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语文《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

时间:2024-04-23 09:19:21 王娟 课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

  盘古我们都有听说过吧,盘古是我们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人物,在昆仑山开天辟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欢迎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

  语文《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混沌之中睡了一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四肢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背景知识:

  盘古,又称盘古氏,混沌氏。是中国传说中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世界的始祖。盘古开天的记载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吴国徐整著《三五历纪》: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其后,南朝萧梁的任昉撰的《述异记》称盘古身体化为天地各物。《五运历年纪》及《古小说钩沉》辑的《玄中记》亦有类似记载。

  明董斯张在《广博物志》中条引《五运历年纪》云:“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

  近义词:

  缓缓一一慢慢 巍峨一一高耸 巨大——庞大

  茂盛一一茂密 滋润一一滋养 创造一一发明

  奔流不息一一川流不息

  反义词:

  合拢——张开 上升——下降 巨大——微小

  茂盛——稀疏 滋润——干枯 黑暗一一光明

  精疲力竭——精力充沛 奔流不息一一停滞不前

  轻——重 清——浊

  理解词语:

  宇宙: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混沌:传说中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

  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雄伟。

  精疲力竭: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

  隆隆:形容剧烈震动的声音。

  照耀:(强烈的光线)照射。

  奔流不息:指水急速地流动而不停息。

  造句:时间就像奔流不息的江水,永不停止。

  滋润:增添水分,使不干枯。

  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造句:只有认真研究,才能有所创造。

  词语扩展:

  1、寓言故事成语:

  滥竽充数、画蛇添足、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自相矛盾、拔苗助长、亡羊补牢、杯弓蛇影。

  2、神话故事:

  精卫填海、八仙过海、夸父追日、开天辟地

  3、历史故事成语:

  背水一战、望梅止渴、纸上谈兵、三顾茅庐、

  卧薪尝胆、四面楚歌、初出茅庐、指鹿为马

  4、形容疲劳的四字词语:

  精疲力竭 筋疲力尽 疲惫不堪 身心交瘁 人困马乏

  5、描写人身材的四字词语:

  虎背熊腰 膀大腰圆 瘦骨嶙峋 骨瘦如柴 亭亭玉立

  句子解析:

  1.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把天地比作大鸡蛋,写出了天地的样子。“混沌”的意思是指我国民间传说中指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天地模糊一团的状态。

  2.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头顶天”、“脚踏地”说明盘古的身体很大,突出了盘古这个巨人的高大形象。

  3.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这句话用了一些意思相反的词,“轻”、“重”,“缓缓上升”、“慢慢下降”来描写天地的变化以及不同。运用这样意思相对的词语,可以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直观。“冉冉”、“缓缓”写出了天上升、地下降的速度很慢。

  4.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高极了,地变得厚极了。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盘古用身体撑在天地时,最长长到了9万里长。他这一撑,就撑了一万八千年,这不仅需要超乎常人的力量,更需要顽强的意志。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巍峨的 巨人比作柱子,说明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的巨人。

  5.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说明盘古耗尽了身体的最后力量,实在支撑不住了,为了将天地分开,贡献了自己所有的力量。

  6.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揭示出美丽多彩的世界是盘古用生命换来的,总结了盘古开天辟地的伟大功绩,点名了文章中心。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讲天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巨人盘古沉睡其间一万八千年,是故事的开头。

  第二部分(2-5)讲盘古醒来后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的过程,是故事的经过。

  第三部分(6)讲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是故事的结局。

  课文主题:

  这篇神话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文中用神奇的想象、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让我们体会到了盘古不怕牺牲、敢于创造、无私奉献的品格,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同时也让我们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问题归纳:

  1.盘古创造宇宙前是什么样子的?

  天地未分、混沌一片、盘古沉睡。

  2.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把“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又不知过了多少年”说明天和地形成的过程非常漫长,写出了盘古不辞辛苦的开天地的无私与伟大。

  3.“……”省略了什么?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展开合理的想象。

  他的头发变成了粗壮的大树。

  他的牙齿变成了雄伟的长城。

  4.这个故事是真的吗?

  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不是真实的。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对很多现象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如天、地是怎样形成的,月亮、太阳、星辰是怎样来的,花鸟鱼虫是怎样出现.......于是,人们展开想象,创作了盘古开天地、创造宇宙万物的故事。

  课后习题答案:

  1.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你心目中的盘古是什么样的。

  我心目中的盘古是一个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人,他劈开了天和地,为了不让天和地合拢就撑在天和地之间,倒下后他的身体化为世间万物,他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2.从课文中找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盘古用斧头把“大鸡蛋”劈开,分成了天、地,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他头顶天,脚踏地,身体随着天升高、地加厚而不断长高,直到天、地成形后才累倒在地上,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了光明;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语文《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相关文章:

盘古开天地课文原文07-21

小学语文《观潮》课文原文09-04

高二语文《雷雨》课文原文10-01

小学语文《晏子使楚》课文原文08-05

小学语文《山中访友》课文原文08-22

小学语文《秋天的雨》课文原文04-09

小学语文爬天都峰课文原文08-01

语文落花生课文原文02-02

小学语文《神笔马良》课文原文02-27

小学语文《海上日出》课文原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