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语文版高二《柳永词》导学案

时间:2021-04-01 09:56:46 高二下册 我要投稿

语文版高二《柳永词两首》导学案

  【语文版高一《柳永词两首》导学案】

  【预习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包括词的起源与名称、词的分类、词牌与标题等)2了解《雨霖铃》 、《望海潮》填词背景。3依据课本注解、借助工具书,读懂两首词的内容并声情并茂地吟诵。

语文版高二《柳永词两首》导学案

  【预习内容】

  1、阅读作者介绍

  柳永(约987—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本热心功名事业,但仕途坎坷,47岁才中进士,做过几任小官,终官于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中寻求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内容上,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女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愁思。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柳永词作流传极广,时人云“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2、背景介绍

  《望海潮》: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此时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是布衣之交,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所以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

  《雨霖铃》:柳永大部分生活在城市,经常出入倡馆酒楼间,因而他深深了解歌妓们的生活,深切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在柳永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歌妓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3、词的基本常识:

  (1)词的起源: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2)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倚声”“填词”等。

  (3)关于词牌和标题: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4)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4、初读全词,查阅工具书,依据注释,疏通词意。

  5、朗读《望海潮》和《雨霖铃》。

  初级水平:读清字音,读准句读 中级水平:清晰并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词

  高级水平:熟读并背诵两首词

  【自我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参差( ) 天堑 ( ) 珠玑( )罗绮( ) 重( )湖叠 ( ) 羌管 ( ) 钓叟 ( ) 千骑 ( )

  给括号前的字注音

  骤( )雨 凝噎( ) 暮霭( ) 天堑( )无涯( ) 珠玑( )

  罗绮( ) 豪奢( ) 叠巘( ) 羌管( )千骑( ) 萧( )鼓

  吟( )赏 参差( )( )

  2、词是_ ___时兴起、_ ___代盛行的一种_ ______。由于它可以配乐歌唱,亦称_ _____、 __ ____ ;而且它句式长短不齐,故称___ ___。

  2、词的分类: 按照字数多少,词可分为 、中调、长调,__ __字以内是__ _____; _ __字至__ ___字是中调; __ __字以上是长调,按词作风格可把词分为 派和 派。 3、 柳永是北宋 派词人,字______ ,世称_ _____。他创作之词形式上大量为慢词,扩充了词体的容量。内容上以写男女相思之情、羁旅行役之苦、都市生活为主。后人评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东南形胜

  画桥 天堑无涯。

  重湖叠巘清嘉 异日图将好景

  都门帐饮无绪 骤雨初歇

  兰舟 凝噎 去去

【语文版高二《柳永词》导学案】相关文章:

高二《祝福》导学案附答案07-05

高二语文《看社戏》导学案06-19

高二选修《在酒楼上》导学案06-19

高二《森林与河流》导学案设计06-15

高二选修《更衣记》导学案06-16

高二选修《安定城楼》导学案06-07

求《词五首》导学案!05-05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孔乙己》导学案04-14

高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导学案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