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及反思高一

时间:2021-04-05 14:01:01 高一下册 我要投稿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及反思(高一)

  【高一《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及反思】

  课前准备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及反思(高一)

  1.课前阅读教师印发的相关材料,结合自己的查阅,了解王安石的有关情况,尤其是了解王安石的思想。

  2.自主学习,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反复诵读,尽可能地读懂文句,弄明白文章的观点。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2.学习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晓游山小事,明“尽吾志”之理。

  教学难点

  探究本文怎样即事明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㈠询问了解课前预习的情况。

  1.齐读课文,营造课堂气氛,同时整体了解预习情况,再次强调诵读的重要性。

  2.询问预习时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那些问题没有解决,从而筛选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明确:本课文字晓畅明了,因而学生容易读懂中心;但作者在即事明理中如何选取游山小事对学生来说可能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说,探究其方法有一定难度,而明白其中道理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㈡朗读、范读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矫正读音,强调朗读要注重节奏、强弱和韵律。

  教师范读课文。

  二、课文探究

  ㈠解题

  1.“记”的意思是什么?

  2.中学语文课本中选了一些“记”体文章,这些文章可分哪几类?

  3.这类文章的特点是什么?

  (结合课前印发的资料,请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明确:

  1."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游、记事 、记亭台楼阁、记物、记政论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

  2.中学语文课本中选了一些“记”体文章,这些文章可分为五类: 记游、记事 、记亭台楼阁、记物、记政论。

  记游:《小石潭记》、《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

  记事:《五人墓碑记》

  记亭台楼阁名胜:《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记物:《核舟记》

  记政论:《病梅馆记》

  3.这类文章的特点是: 随手记述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情感真实、自然,不刻意为文,也不取媚于世俗。

  明确:本文的重点不在记游,而在写游览中的心得体会,所以在材料的取舍上,行文的组织安排上,作者颇费功夫:在记游中,处处为写心得体会搭桥铺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叙议结合,因事说理;前后呼应,结构严谨,使记游与心得体会十分和谐自然地结合起来。

  ㈡中心观点

  1.“后洞与前洞相比”的用意何在?

  明确:首先,后洞与前洞相比,它不像前洞那样平坦广阔,而在“由山以上五六里”的幽深之处,而且“入之甚寒”,只能拿着火把进去,走得越深,行进越艰难,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越加美妙。可是行进的艰难与景物的美妙形成了矛盾,所以同游者中就有人出现了倦怠情绪,在他的提议下,大家未尽游览之乐就走了出来。当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在可以继续前进的前提下却半途而废,这就说明了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

  2. “非有志者不能至”的观点在当今演化为怎样的说法?

  明确:“有志者事竟成” 改为肯定的说法(强调必须有志)

  ㈢师生共同探究第一、二段。

  1.学生齐读,教师范读并积累文言词语:实词(舍、名、道、侧、深、穷、见、至、明、极、十一)、虚词(其、之、于、以)。

  2.“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此句为什么突出其中尚可辨识的“花山”二字?(这是本课的难点所在,应该着力探究)

  明确: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在于纠正今人把“花山”之“花”误读为“华实”之“华”的错误。之所以要纠正今人读音的错误,又旨在为下文发表感想和议论设下张本。

  着重强调,作者写仆道之碑,叙写“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并从而考究今人读音之谬,是有意安排。它对下面针对后人对古籍以讹传讹,不深思而慎取的现象发表议论,起着铺垫的作用,使之前呼后应,结为一体。

  3.前洞与后洞的环境特征有什么不同?

  明确:前洞,“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虽有美景而不险绝,“而记游者甚众”,不足以游。后洞不像前洞那样平坦广阔,而在“由山以上五六里”的幽深之处,需要花费气力才能到达,而且“入之甚寒”。

  4.作者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用意是什么?

  明确: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突出前洞与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以及游前洞之易与游后洞之难,揭示一般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伏笔。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点明了与人同游,这才有入洞以后诸人的不同反应。写经过时,对所见景象,只异常简括地记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用连锁句式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式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

  板书如下:

  碑 碑仆倒,文漫灭 “华”“花” 音谬 →铺垫

  ↓

  洞 { 前平旷 记游者甚众 (略)

  (特点) →借景喻理

  {后窈然 甚寒 至者少 (祥)

  ㈣朗读第一、二段。

  学生自由诵读这两段,教师鼓励有积极性的学生熟读。

  三、作业

  1.抄写全文。

  2.课后尝试背诵第3文。

  第二课时

  一、课文探究

  ㈠检查第3段背诵情况。

  1.抽查背诵。

  2.全体背诵。

  ㈡师生共同探究第三、四、五段。

  1.教师范读并积累文言词语:实词(非常、咎、险远、谬、传、名、得、学者)、虚词(其)、特殊句式(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2.“于是余有叹焉。”。一个“叹”字引出了作者的一番议论,作者是如何提出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的?“

  明确: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物”“力”。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其中“志”又是最根本的。所以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通过一正一反的.对比突出了“有志”的决定作用,并且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这种“因事说理”的认识论,是符合朴素唯物主义的,这一见解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具有进步作用和积极意义的。

  ㈢师生共同探究第四段。

  1.齐读课文,并积累文言词语:实词(道、学者)、虚词(其、之)、特殊句式(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本段与首段有怎样的关联,由于仆碑而引起了哪些联想。?

  明确:本段与篇首相呼应。作者从仆碑上尚可辨识的“花山”之“花”字,今人误读为“华实”之“华”,从而联想到古籍,“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从山名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使作者触目伤怀,慨叹不已。因而又进一步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对待传闻要“深思”而“慎取”,很精辟。

  本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㈣师生共同探究第五段。通假字(父 fǔ——甫)

  游记常用的格式: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

  板书如下:

  碑 碑仆倒,文漫灭 “华”“花” 音谬 →铺垫【深思而慎取】

  ↓

  洞 { 前平旷 记游者甚众 (略)

  (特点) →借景喻理(成功:志力物)【尽志无悔】

  {后窈然 甚寒 至者少 (祥)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二、写法探究:即事明理的文章应该注意的几个关键点是什么?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记叙只是一种铺垫,为道理的阐述张本。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写景不作详尽描写,可一挥而过;写感受,却要步步深入,不惜笔墨。

  3. 自然之景与人生之理巧妙融合: 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寄托于即事的感受中 使自然之景与人生之理巧妙地熔于一炉。

  三、小结

  《游褒禅山记》名为游记,却对褒禅山、华山洞的景色却不作具体详尽的描写,头段中用大半文字写与华山的“华”字直接有关的内容为后文说明“深思而慎取”的必要性预下伏笔。第二段写前后两洞更是详略分明。后洞较详着笔,以便为后文“非有志不能至也”这一观点提供依据。第三段是全文的中心段,重点阐明“尽志无悔”的道理。从课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抒写感受,精辟入里,耐人寻味。

  三、全体背诵第3段。

  四、作业

  1.完成“研讨与练习”各题。尤其是第三题。

  2.作者十分看重“尽志无悔”,现在我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对此你有何看法?

  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之“诵读·积累·趣味”

  过去的文言文教学,为了教得踏实、放心,大多老师都会大量地讲解文中出现的文言字词,甚至有的还逐字逐句翻译,否则也一定会要求学生背诵译文。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教文言文,笔者在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以及广泛地吸取专家、名师的课改经验后,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例——诵读·积累·扎实

  这个教学设计是在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的基础上形成的。我认为,课改就是改课。作为课改的一线教师,只有将课改落实到课堂上,才能将课改改到深处。因此,尝试新颖、实用的教法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必须努力做到的。以下我以高一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10课《游褒禅山记》为例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我对文言文教学的看法。

  诵读是前提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要学好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读”摆在首位,在教学中要突出朗读教学。因此,本课文的教学就很注意了这一点。教师范读的有3次(全文范读,段落范读),学生齐读有四次(全文齐读,段落齐读),自由读有2次,背诵3次(,课下自己背诵、课堂自由背诵、课堂全体背诵)。几个来回下来,自觉的学生可以达到熟读成诵,懒一点的学生也能熟读。通过这样的诵读教学,基本上消除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恐惧”。

  积累是关键

  新课程的文言文教材,课文的注解几乎覆盖了将近80%的语句。因此文言文得教学,应立足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教师根据课堂问询,将发现的问题变为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而有针对性的讲解。经过自学以后的学生不希望老师再将社科涉及到的所有文言字词在课堂上繁琐的列讲,而是最希望老师能讲一些和课文相关而自己又不知道的知识。因此,教师只应当强调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值得重点掌握的字词而去掉一些已经不用的词汇以及生僻的词汇。因为一些重现率很低的词汇是不必要求记住的。这样学生在学习少数重点词汇中一课一得,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此教学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每段只选取了一些重要的词汇以及句式在课堂上讲解。

  趣味是目的

  虽然说文言文教学是古汉语教学。但文章能流传至今必定有其鲜活的生命力,即作者的情感态度。所以文言文教学既要抓“言”(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又要抓旨,只有认真领会作者的情感态度,才能体味文中作者的“趣味”,以提高人文素养。而本文作者即事明理意在表明: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明白“尽志无悔”才是学习这篇文章最根本的目。

  所以,我觉得:

  有预设的课堂就是有收效的课堂,反复诵读解决了背诵这一大难题,抄写又能避免错字漏子,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有章可循的学习过程中消除了对文言文的恐惧。

  少数重点词汇的强化学习,增添了文言词汇的积累,致使学生在逐步积累中不断丰富文言词汇,做到一课一得。

  作者“尽志无悔”的说理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积极上向的正能量。

  当然,这样的设计对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而言,收获不小,但对于一些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来说,老师应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去加强、去引导。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及反思高一】相关文章: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08-21

高一《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08-19

《游褒禅山记》说课设计05-01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设计04-01

《游褒禅山记》赏析12-28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11-30

人教版高一《游褒禅山记》教案10-03

《游褒禅山记》教后反思范文04-01

高一语文《游褒禅山记》教学教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