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边城》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7-08-04  编辑:沈舒文 手机版

  “一条小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还有一条方头渡船。”《边城》的开头,如同一位长者悠悠地讲着故事一般,于平静处见着波澜,于朴实处透着光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沈从文《边城》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1】

  早在高中时,就接触过沈先生的《边城》。那时的我浮躁而稚嫩,甚至还不知道里面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凤凰古城,也读不出其中的韵味,更没有对它产生任何自己的想法,仅仅把它当一篇普通的课文,糊弄过去了。现在把《边城》通篇读下来,我读出了沈先生会湘西风情的钟爱,读出了当地的人们纯朴赤诚,读出了故事淡淡的忧伤。

  在文中,先生用幽淡的笔墨向人们呈现出湿润透明的湘西美景,其中,那座碧溪岨的白塔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那座立在半山腰的白塔就像是一个沉默的精灵,远远地眺望着老船夫和翠翠的家,默默地给予他们祝福。它就像是老船夫和翠翠心灵的港湾。每当他们有心事无处诉说,他们总会出神地遥遥望着白塔,让被现实束缚的心起飞,在心底向白塔倾诉他们的故事。在故事的最后,白塔在一次暴风雨中绝望的倒下。我想,它一定是不忍看到翠翠的眼泪。又或者,是翠翠已经长大,已经不需要白塔的守护吧。倒下的白塔就这样,在唏嘘中久久地立在我的心里。

  除了美景,文中更多的是讲述着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主人公翠翠是一个柔美纯朴的少女,与二佬傩送第一次的见面两人便已一见钟情。情窦初开的翠翠把心中情愫一直小心翼翼地收藏着,不对任何人提起,甚至是她至亲的爷爷。日子如翠翠家门前的溪水一样静静地向前流淌着,少女的羞涩使翠翠在面对二佬时更多的是出奇的冷漠。而此时,大佬天宝也爱上了翠翠并请人做媒。翠翠惶恐之中从未向任何人表明她的心思,但她已经有了自己内心的选择。

  在天宝和傩送互相表明态度后,天宝溺死与湍急的漩涡之中;傩送只要渡船不要碾坊的决心由于大哥的死也变得不再坚定如初,加上家人的反对,他毅然离家闯天下,没有人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回来恬静的茶峒。孤独的翠翠再没有听到在梦里将她拖起的悠扬的歌声,她对此还一点都不知情。

  直到最后,在爷爷怀着对翠翠的惦念离开人世之后,翠翠才明白了始末。她哭了,眼泪的苦涩不堪的,因为她失去了最亲的爷爷,也可能将失去那份还没来得及开花的爱情。

  在那年的冬天,那座白塔又重新建起来了,但是翠翠要等的人还没有出现。可能,在某一年某一天,他回来把翠翠接走,又可能,翠翠的遗憾就像白塔一样,永远地耸立在她的心中。

  这是一个牵动人心的故事,但我不能说这是一个我喜欢的故事。在我看来,翠翠如果能跟爷爷或傩送表明自己的想法,悲剧就不会发生,遗憾也不会产生。我想,除了欣赏文章中主人公们的淳朴善良以外,我们也应该以他们作为教训。无论什么事情,机会是由自己把握的,消极的等待只会让自己陷入自己遗憾或悲剧。

  这座边城,是翠翠心灵的归宿,她一直留在溪边无尽地等待。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也有一座边城,它既是我们的枷锁,也是我们的归宿。我希望,我能在自己的边城里面不断地寻找,而不是等待。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2】

  看着眼前柔美而宁静的景色,远离了都市的喧器与浮华。让我不禁想起之前欣赏过的沈先生的《边城》。文章的由始至终都是以翠翠、傩送与天保三人之间的情感写起。他们之间的爱情坎坎坷坷,最终却以悲剧告终。

  茶桐、小溪、溪边白色的小塔。塔下的一户人家,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家里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就这样勾出了一幅和谐的画面。翠绿的山、清澈的水,孕育着茶桐小镇一般敦实而又朴素的人。沈先生用他独有的细腻的语言带着我走近了这座真实的边城,走近了那些鲜活的人与事。

  这部小说语言很平淡,情节甚至算得上是平凡,但却处处透露出小镇的悠闲适意,爷爷的朴讷,翠翠的可爱。字里行间的自然、优美、诗意安抚着我那颗浮躁的心。

  小说开头向我们展现了那片宁静的自然风光,寥寥几笔便展现出翠翠和爷爷简单的生活中透出的那些快乐和活力,然后便讲述了那个热闹的端午节,翠翠的爱情便是从这时拉开了序幕。

  船总的儿子老大、老二同时喜欢上了翠翠,刚刚开始竞争,老大的殒命却让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老二不再那么坚定地要娶翠翠,船总开始对爷爷有了偏见,而爷爷的木讷让船总和老二对他产生了误会。

  小说接近尾声时,一场暴风雨带走了爷爷年迈的生命,同样它也粉碎了翠翠刚刚萌芽的幸福。

  读完了《边城》,我的心也变得有些酸涩。《边城》就像一首带有淡淡忧愁的钢琴曲,从我的脑海里卷过,留下了一丝丝凄凉和哀伤。我看过这样一句话,悲剧之所以让人流泪,正是因为它的缺憾。《边城》就是如此吧。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这模凌两可的结尾,似翠翠在喃喃自语,读起来有些悲哀和无奈。

  合上书页,我不禁想,如果没有那场暴风雨,如果爷爷不那么木讷,如果大老没有死,如果翠翠主动一点,甚至,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这个时代,那么,她现在该是幸福的吧。如果有了这些如果,翠翠便不是原来的翠翠,边城也不是这一个边城了。

  在文章的结尾,那座在暴风雨中倒下的白塔又重新建造起来了,虽然那场暴风雨带走了很多东西,但风雨过后,活着的还是要勇敢的活着。

  沈先生也许只是在单纯的叙述一个故事,但我们又能在这样一个单纯的故事中,品出许多道理来,比如沟通,比如坚强。这便是《边城》的魅力所在。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3】

  昨夜梦里与老爸在小溪边散步,拉着家常边说边走,妈妈在吊脚楼上摆好了菜,正从窗口往这边张望,嘴里念叨着“怎么还没到?菜都要凉了。”翠绿色的溪水缓缓地流着,溪边的竹林茂盛浓密,清脆的鸟叫声此起彼落。正是中午时分,家家户户都在烧火做饭,那枭枭的炊烟在暖暖的冬日阳光下飞舞着。那一刻时光好象慢下来,大脑可以静静地不作任何思考,就随着那流水一起静谧着。

  早上醒来才回想起这景象是在书中的场景,许是这几日读那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将那美好的景致一起读到心里,连梦里也随沈先生的描述回到了湘西那个美丽的小镇,宁愿沈醉在梦中不愿醒来。与现在大都市的浮华躁动相比,沈先生笔下的茶峒象是桃源仙境,生态完好,民风纯朴,人们生活得简单而快乐!

  老船夫淳朴厚道,轻利重义,勤劳善良,还乐善好施。摆渡收入微薄稳定,物质生活可以用极简二字形容,而老船夫的精神世界却是极其富足。茶桐人的优秀品质在他的身上完美的体现,正是凭了这份优秀品质让老人获得当地人的尊重与信任。他用一生的时间书写着勤劳自律的美德,值得后人学习与称赞。

  他的孙女翠翠美丽善良,温柔恬静,那成长过程中的一点点小心思都被沈先生细腻的描绘出来,仿佛翠翠就活生生的站在我的面前。当二兄弟同时爱上翠翠后,他们依然可以采用苗家人质朴的方式,公平的追求爱情,读到这里我心中升起一股暖意,原来纯朴的爱情是这样美好的。故事中阴差阳错,翠翠爱上的本是二老,可是提亲的却是大老,生性腼腆的翠翠不知如何拒绝,只是闷不着声。老船夫为了孙女的婚姻大事,一次次的放下面子去洽谈,最终因大老溺水身亡,从此二老心中有解不开的心结,这婚事没了结果。书中留了悬念让读者去猜测,“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生活往往就是这样,善良的人儿勤勤恳恳地生活着,却被那岁月的手无情的摆弄,快乐与悲伤完全由不得自己,只能在那只手无形的牵引下左右,这便是命运。以前总相信好人总有好报,现在我相信好人可以让自己活得心安理得,至于回报如何,那由不得我,是吧?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