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语文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怎么写?

回答
语文迷问答

2016-10-20

教材分析:

《姥姥的剪纸》一课中,“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抓住这条主线,披文入情,就能走进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思念。在课文中的插图,也形象地表现了姥姥与“我”相处时融融的亲情。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情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难点:

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情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潜心读文,品味语言,是高效对话的基础,触动情感,激活思维是对话的关键。本教学设计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流程简约、清爽,细节处理丰满而厚重。

设计思路:

以“朗读感悟、想象说话、练笔写话”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感悟,注重体现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理解“姥姥”的含义。交流对“剪纸”的认识。

2.听写词语。

刁难 择菜 驮着 清清爽爽

指导写好生字:爽

【意图:关注字词积累,安排学生对于词语的认读、感知、理解、运用,旨在营根固本。】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文,想一想:围绕课题,作者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重点检查词语的理解和句子的朗读。

出示词串:

刷刷刷刷 择菜 喜鹊登枝 刁难

清清爽爽 薅草 牛驮兔 挑剔

悦耳至极 喂猪 啃食青草 耍赖

啧啧赞叹 纳鞋底 各式各样 调皮蛋

读完这些词,你发现什么了?

重点理解第四竖排的“贬义褒用”。

这些词都是写“我”的。“刁难”的本来意思是(故意使人为难)。看来,它是个贬义词。在课文中还是这个意思吗?(出示第四小节,指名读)

三、品味文字,感悟“深情”。

(一)技艺高超,深入人心

1.姥姥的剪纸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

师生交流:形象生动,技艺高超。传神,传情。

2.是的,姥姥的剪纸给我留下了许多有声有色的回忆,给我带来了快乐幸福的童年。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默读课文的1—6自然段,哪些语句写出了姥姥的剪纸技艺的高超呢?一边默读一边用笔圈划出有关的语句,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可以简要写一写你的理由。

学生默读圈划,教师巡视。

3、对话交流:

(1)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姥姥的剪纸剪得这么像,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栩栩如生)“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说明材料——普通,“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说明动作——熟练。

想象说话:如果剪的是植物、器物、人物,村里人会怎么样说呢?指名夸赞。

啧啧赞叹:读出节奏,读出自豪。

点拨:把“你姥姥神了,……”改成“我姥姥神了,……”把这种自豪的情感写在你的脸上,融进你的声音里,练习读。

【意图: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品味语言的过程,学生在语言品味的过程中吸收言语的营养,同时收获学习的方法。展开想象,模仿迁移,前后联系这些都是语文最本质的学习方法,学生不仅感受到了姥姥剪纸的“神”,想象也得到充分的放飞,语言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训练。】

(2)“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呵!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

一边读书一边在头脑中想象出画面来。再读一读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有趣的画面?

这种情境一定也是作者至今难以忘怀的!哪些词一下子就让这段话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了呢?

师生交流:刁难、耍赖

明明要写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为什么写自己的调皮呢?

师生交流:越调皮,就越能看出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我越调皮,就越能感受到姥姥对我的疼爱!体会衬托的写法的妙处。

用你们的声音把这一老一小剪纸的有趣的情景读出来,让我们都走进那有声有色的回忆之中。

【意图:读书是有层次的,读懂内容易,读出情趣难。这段文字凝结着作者的甜蜜回忆,是作者最钟情用笔的地方,“刁难”、“耍赖”等词语,贬义褒用,写出了一老一小其乐融融的生活画面。在引导学生读书时想象画面,在画面中感受那妙趣横生的场面,是最有效直接的办法。】

3.感悟“熟能生巧”。

姥姥的剪纸真是“神”了,“神”到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的剪纸,“神”到对村里人的有求必应, 姥姥的剪纸为什么能“剪”这么神呢?

写话设计:

数九隆冬,大雪纷飞,姥姥在——

三伏盛夏,烈日炎炎,姥姥在——

……

这就叫“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就是“熟能生巧”,巧能生“神”呀!

(二)老牛小兔,情牵我心

1.默读课文7——13 自然段,姥姥给村里人剪了许多的喜鹊登枝,深入人心。姥姥为我剪了许多的老牛和兔子,更是深入我的心呢!其实老牛就是——兔子就是——

虽然每一幅剪纸具体的形象不同,但是都表达出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板书:爱。

2.文中作者并没有用“爱”这个字。这些“爱”都聚焦在了第7自然段中的一个字上面。(拴)

3.填空练习

()的老牛 ()的兔子(师生交流。)

4.分角色朗读7——12自然段。

5.深情品味:爱更是无声的,在深情的剪纸里:

引读课文: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有一幅是这样的:

出示句子:

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为什么这一幅剪纸给作者的印象最深呢?仔细地读读这段话,读到哪些词的时候就让你心动了呢?

如果给这幅剪纸定一个名字,怎么样最能表达姥姥的情和爱呢?

创设情境,师生共读:

同学们,此时也许再多的语言都难以表达姥姥对我的情和爱,就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让我的心与姥姥的心贴在一起吧。让我们轻声地一起读这句话。

动笔倾诉:此时此刻,所有的回忆袭上心头,最想对亲爱的姥姥说些什么呢?拿起笔来,写一写你最想说的一两句话,或是一段话。

【意图:一个“栓”字,是作者匠心的凝结。动情读,情动于衷,师生共读;更深入地读,以写代读。关注细节(词语、标点)的品味。】

四、总结提升,情深意浓

大平原,小屯子,姥姥的剪纸,这一切都成为了作者最美好的回忆。每每想起姥姥,想起姥姥的剪纸,就想起了自己最幸福、快乐的童年。

我们的姥姥、奶奶、爷爷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光呢!一点一滴都值得我们去捕捉、记忆和感恩。让我们带着感恩的心走出教室。

【意图:同一篇课文,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收获也是不一样的。像作者一样地去寻觅、去发现、去表达,课尾的总结与引领的目的即在于此。】


扩展资料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感受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带来的美好生活;

2.感受“我”在姥姥剪纸生活中的有声有色,并与姥姥缔结的深厚情感;

3.从姥姥的剪纸中学习“熟能生巧”的技艺来自于勤奋练习,更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

4.从“我”和“姥姥”的浓浓亲情里学会感恩亲人,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品读课文,感受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给乡亲们和“我”带来的美好生活,体会祖孙间浓浓的亲情。

难点:从姥姥身上学习人生的大爱,热爱生活,乐于助人,关心亲人。

教学流程:

一、回忆画面,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最爱的一个亲人是谁?回忆一下,说说他(她)让你最难忘的一个画面。

(指名一两个学生说说,注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叙述)

2.你们的回忆真让人感动!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看看姥姥生活的世界。

二、品读1~6自然段,感受高超技艺,品味“心灵手巧”

1.出示自学要求:默读1~6自然段,勾画、做批注,把你读到的体会写在相应的文字旁边。

2.学生自学。

3.交流学习成果。

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引导学生围绕“神了!”这个词,抓住以下四个细节展开品读:

⑴姥姥剪纸用具的简单(剪刀、彩纸);

⑵剪纸动作的利落(“翻来折去”);

⑶人们对剪纸作品的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⑷“我”对姥姥的刁难(蒙眼剪“喜鹊登枝”)

在品读细节时,适时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情。

4.说说这一部分,姥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热情善良、心灵手巧)

三、品读7~13自然段,感受“我”“有声有色”的生活,品味浓浓亲情。

1.听读7~13自然段:

指名分角色朗读7~12自然段,师则范读第13自然段。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大屏幕循环播放姥姥剪的“牛兔图”以及姥姥剪纸的专心模样。(配乐)

2.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刚才听读的感受。适时点评学生发言,引入到“亲情”的主题。

3.抓住关键字品读。出示自学要求:

这一段中哪两个字最能体现“我”和姥姥之间的浓浓亲情?找出来和同桌交流一下。确定后再默读课文,把你的感想写在这两个字的旁边,可以写你仿佛看到的画面,可以写你想到的事情,也可以写写姥姥和“我”的欢声笑语……

4.学生自学。自学过程中播放钢琴曲《童年的回忆》,大屏幕展示姥姥剪的牛兔图。

5.交流学习成果。

⑴根据学生的汇报,围绕“拴”和“缠”这两个字展开品读。指名学生读自己写的感想,师生评议,边议边读,读中体会“我”“有声有色”的生活,品味那份浓浓的亲情。

“拴”和“缠”的内涵:“我是一个出名的调皮蛋”,姥姥恰是在这个时期,用她的剪纸,为“我“营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剪纸世界,让我感受到了来自于她的关爱体贴之情,让我享受到了浓浓的亲情。有了姥姥,有了这样一个艺术天地对“我”的熏陶,才让“我”迷上了剪纸,于是“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这里“缠”不是纠缠,而是情深意长的“缠”。这个“缠”字,是依恋之缠。这个 “缠”字,说明“我”迷上了剪纸艺术,更迷上了姥姥与我剪纸聊天的亲情。“我”因此忘记了夏天那密云多雨的盛夏,忘记了那河里自在的游泳。姥姥的剪纸和她剪出的艺术形象,已经像一坛发酵好了的老酒,香醇了作者的一生。

⑵再次感情朗读祖孙间的对话,体会“拴”和“缠”的情感延伸——牛兔剪纸中所包含的深情。这里的对话以朗读为主,读出感情即可,不必深究。

6.反思第13自然段(课文的最后一段)。

⑴提问:姥姥对“我”的期待是什么?

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指名发言,评议。

引导学生反思:

姥姥对“我”的思念和她的期待矛盾吗?反过来,“我”会对姥姥期待什么呢?

学生再次讨论,交流,感受姥姥对“我”的成才期待正是她深深思念的大爱延续,感受“我”对姥姥同样的思念和祝福,表明了“我”的长大、懂事。

⑵提问:“我”的“心境”与“梦境”为何总是“有声有色”?

有了对前面一个问题的交流,这个问题不会难了。引导学生说说童年里和姥姥在一起的.听到了哪些“声”,经历了哪些五彩斑斓的生活之“色”?

正是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姥姥对“我”的深爱给了“我”一个“有声有色”的童年,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里、心中。

⑶此时,再次播放姥姥的剪纸作品,播放姥姥清爽的剪纸声,老师引领学生感情背诵第13自然段,感受那份浓浓的思念。

四、回顾全文,升华认识

1.快速浏览全文,思考:你认为姥姥剪纸技艺如此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⑴学生很快找出“熟能生巧”以及相关句子来回答。

⑵在肯定勤奋和坚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思:

姥姥是为了学到高超的剪纸技艺而专门刻苦练习的吗?结合前文1~6自然段想想。

通过交流,学生再次领悟到姥姥的大爱情怀,明白热爱是兴趣的源头,“熟能生巧”的技艺来自于勤奋和坚持,更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

2.根据语境,练习说话。出示原文一个片断:

当时我也动过要学剪纸的心思,可惜我当时有其他的事,后来也离了乡,远离了姥姥,远离了她美丽的剪纸。直到前年春节家里通知说姥姥病危,我才匆匆赶回家里,看到了一别三年的姥姥,此时她已被穿上了送老衣,很怪异地躺在当门的床上。我当时就傻了,我知道只有去世的人才会躺在那儿。我不顾一切地去看,我看到了一张有点浮肿的脸,再试试鼻息,姥姥还活着,我哇地一声哭了。我的姥姥还活着,我上学起早贪黑给我做饭的姥姥还活着。

⑴感情范读中,出示姥姥的图像,播放钢琴曲《童年的回忆》,学生的情绪被感染:面对即将离世的姥姥,我又忆起与姥姥在一起的童年生活,想起了姥姥的剪纸,此时此刻,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会对姥姥说些了么呢?拿起你们的笔,让“我”对姥姥的真情在你们的笔尖流淌。

⑵同桌讨论,交流、写对姥姥说的话。

⑶交流评价,表达对自己姥姥的感恩之情。

五、布置作业

小练笔:观察或回忆一位你的亲人对你关爱的语言、动作或点滴小事,用你手中的笔表达你对他(她)的依恋与感恩之情。

板书设计:

12 姥姥的剪纸( 神了!)

缠↖爱↙拴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