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梯子的阅读答案谁知道?

回答
语文迷问答

2017-01-23

答案:

1、本文讲述了两个父亲用同样的方法对孩子进行的有关信任这个人生道理的不同观念的教育。

2、 笑→ 惊愕 → 疑惑 → 笑

3、①儿子的脸像一个还没熟透的橘子。

用“还没熟透的橘子”来写出孩子的脸色发青、难看。

表现了儿子紧张、害怕的神情。

②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了儿子的脸上。

用“玫瑰花”写出了孩子的脸色红润、灿烂。

表现了儿子激动、兴奋的神情。

4、儿子之所以“比刚才还要疑惑”,是因为之前对听到“那个爸爸说接却没接”感到不能理解,现在对“自己的爸爸说不接却接了”,更不能理解。

5、两个爸爸,两种教育,我赞赏第二种。因为第一个父亲对孩子灌输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防范心理,容易导致孩子人生交际中的信任危机,难于与人相处。而第二个父亲对孩子进行的是爱的教育,教育孩子要懂得相信别人,对孩子的人生是积极的引导。


扩展资料

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

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

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

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

爸爸看了看他九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也好,让你来就让你来。”

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

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

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说:“慢着!”

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

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了,你再下来。”

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不好听的。

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就像游泳时跳进水里去一样,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的怀抱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边。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就开花。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儿子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爸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停了一停,爸爸继续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

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

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人家的当。”

但是儿子显然并没有被爸爸的话所说服。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然而他还是不敢违抗命令。他站在那儿,动也不敢动。

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让你跌一个屁滚尿流!”

站在梯子上,儿子的脸像一个还没熟透的橘子。

爸爸喊了:“一……二……三!”

咬紧牙根,忍着泪,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了。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一个南瓜,扑的一声,摔得支离破碎……

然而,好奇怪,爸爸的手竟然没缩回去,他的身体也没移开。他还是定定地站在原来的地方。他把掉到他两手中的儿子,牢牢固固、结结实实地接住了,抱住了。

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张大了眼睛,他问:“爸爸,你为什么骗我?”

爸爸笑出声来,爸爸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

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他搂住爸爸,不住地吻爸爸的双颊。

爸爸和儿子拉着风筝,向后园的一角跑去。

1、请用稳重的词语将儿子表情变化的过程填写完整,将含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用“______”分别标出来,再写出你的理解。

笑→_______→_______→笑

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给站在梯子上的儿子讲故事,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时,爸爸借助儿子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梯子”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起到了什么作用?

1.句子: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

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

笑→_惊愕__→___疑惑____→笑

理儿子刚刚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是胜利的笑,但听到爸爸的故事之后,很是惊讶,用惊愕的表情,但是他跳下来之后他爸爸并不是像故事里的爸爸那样对他,他感到疑惑,听完爸爸的解释,他开心的笑了。

2.目的是借景发挥,给儿子讲道理,给儿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时,爸爸接住儿子是为了让他明白,人与人之间还是有信任的。

3.梯子在文中出现了6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