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远去的乡音散文

时间:2020-12-31 20:38:20 散文杂文 我要投稿

远去的乡音散文

  读一篇文章《吆喝》,忽然想起我的村庄,我童年里那些独特的声音。

远去的乡音散文

  最先想起的,是春日里卖小鸡人的喊声:小毛鸡寥~~~~卖小毛鸡寥~~~~~声音拖得很长,带着一种悠长悠长的调子,仿佛从古画里走出来的。他们一般是骑着半旧的自行车,车后座上驮一种叫偏篓的用具,两旁各带一篓子小鸡崽儿,大多在中午或者傍晚出现,一进村就喊。喊一圈以后,把车子停在村中间的某一大树下,亮开嗓子,继续叫卖几声。那声音仿佛是催人的布谷,看吧,不大会儿,这家走出个奶奶,那家走出个婶子,还有那些新嫂子和小孩子,也都围拢过来了。偶尔也会有叔叔大爷。

  卖鸡人请人小心地抬下偏篓,掀开盖篓子的布,露出一篓密密挨挨的小鸡,它们唧唧唧唧地叫着,小脑袋左看右看,有的还扑棱着未长成的小翅膀,跌跌撞撞,想要飞出篓子呢。捧一只小鸡在手心里,线团一样,毛茸茸的,细脚伶仃,黑眼睛却分外明亮,让人顿生爱怜之心。

  那时候,日子都紧巴。一家子也就是买个十只八只的,遇到条件好点的,也有买十五只二十只的时候。那时候小鸡崽儿是农家的.银行,等把它们养大了,下蛋了,就可以换盐换醋,还可以换读书孩子用的铅笔和本子。

  然后是染布的人,摇着拨浪鼓,波波冷冷就进村了。一般是麦收前后,农闲的日子,暑假里也会有。他们不会高声叫卖,只是摇着手里的拨浪鼓,波波冷冷,波波冷冷。人们听到声音就知道是染布的进村了。她们会找出家里陈年的洗得发白了的衣裤,让染布的重新染成新的颜色。我记得奶奶曾把一件爷爷的青色褂子,让染成黑色。那时染一次颜色,花很少的钱,心理上觉得衣服新的一样,还能再穿很多年。进了染坊,没有白布。奶奶说。

  从天快要冷的时候,一直到整个冬天过完,几乎每天清晨,起床的当口,就能听到门口的大街上,梆梆梆梆的击打声。不用问,大家都知道是卖豆腐的来了。他们手里握着的是一种叫豆腐梆子的用具。一般是左手拿梆子,(周长二十厘米左右的原木,三十厘米长短,一面的中间挖空)右手拿小木棍击打。梆梆梆梆的声音就这样发出来了。

  我是喜欢这声音的,不但好听,而且一会儿还有嫩白如玉的豆腐,跑到我们的碗里来。豆腐这食品,价格便宜,味道鲜美,老少皆宜,连我的老奶奶也能咬动呢。或者和白菜一起炖,或者和大葱一起炒,也或者就剥几棵小葱,切十厘米左右的段,撒上盐,豆腐切丁,盛在白底蓝花的瓷碗里“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这个歇后语,就是吃豆腐的时候吃出来的。

  关于乡村的记忆,最深刻是冬日里“砰”的那一声,声音巨大。大约二十分钟后,“砰”,又一声。这下几乎所有的小孩子都坐不住了。撒腿就往村头跑,后面跟着端着搪瓷缸子,端着箔萁,或者拎着空的化肥袋子的大人们。爆棒子花的来了!(玉米,在乡下叫棒子)

  还有,“炝剪子来,磨菜刀”、“香果子唻,卖香油果咂”、“大烧饼喽,大烧饼”、“换挂面,换挂面”……那些磨剪子磨刀的,卖各种吃食的,焗瓮焗盆的,半大小猪啁啁的叫声,母鸡咯咯答咯咯答,马嘶牛叫,狗汪汪羊咩咩。农具劳作的声音,人们的说话声,孩子的哭声笑声……各种声音混杂,组成一幅童年乡村的交响,烙刻在生命的里程碑上,提醒着离开村子的我不忘本,接地气。提醒着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远去的乡音散文】相关文章:

想念远去的亲人散文05-01

远去的船迪声散文04-30

学子远去又见归来字谜11-23

远去的声音初三优秀作文12-21

那些离我们远去的幸福额度励志文章01-18

渐渐远去的口头禅作文600字04-22

友情的散文08-22

土地的散文08-20

曾经的散文08-19

老屋的散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