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那年,我重返桃花源作文800字

时间:2017-01-10 高三 我要投稿

那年,我重返桃花源作文800字

那年,我重返桃花源

那年,我重返桃花源作文800字

北京顺义牛栏山一中高三生 刘辛迪

一年前,我因为一道考题,有幸再次出发去探寻《论语》这一经典桃花源。

题目问“八佾”的意义,我的脑中蹦出“八佾舞于庭”这个句子。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驱使我再去翻阅《论语》。这么想着,我站起身,踱向了阳台。

曾经,我也渴望可以进入这众人心中的“桃花源”一探究竟,但刚到入口,便觉“仁”与“恕”两字像巨石立在两旁,窒息着我难以迈步上前。

《论语》一定不是桃花源!桃花源是《红楼梦》,在风花雪月中写尽世态炎凉;桃花源是《荷花淀》,在残酷社会现实与美好乡村生活的对比中写出纯美的人性;桃花源是《巴黎圣母院》,在至美与丑陋的矛盾交织中让人体悟到人类本真的`善与诚。而《论语》却是教条呆板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死板得像啃木头;那句“半部论语治天下”,教出的一定是迂腐的酸秀才。

阳台上,历经风吹日晒的《论语》已发黄破旧,但里面的字还清晰可见。“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原来是季孙氏看六十四人跳舞的故事,带着先前文化气息的小故事像初夏清新的风扑面而来。我开始慢慢地挑挑拣拣地读了几页,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桃花源那段闭塞的小路,隐隐约约看到了一丝光亮,却还是不甚明显。“《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不是“良田”吗?多么精练简洁、直中要害;“朝闻道,夕死可矣”,这不是“美池”吗?古人对真理与知识的渴望是多么真挚;“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不是“桑竹”吗?读起来多么使人精神振奋……

当我从书中回到现实时才发现,天边只剩下余晖,我竟捧着《论语》看了那么久。它应该回到书架上,甚至枕边,但我又犹豫了。看《论语》,意味着得放弃《老夫子》漫画,可我喜欢机智可爱的老夫子。更何况,《老夫子》是现代流行,我不想被时代淘汰。

最终,我决定再读读看,忍痛暂别了《老夫子》。

一个月后,我想自己已成功进入桃花源的核心,虽还未到“豁然开朗”之境,却也不断地发现“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我已舍不得抛弃这本外表破旧的经典,更不想再换回《老夫子》。我经常会对着枕边的《论语》揉揉干涩的眼睛,不顾妈妈的催促,希望在这包含着大美与大智慧的桃花源中多停留一会儿。而我也并没有被时代抛弃的感觉,反而觉得如此之书才是真正的时尚。毕竟,经典才是时间在浩瀚书海中淘出的金子,而那些浮躁的书籍只能是无聊时的消遣。

现在回想起重返桃花源这件事,我隐隐地有些后怕。如果没遇到那道考题,如果当时选择了电脑搜索,如果还是抱着《老夫子》,那我将失去一个多么珍贵的机会啊!古人那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情景,而今已变为我在“经典之中寻找心中的桃花源了”。

经典,是要带着永不退缩的态度去摸索,否则很可能会像曾经的我一样离开了真正的桃源,还因自己的“慧眼”而沾沾自喜,毕竟,不是所有时候都能有重返桃源的好运气。


【那年,我重返桃花源作文800字】相关文章:

1.高三话题作文:那年,我重返桃花源

2.那年,我重返校园……

3.那年,我4岁

4.那年,我4岁

5.那年我初三

6.那年,我8岁

7.那年我七岁

8.那年,我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