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关于除夕守岁的文章

发布时间:2017-01-06  编辑:沈舒文 手机版

  守岁是老一代人记忆最深刻的年俗之一,也是春节习俗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2017关于除夕守岁的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2017关于除夕守岁的文章1】

  一种昔时的年俗正在渐渐离开我们,就是守岁。

  守岁是老一代人记忆最深刻的年俗之一,如今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城市人,最多是等到子午交时之际给亲朋好友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拜个年,然后上床入睡,完全没有守岁那种意愿、那种情怀、那种执着。

  我已不记得自己哪年开始不再守岁了,却深刻记得守岁那时独有的感觉。每到腊月底就兴奋地叫着今年非要熬个通宵,一夜不睡。好像要做一件什么大事。父母笑呵呵说好呵,只要你自己不睡着就行,决没人强叫你睡。

  记得守岁的前半夜我总是斗志昂扬,充满信心。一是大脑亢奋,一是除夕的节目多:又要祭祖拜天地,又要全家吃长长的年夜饭,最关键的还是午夜时那一场有如万炮轰天的普天同庆的烟花炮竹。尽管二踢脚、雷子鞭、盒子炮大人们是决不叫我放的,但最后一个烟花——金寿星顶上的药捻儿,却一定由我勇敢地上去点燃。火光闪烁中父母年轻的笑脸现在还清晰记得。

  待到燃放鞭炮的高潮过后,才算真正进入了守岁的攻坚阶段。大人们通常是聊天,打牌,吃零食,过一阵子给供桌换一束香。这时时间就像牛皮筋一样拉得愈来愈长了;瞌睡虫开始在脑袋里喷撒烟雾。

  无事可做加重了困倦感,大人们便对我说笑道:可千万不能睡呀。

  我一边嘴硬,一边悄悄跑到卫生间用凉水洗脸,甚至独出心裁地把肥皂水弄到眼睛里去。大人们说,用火柴棍儿把眼皮支起来吧。

  年年的守岁我都不知道怎么结束的。但睁眼醒来一定是在床上,睡在暖暖的被窝里。枕边放着一个小小的装着压岁钱的红纸包,还有一个通红、锃亮、香喷喷的大苹果。这寓示平安的红苹果是大人年年夜里一准要摆在我枕边上的。一睁眼就看到平安。

  我承认,在我的童年里,年年都是守岁的失败者,从来没有一次从长夜守到天明。

  故而初一见到大人时,总不免有些尴尬,尤其是想到头一天信誓旦旦要“今夜决不睡”之类的话。当然,我也会留意大人们的样子,令我惊奇的是:他们怎么就能熬过那漫长一夜?

  其实很简单,因为他们知道为什么守岁。可是守岁的道理并不简单。

  后来我对守岁的理解,缘自一个词“辞旧迎新”。而首先是“辞”字。

  辞,是分手时打声招呼。

  和谁打招呼,难道是对即将离去的一年吗?

  古人对这一年缘何像对待一位友人?这一年仅仅是一段不再有用的时间吗?

  那么,新的一年大把大把可供使用的时间呢?又是谁赐予我们的?是天地,是命运,还是生命本身?任何有生命的事物不都首先拥有时间吗?

  可是,时间是种奇妙的东西。你什么也不做,它也在走;而且它过往不复,无法停住,所以古人说“黄金易得,韶光难留”。也许我们平时不曾感受时间的意义,但在这旧的一年将尽的、愈来愈少的时间里——也就是坐在这儿守岁的时刻里,却十分具体又真切地感受到时光的有限与匆匆。它在一寸一寸地减少。在过去一岁中,不管幸运与不幸,不管“喜从天降”还是留下无奈、委屈与错失——它们都已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在它即将离我们而去时,我们便有些依依不舍。所以古人要“守”着它。

  守岁其实是看守住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生命,表达着我们的生命情感。

  是的,守岁这一夜非比寻常。它是“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因而,我们的古人便是一边辞旧,一边迎新。以“辞”告别旧岁,以“迎”笑容满面迎接生命新的一段时光的到来。新的一年是未知的,不免小心翼翼。古人过年要通宵点灯,为了不叫邪气暗中袭入;还将年画上所有形象都画上笑眼笑口,以寓吉祥。由于对未来的这种盛情,所以正月初一破晓“迎财神”的鞭炮更加欢腾。

  于是,我们的年俗就这样完成了岁月的转换,以“辞”和“迎”表达对生命的敬畏,以长长的守夜与天地一年一度地“天人合一”。

  我们和洋人的文化真有些不同。洋人对新年只有狂欢,我们的心理似乎复杂得多,其情其意也深切得多。可是我们正在一点点离开这些。

  这到底是因为农耕文明离我们愈来愈远,还是人类愈来愈强势,无须在乎大自然了?

  守岁渐行渐远。当然,我们不必为守岁而勉强守岁。民俗是一种集体的心愿,没有强迫。我们虽然不必为守岁而勉强守岁,但如果有条件和精力来守岁,不妨体验一下这个节点的独特魅力,这也是对大自然和生命的一种敬畏。

  【2017关于除夕守岁的文章2】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贴倒福,三十晚上坐一宿……”

  这一脍炙人口的“过年歌”,因地域不同,内容有所差异,但最后到三十晚上哪一句,都是大同小异,不是坐一宿,就是熬一宿,再不就是守一宿,总之,大年三十守岁是必需的了,这恐怕是哪个年月多数寻常百姓家过年的首选项目。

  在津城过年守岁节目多多,并非甘坐着硬守着无事可做,而是过多的事情,接踵而来,忙碌之中不觉难熬,道是感觉时空在迅即穿梭,转眼就到了大年初一了。

  六十年代我家的守岁,是从年三十中午祭祖开始的,也就是给已故的爷爷、奶奶上供,以表晚辈的缅怀感思之情。其中,续香烛是件尤为重要的工作,不可懈怠,更不可有闪失,因为这是对列祖列宗的“态度问题”。香火不可断,否则不吉利。现在想来,显得有点迷信,抑或有些可笑,但是感恩的心还是需要有的,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也是道德文明的体现,家教家道的传承。

  再有就是除夕之夜的重头戏-----辞旧迎新。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之际,我便跑到自家院子里,用一根长长的竹竿,把鞭炮拴在上边,由爸爸点燃我来燃放。爸爸则手持二踢脚燃放,头一声响之后,二踢脚像一只小火箭嗖地飞向夜空,炸开震天的第二响。姐姐妹妹们胆小,趴在窗户看着爸爸和我忙乎,高兴地不时拍手鼓掌。我们全家人就是用这种方式辞旧迎新,迎接新的一年的开始,迎来了又长大了一岁。

  接下来则是发“大纸”。在那个科技与社会尚未完全开化的年代,津城家家户户都供奉着从玉皇大帝至下边诸神的手绘的彩画,一供奉就是一个年景,年三十时的午夜,要把这张画烧了,就是所谓的发“大纸”,为的让这些神仙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就是这样,全家老少虔诚地跪拜,祁盼诸神保佑,阖家平安。这项内容很是滑稽,亦很神秘,当年岁数小,似懂非懂,但心里却觉得它很严肃,很郑重,很神圣,虽然有些神乎其神,现在看来,对天地的敬畏亦不失为是对自然的敬畏。用现在的说法,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我们的星球、我们的生态、我们的生存环境与空间,不是会更友善、更美好、更幸福吗?而对所谓“神灵”的敬畏,也不失是对人欲望的收敛,做好人、行善事,从善如流,社会不就会更安定和谐吗?!

  热气腾腾的除夕饺子被妈妈端上了桌,“吃饺子了”、“快拿腊八醋来”,妈妈招呼着我们,屋子里顿时气氛热烈、暖意浓浓,大家一边吃着饺子,一边给爸爸妈妈拜年请安,感谢父母对我们一年来的辛苦操劳,关爱照料。这时,妈妈面带笑容,从对襟棉袄内兜里掏出早已换好的零钱,给我们大家分发押岁钱,虽然不多,但我们都很高兴,珍惜得舍不得花,有时一年一年的累存,家里实在拮据了,还要主动拿出来接济一下,父母夸我们是懂事的孩子。正因为生长在艰苦的岁月,深知父母的甘苦,所以,当我上班后,虽然每月三十几元工资,依然添补家用,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吃过年夜饺子后,已是下半夜一二点钟了,我们催促爸妈去睡一会儿,但他们和我们一样,兴致勃勃,与我们玩牌“斗地主”,还有一点小的“刺激”,逗得我们不时发出欢悦的笑声,大家的瞌睡全都消失了,一家人感到很幸福。

  爸爸妈妈常对我们讲的一句话是,一分精神一分福。过年守岁,我想实际上就是叫我们这些晚辈打起精神来,不怕困难、不畏艰苦,塑造坚强的性格,以饱满的精、气、神来迎接新的一年。这恐怕不失为守岁的本意吧!


更多相关文章:

1.2017除夕短信祝福语

2.2017除夕祝福短信贺词

3.2017年除夕祝福短信

4.2017除夕祝福语顺口溜成语

5.2017新年快乐祝福语

6.2017关于除夕的散文诗歌

7.新年祝福语2017简短

8.新年祝福语2017

9.2017鸡年除夕祝福语短信

10.2017关于新年愿望的散文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