  他的祖父连光裕曾经担任过应山县的县令,后来又担任磁州、郢州的推官,自从连光裕归葬应山后,他们就把家安在了应山。处士的父亲因为有病卧床在家,连处士在他父亲身边侍候十多年,因而不再在仕途上进取。父亲去世后,家里本来有很多钱财,都散发出去来周济乡邻,拿学问来教导他的两个儿子,说:“这两个孩子才是我的财产啊!”年成不好,拿出一万斛谷去卖,因而市面上谷的价钱最终没有上涨,连邻近县的百姓都依赖他。有一个盗贼偷了他的牛,官府搜捕得很紧急。盗贼走投无路,只好自己把牛给送了回来。处士为此很惭愧并道歉说:“麻烦你送牛了。”赠送他很丰厚的礼物送走了他。

  处士有个弟弟住在云梦县,(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弟弟)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应山县的人到距离县城几十里外的地方去哭着迎接灵柩,很多人争着抬着棺材回来。经过县里的集市,集市上的人都哭了,并且罢市三天,说:“应该为连公举办丧事。”


  名实论

  □ 〔北齐〕颜之推

  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①,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②,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③,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④,享鬼神之福祐,非所以求名也⑤;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⑥,非所以让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⑦,非所以得名也。

  (选自《颜氏家训·名实》)

  【注释】

  ① 德艺:德行与才能。周厚:丰厚。

  ② 姝丽:美丽。

  ③ 令名:这里指美好的声誉。

  ④ 体道:躬行正道。合德:合乎道德。

  ⑤ 非所以……也:不是用来做……的。

  ⑥ 荣观(ɡuān):犹荣名,荣誉。

  ⑦ 干(ɡān):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如干禄。

  【译文】

  名誉对于实际来说,就如同容貌对于镜中之像。(如果)德行与才能丰厚,那么声誉一定好;(如果)容貌和神色美丽,那么镜中之像一定美丽。现在不陶冶身心,涵养德性却要在世上求得好名声的人,(就)如同相貌非常丑陋(的人)却要求在镜子中有美丽的容貌。贤良有才能的人不慕声誉,一般人树立名声,才德差的人以不正当手段获得名声。不慕声誉的人,躬行正道,合乎美德,享有鬼神的保佑(而有名),并非是真的追求声誉;树立名声的'人,修养品德,行为谨慎,担心好的名声不显著,并非是真的退让名誉;以不正当手段获得名声的人,外表忠厚,内心狡诈,追求表面华美的虚名,并非是真的获得美名。

  【演练】

  1.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  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窃名者,厚貌深奸 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

  A.两个“厚”字相同,两个“貌”字不同

  B.两个“厚”字相同,两个“貌”字也相同

  C.两个“厚”字不同,两个“貌”字相同

  D.两个“厚”字不同,两个“貌”字也不同

  2.与“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的“则”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彘肩

  B.非死则徙耳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对加点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善,美好)

  B.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祐。(道,事理,规律)

  C.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让,责备,责怪)

  D.干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干,动词,求取)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

  (2)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

  5.结合上文,联系生活,请谈谈你对“名”与“实”的认识。

  答案

  1.D(深厚;忠厚。面容,容貌;外表)

  2.A(连词,表承接关系,就,那么。B.连词,表不相容选择关系,就是;C.语气副词,才,就;D.连词,转折关系,却)

  3.C(让,辞让,谦让)

  4.见译文。

  5.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追求好的名声,本无可非议。问题在于,求名的人应在自身的品德修养上下工夫,做到名副其实,而不应采取种种不正当手段窃取名声。如今,中国“名人”满天飞,有人求助于金钱,有人求助于吹捧……如此虚名,求之何用?(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