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读林清玄《发芽的心情》有感

时间:2016-12-08 初三 我要投稿

读林清玄《发芽的心情》有感

为了使果树在来年结出优秀的果实,果农毫不留情地剪去了杂枝。

而剪去杂枝的果树,就一定能发出新芽吗?

不,不一定的。

林清玄在散文《发芽的心情》里,用富有情调的文字,记叙了自己在果园里过冬,见证果树从被残忍除去枝桠,到春天里奇迹般地发出新芽这一过程的事,恰好回答了这个问题。

和煦的春阳下,园里的果树热情地生长着,唯有那两株仍是干枯虚弱,似乎春天刻意忽略了它们。

树自己不愿活下去,当它们都被修剪得光秃秃地、流下滴滴汁液,以这样的姿态面对寒冬时,这两株丧失了那份对春天的期待与心情,是不会迎来春天的。

人亦是如此。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同样受过修枝的惨痛与冬天的折磨。仅仅三年的小学时光,16岁在战场中负伤,右眼失明,20岁因关节硬化卧床不起。他的同龄人正享受着美好的青春年华,而他的青春却消失在了疾驰的马匹与枪林弹雨中。这样的他,忧伤地感叹到“没有比掉队更可怕的事了”;这样的他,就好比是那些被无情地剪去枝桠,在寒风中挣扎颤抖的果树们当中的一棵。

然而这样的他,不会选择放弃。

他用沸腾的精力完成了函授大学的全部课程,将文学书籍作为精神支柱,如饥似渴地读着。在他的心中,有一种力量正在逐步积累起来。

渐渐地,他尝试着写作,当他满心欢喜地将自己的.处女作寄给杂志社时,却未被采用。这无疑是另一重沉痛的打击。而他心中的力量仍促使着他创作,向认准的目标攀登。

直到那本著名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正式完成后,他高兴地说道:“生活的大门向我敞开了!”他用这样的方式,延续着自己青春时的战斗。

32岁时,他已双目失明,四肢瘫痪,全身不能活动,但这又怎样?创作需要的不是健全的身体,而是那份可贵的灵魂,那份热情而执着的“发芽的心情”。他凭着这份心情,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坚强的形象,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那些撼动人心灵的文字,不正是这棵树所结下的一颗颗晶莹饱满的果实吗?

“只有永远保持着春天的心情,等待发芽的人,才能勇敢地过冬,才能在流血之后枝繁叶茂,结出比剪枝前更好的果。”

所以,受到挫折时,跌入低谷时,请你保持这份“发芽的心情”,回忆起春日里果园中那两幅截然不同的景象,相信冬天总会离开,新芽总会发出。

毕竟,春只会光顾那些有着“发芽的心情”的人。


【读林清玄《发芽的心情》有感】相关文章:

1.读《林清玄散文》有感800字

2.读《林清玄散文集》(少年版)有感

3.读《林清玄散文自选集(少年版)》有感(赏析)

4.读《镜明,千里皆明》林清玄有感

5.发芽的,是发芽了

6.读《舐读》有感

7.发芽的,是发芽了

8.读》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