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三峡》习题及答案

时间:2021-04-09 12:08:03 七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三峡》习题及答案汇编

  三峡语文篇一:语文版七年级上册《三峡》习题及答案汇编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三峡》习题及答案汇编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文后问题。

  (一)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解释词语含义。①略无②嶂③蔽④曦:①毫无②峭壁③遮蔽④日光,这里指太阳

  7.本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高峻

  8.结合有关语句,说一说三峡两岸山有什么特点。(试用两个字概括)

  .连和高

  9.“重岩叠嶂”和“隐天蔽日”两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重岩叠嶂,就山本身的状态写其高,是俯视所得;而隐天蔽日,以天和日衬其高,是仰视所见。

  10.“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以特定条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综合表现三峡的特点。

  (二)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

  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概括上文三段内容的大意。

  .①段写夏季三峡情景:水涨流速,交通阻断②段写春冬时三峡情景:水退潭清,风景秀

  丽③段写秋天三峡情景: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12.试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先从正面落笔,后分两层来写:以“沿溯阻绝”概括水势险恶;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给人具体印象。又加上奔马和疾风的比喻,则给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

  13.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写作思路。

  .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后写仰视所见,由峡底写到山上,最后作者总结,状写了四种景物

  14.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气氛?

  .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肃杀的气氛

  15.《三峡》一文中有“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两句,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起李白的一首诗,

  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请在下面默写出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6.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

  色。答案要点: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

  3、“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意思是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当晚就到达江陵。

  4、作者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作用是什么?

  表现旅人的哀愁。

  5、按要求默写课文内容:

  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表现山高而陡的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7、翻译下列句子: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至于夏天的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

  ②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③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8、《三峡》作者郦道元,该文选自《水经注》,主要描写了。

  二、同步解读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左山右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选文的第(1)段与(2)(3)段对三峡景物描写有什么不同?

  (1)段写山(2)(3)段写水

  10.选文的第(1)段从哪两方面写三峡的山?.高、多

  11.选文的第(2)段抓住夏季水流湍急的特点写景。

  12.选文的第(3)段写景动静结合,其中“素湍”“回清”是动景,“绿潭”“倒影”是静景。

  13.“清荣峻茂”四字极其简练地写出水清、树荣、山高、和草茂四处景物。

  14.选文的第(4)段写秋景抓住了什么样的特点?

  凄、清、萧、瑟

  15.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之情。

  16.你喜欢三峡哪个季节的景色?结合课文内容谈谈。

  (抓住景物特点写即可)格式:我喜欢夏季的景色,因为夏季??..(特点)

  三、美文赏读

  叶公子高(人名)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雕文:雕刻的花纹图案)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牖:窗户),施(施:延伸)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旋(旋:掉转头)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⑴弃而旋走(走:跑)

  ⑵是叶公非好龙也(是:这个)⑶叶公好龙(好:喜欢

  ⑷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夫:虚词,无实义)

  18、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口头上是一套,行动上又是一套,表里不一(意思对也可)

  19、叶公好龙到了什么程度?(用原文回答)

  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20、“弃而旋走”中“而”(表顺接。)。(表转接表顺接表并列)

  21、翻译下列句子:21、略

  ⑴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⑵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1.选文写景在顺序安排上有和特点?先写夏季后写春冬最后写秋要为什么这样安排?写景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2.文章最后引用渔歌有什么表达作用?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3.从“良多趣味”一句中可以看出作者什么心情?对三峡景色的喜爱。

  4.为什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是从侧面写山高,陡峭,所以只能在中午或夜半的时候才能看到日月

  5.作者写三峡既从大处山、水落笔,又用其他景物衬托,请写出作者在文中还写了哪些景物,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

  6.从文中挑出表示季节的词语

  春冬之时夏水襄陵晴初霜旦

  7.从课文《三峡》之外找两个形容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成语或古诗句。

  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8.如果你亲自到了三峡看到了郦道元笔下的美景,会产生怎样的情感?自豪,为祖国有这样壮美的景色自豪

  9.本文语言简洁、生动、优美,其中最能体现简洁特点的句子是哪句?句中词各指什么?先沿溯阻绝清荣峻茂

  测试

  1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不见曦月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良多趣味晴初霜旦略无阙处重岩叠嶂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至于夏水襄陵或王命急宣则素湍绿潭属引凄异......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沿溯阻绝哀转久绝绝多生怪柏至于夏.......水襄陵林寒涧肃...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3.两岸连山,略无阙处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6.悬泉瀑布,飞漱其间。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8.空谷传响,哀转久绝。9.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简答题

  1.1.本文选自《水经注·江水》,作者是北魏(朝代)的地理学家__。三峡包括:___。

  2.文中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________。写山高的句子是:________

  3.文中写三峡水流汹涌湍急的句子是:_________。由此可联想到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_______”。

  4.作者描写了春冬之时的_____八种景物,这八种景物给予作者的感受是____。

  5.文中用“____”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_____”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6.“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何写作特点?

  7.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如只用“_____,______”8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

  8.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静景,也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9.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10.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

  11.文中表现三峡秋天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它着力渲染了_______。

  12.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理由1:____原句:____理由2:____原句:__

  1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14.文章结尾引用渔者的歌的作用是什么?

  15.今年我国尚在建设中的长江三峡工程举世瞩目,请结合你对它的了解,说说这一工程竣工后,课文《三峡》中哪些内容将会改变?(举出两条即可)

  16.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17.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18.作者写三峡秋景最突出的是________

  19.作者先写夏季景色的目的______;合写春冬的目的在于_______。

  20.本文写春冬之景,用____四字突出其特点。写秋季景色,用___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结合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三峡的景色特点_______。

  21.描写夏季三峡景色的句子是____描写三峡春冬之景的句子是_____

  22.从视觉角度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_____;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____;

  23.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_____;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____

  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阳光或日光;飞奔的马;快;真、实在;早晨;通“缺”,中断,断开;(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溯流而上;襄:漫上;或:有时;素:白色;湍:急流或急流的水属:连接(从、由;如果);(隔绝;消失;极);到了;漫上(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2.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3.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4.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或“也没有这样”)快。5.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6.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7.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8.空旷的'山谷传来猿猴啼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9.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

  三.简答题

  1.郦道元瞿塘峡、巫峡、西陵峡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正面)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怪柏、悬泉、瀑布;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6.从想象角度侧面虚写三峡水流汹涌湍急。7、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8、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答出“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即可)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9、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10、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高耸峻拔。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意思对即可)11、“睛初霜旦??哀转久绝”。三峡秋天凄清肃杀的气氛。

  12、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风御风不以急也)理由2:落差大(意思相同均可)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3、(1)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2)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或语言风格不同: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14.强调、渲染了三峡秋天的凄凉、悲愁。15.①不会再有“沿溯阻绝”的情况。②水流趋缓,“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也不会再有。16.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后描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

  17.表达了对祖国山水风光的热爱,寄予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18.猿啸

  19.首先展现长江奔腾的气势和蓬勃的活力;展现风平浪静时节三峡的山光水色、清幽宜人的景物特点20.素、绿、清、影;寒、肃、凄、哀;雄奇险峻,清幽秀丽。

  2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

  三峡语文篇二:《三峡》比较阅读及答案

  三峡比较阅读

  (一)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

  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节选

  (乙)江水又东径狼尾滩而历人滩。袁山松曰:“二滩相去二里,人滩水至峻峭。南岸有

  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因名曰人滩也。”

  1.解释加点的词语。

  沿溯阻绝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

  2.翻译下面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

  3.用原文句子填空。

  甲文中第一段描写三峡夏季的景色,侧面描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

  以船行之快烘托水流之急。乙文选段说明的对象是人滩,说明其得名的原因的句子是,介绍人滩得名原因的句子是“”。

  4.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高地厚华夏情。

  5.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异同。

  (二)

  【甲】(《三峡》全文)

  【乙】江水又东,迳①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②,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③,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注释】①迳:取道,经过。②纡曲:迂回曲折。③形容:形态。④践跻:登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略无阙处(2)常闻峡中水疾.1

  (3)每至晴初霜旦(4)泠泠不绝(2)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

  3.阅读下列【甲】文中的语句,并从【乙】文中找出与其内容相近的句子来。

  (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请简要概括【甲】文中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

  5.请用恰当的成语或俗语,概括乙文“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一句的含义。

  (三)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1-15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闽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故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蒙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李士衡①为馆职,使高丽②,一武人为副,与之俱使高丽。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以士衡所得缣帛藉③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敏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难免倾覆。副使仓皇,悉取船中之物投入海中,曼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捡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

  [注释]①李士衡:北采人,当时在昭工馆为官。②高丽:古国名,位于今朝鲜半岛。③藉: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沿溯阻绝沿:(2)清荣峻茂荣:

  (3)与之俱使高丽俱:(4)船欲倾覆欲:

  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

  (2)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译:

  3.[甲]文第一段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2分)

  4.[甲]文结尾引用渔歌有何用意?(2分)

  15.[乙]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一)参考答案:

  译文:江水又向东流,经过狼尾滩,又经过人滩。袁山松(晋朝著名文人)说:“这两个岸滩相距二里远。人滩,江水非常湍急。江的南岸有许多青色的大石,夏天被水淹没冬天露出来,这些石头,有好几十步远,都是人脸的形状,有的大有的小;那些纹络清晰的,头发胡子都能分辨出来:因此叫做“人滩”。

  1.阻断,隔断;有的2.(1)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长风,也不认为有那样快。(2)有好几十步远,都是人脸的形状。3.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南岸有青石,夏没冬出,其石嶔崯,数十步中悉作人面形,或大或小,其分明者须发皆具。4.山险水急三峡景;5.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表达的情感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或语言风格不同: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同异各答出一方面即可)

  (二)【参考答案】1.(1)阙:通“缺”,缺口;(2)疾:快;(3)旦:早晨;(4)绝:消失。

  2.(1)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书本记载以及口头传说都用登临此境令人恐惧相劝告

  3.(1)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2)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4.夏天:水流湍急;春冬之时:水清山绿;秋天:猿鸣凄异

  5.答案示例:①耳听为虚,眼见为实。②百闻不如一见

  (三)参考答案:

  11.(4分)(1)顺流而下(2)树荣(茂盛)(3)-起,一同(4)将要

  12.(4分)(1)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2)清点检查投到海里的东西,(发现)都是副使的财物。

  13(2分)山高、岭连、峡深。(答“连绵不断,遮天蔽日”亦可)

  14(2分)渲染三峡秋季萧瑟、凄清的氛围,佐证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表达对三峡渔民生活艰辛的感慨。(答出两点,意近即可)

  15(3分)对比。(1分)做人不能太自私,否则会自食其果。(2分)

  3

  三峡语文篇三:七年级语文《三峡》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三峡》教学设计

  林州市东姚镇一中秦拴林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认读生字,熟练朗读课文并能当堂背诵课文。

  2、正确解释关键词语,句子。

  3、描述三峡壮美的景色。

  ?情感态度方面:

  1、在反复朗读中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2、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能力方面: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

  2、具有一定的文字组合能力,联词成句,创造新意。

  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教学难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文章的朗读、体味。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师: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在国外,一个外国朋友曾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答案是?三峡?。”三峡为何有这样大的魅力呢?

  生:(各抒己见,以达到资源的共享。)(三峡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师:早在1500年前,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对三峡的风光作了精彩的描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短文《三峡》。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借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如:郦巘阙溯属

  2、听录音,从整体把握课文。

  3、请2-3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仔细听后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4、师范读课文(或再听录音),指导学生朗读。(在此,教师应指出注意听的事项,如:字音的校正、音节的停顿和节奏等。)

  3、朗读停顿训练重点:

  第1自然段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讨论:为什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说明江面狭窄,两岸

  群峰相连,峭壁对峙,山下只见一线天。)

  第2自然段

  至于/夏水矿襄陵[襄陵:动补短语,漫上丘

  陵]

  沿//溯/阻绝[沿溯:并列短语,上行和下行]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讨论:“沿溯阻绝”,朗读的时候怎样停顿,才能把意思传达得更准确?

  第3自然段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湍:偏正短语,雪白的浪花]

  [回清:动宾短语,回旋着清波]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清,指水清;荣,指树荣;峻,指山高;茂,指草茂。]

  讨论:“清荣峻茂”,朗读时该怎样停顿才能准确传达文意?第4自然段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朗读比赛:分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等形式,以激发学生的读书积极性。

  6、讨论:疏通文意。(分成六个人一组,每组讨论一个文段的大意,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

  7、把各小组的意见综合到一处,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

  8、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三、研讨练习

  (一)背诵全文,并完成下列练习。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

  设题意图:①使学生把握文章写景的脉络;②抓住精彩写景段落,深入领会画龙点睛的词语,使学生对文章的感知由整体到局部;③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问答题提示了背诵的思路,适宜先解决问答题,再背诵课文。

  参考答案:1.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秋景:“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给线点的字注音。

  重岩叠嶂夏水襄陵乘奔御风素湍绿潭绝巘飞漱清荣峻茂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积累文言实词,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参考答案:嶂(zhàng),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襄(xiāng),上。奔(bēn),这里指快跑的马。

  湍(tuān),急流的水。巘(yǎn),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漱(shù),冲刷。峻(jùn),高而陡峭。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设题意图是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早发白帝城》和《三峡》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本题的着眼点不在形式,只要学生能够将内容对应起来就可以了。

  参考答案: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四、写作训练

  把你曾看到的山川、名胜的美好景色描述下来。

  五、课后小结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雄伟的崇山峻岭,有奔腾的黄河长江,有珍贵的文物古迹,有秀丽的园林风光。《三峡》是一篇很好的古代写景散文,作者描述了三峡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使我们从中受益非浅。在课文,我们要积极的走进大自然,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三峡》习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峡》教案03-17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课本习题答案03-30

八年级上册语文《三峡》的练习题答案?07-25

求《三峡之秋》的阅读练习题及答案02-27

《三峡》练习题以及参考答案06-14

七年级上册语文《济南的冬天》补充习题答案?07-19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母狼的智慧》补充习题答案06-17

七年级上册语文版教案12-02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巴东三峡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