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驻村扶贫工作日记

时间:2021-08-15 16:39:46 日志日记 我要投稿

2017年驻村扶贫工作日记

  导语:驻村扶贫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唯有用心用力,才能不辜负老百姓的殷切期望。下面是2017年驻村扶贫工作日记,供大家参考。

2017年驻村扶贫工作日记

  2017年驻村扶贫工作日记【1】

  201*年*月*日 星期* 天气:*

  趟泥、冒雨、日晒,精准扶贫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在将近两个月的扶贫工作中,水务职工不畏困难,倾力帮扶的工作态度让贫困户渐渐敞开了心扉,与帮扶的水务职工一块克服困难,走在努力脱贫致富的路上......

  这些水务职工不但要把单位的本职工作做好,还要放弃假日,身体力行地践行着精准扶贫的真正精神,做好精准扶贫的每一项工作任务;他们深入一线,勘察调研;他们行走在山区,奔赴到险处。所走的地方虽然山穷水恶,虽然烈日当头,但扶贫路上,他们依然脚步匆匆,依然砥砺前行。

  水务职工是一群特殊的工作人员,他们大都是异地生活,譬如我和老公就是长期两地生活,我一人带两个孩子在这里生活、工作,下乡扶贫时,大儿子还好说,今年十岁,小学四年级,自己能煮点方便面,或者出去买的吃点。小女儿才五岁,无人接送,只能把孩子带上。烈日炎炎,看着孩子小脸满脸通红,无精打采,心酸之情不言而喻;还有的职工一个人需侍奉90多岁的老人,下乡扶贫时,老人只好在家吃些便食;还有的职工孤身一人在这里,假日不能回家,常常不被家人理解等......供水公司是企业单位,工作面对的是群众,所以本职业务工作也不能落下,好多扶贫职工下乡回来,晚上还得加班.....可面对各种困难,他们还是艰难克服,把身、心、情都放在扶贫上。

  在扶贫路上,他们不但扶贫,还注重扶志、扶智,在树立贫困户对生活的信心上下功夫。他们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让贫困户彻底脱贫,还得从产业和就业上下手,引用一句屈原的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们认真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因户因人施案随时调整、跟踪信息,决不让一户贫困户在水务人的扶贫路上掉队。

  扶贫路上行走虽然艰难,但水务人一定会竭尽全力,砥砺前行。

  2017年驻村扶贫工作日记【2】

  3月21日 夜

  微凉,洼垤乡的夜,寂静而又美丽。我们相约与其他村的几名驻村工作队员交流工作。夜已深,准备返回休息,路过乡政府大楼,竟是一片灯火通明,乡里的同志们还在熬夜加班。同行的乡干部告诉我们,今年洼垤乡要整乡脱贫,工作非常繁重,熬夜加班已是家常便饭。

  这一幕,让我们感触很深,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唯有“用心用情用力”,方能不辜负老百姓的殷切期望!

  4月22日 晴

  今天是周六,本该是个休息的日子,但是基层工作真的没周末的概念。乡上通知早上10点集中开会,统一安排部署脱贫攻坚“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洼垤乡所有驻村扶贫工作队员都到齐了,大家统一思想,一定要抓住这次专项行动机会,找出存在的问题,好好整改,让扶贫工作“精准再精准”。“建档立卡户收入监测表”“建档立卡户享受政策监测表”“专项行动入户调查表”……9类表格总计1000多张,时间紧、任务重。早上开完会,下午就开始分组部署,每个小组有一名乡上的挂钩干部、一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一名村委会干部,这样搭配可以发挥各自优势,齐心协力一起干!在收集数据过程中,有的村民去做农活了,只能翻山去到田间地头寻访;有的村民外出务工了,只能通过电话一项一项核实。

  白天进村入户,晚上汇总分析讨论做表,经过两个星期“5+2”“白+黑”地干活,到今天数据终于全部收集整理好了。精准不精准,得用数字说话!

  5月12日 晴

  经过多次深入调研,报社今年的又一个帮扶项目定下来了,将在邑慈碑村委会迤席村一组实施“美丽宜居乡村”项目建设。通过道路硬化、人畜分离项目、公厕建设、垃圾房建设、村庄绿化美化……迤席村将会变成美丽的彝家山寨。

  今年的政策真好,建档立卡户拆危房建新房可以补助5万块钱。不过这里的危房改造活计可不好干,村里外出务工存下钱的村民,建房意愿普遍不高,而长期留在村里的贫困户因为积蓄不多拿不出钱来建房,一听到剩余的建房资金要自己筹集,有的村民就打退堂鼓了。

  第一次动员,一户报名的都没有,我们有些沮丧。

  “多去几次,一定能突破的。”“建房机会难得,5万块钱对于贫困家庭不是小数目。”“我们语言交流上有障碍,跟村委会的干部一起下去,更好交流。”回到住处我们互相鼓励、互相出主意。

  一次、两次、三次……一次又一次地宣传动员,一户、两户、三户……报名的户数多了起来。今天,终于体会到付出努力总是会有回报的!

  5月25日 阴

  单位联系了专业的眼科医生来帮助村里的老人免费检查眼睛,免费配镜。

  前期我们就已经统计好了长期在家的`老年人名单,并且规划好了检查的路线。山村条件有限,有的小组公房设在以前的老小学里,插座都没有,为了让检查设备正常工作,我们不但要找桌子、凳子,还要到处找人接电。很多老人听不懂汉话,医生们很有耐心,一遍又一遍地教老人们怎么摆正姿势,怎么接受检查。因为村组比较分散,远的有10多公里,我们一刻也不敢停留,奔波在山路上。

  在它尼吉小组,一位老人领到老花镜后紧紧抓住我的手说:“真的太感谢了。”看得出来老人是发自内心地对我们说出这句朴实的话。同行的村委会干部告诉我们,这个村的很多老人因为年纪大了,很少去乡上,更别说去县城了,很多都是留守老人、孤寡老人,根本没机会让眼睛做专业检查。这一次眼科医生给她做了检查并配上了老花镜,看字做针线活突然就清晰了,异常的高兴。老人可能连什么是老花眼都不知道,只知道用朴实的话表达着感谢。

  回到住处,天已经黑了,望着夜色我在思考:扶贫,真的不只是简单的送米送油,一定要结合实际,一定要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