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路,在没路的地方》阅读题怎么做?

回答
语文迷问答

2016-08-12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熟悉的地方没景色,最美的风景,往往都在路远远不能抵达的地方。

(2)要使我们人生拥有与众不同的风景,就必须让自己的生命走一条与众不同的旅程。

2.文章结尾句加点的“这样”指什么?请你在横线上补上内容,说说你的人生感言。

3.本文在布局谋篇上与下列课文哪一篇相似?并说明其相似之处。

A.《吆喝》 B.《春酒》 C.《走一步,再走一步》 D.《济南的冬天》

(1)相似的课文(填字母): (2)相似之处:

4.学贵质疑。读完了文章之后,有同学提出疑问:标题“路,在没路的地方”是否自相矛盾,假如你是李雪峰,你将如何解答?

答案:

(1)供人观赏的自然景象。(2)比喻人生的美好境界(生活)

2.示例:只有不甘于寂寞的生活,才有非同凡响的人生!(符合文意,言之有理即可)

3.(1)C.(2)示例一:两文作者都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示例二:两文都采取“以事寓理”的写法。示例三:两文均采取先叙后议、卒章显志的写法。示例四:两文均采取以小见大的写法。

4.这个标题并不矛盾。我采取这个标题一语双关,既指朋友总是一个人攀巨石,劈荆棘,在没路的地方寻找最美的风景,拍摄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又喻指要使我们人生拥有与众不同的风景,就必须让自己的生命走一条与众不同的旅程


扩展资料

答案:

1.(1)七嘴八舌地纷纷向导游小姐询问如何才能平安、快捷、全方位地游览每一个风景点。(2)一个人攀巨石,劈荆棘。

2.(1)供人观赏的自然景象。(2)比喻人生的美好境界(生活)3.示例:只有不甘于寂寞的生活,才有非同凡响的人生!(符合文意,言之有理即可)

4.(1)C.(2)示例一:两文作者都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示例二:两文都采取“以事寓理”的写法。示例三:两文均采取先叙后议、卒章显志的写法。示例四:两文均采取以小见大的写法。

5.这个标题并不矛盾。我采取这个标题一语双关,既指朋友总是一个人攀巨石,劈荆棘,在没路的地方寻找最美的'风景,拍摄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又喻指要使我们人生拥有与众不同的风景,就必须让自己的生命走一条与众不同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