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月光启蒙》教后反思

时间:2021-04-04 12:15:35 五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月光启蒙》教后反思汇编

  《月光启蒙》教后反思第一篇

  本课的教学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不管上得如何,总归有收获。应该说基本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进入了课本的情境中,这里一些外部因素:如教师的语言、音乐的渲染、学生的潜读,从学生的表情中,从学生的朗读中,看得出来学生的情感之弦被拨动了,他们体会到了母亲的爱以及母亲对于作者成长道路的作用。但是对于本课不满意地方也有很多:例如教师的语言在课堂中占的比重太大了,在让学生的表达的这块明显不够;在指导学生表达方面,教师的引导显得太过粗糙;语文教学应该把人文和工具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而本课在思想层面上的力放大了,没有充分地挖掘语言文字所蕴藏的美感;对于如何处理分析语言文字和引领学生在此基础上的动情的读还欠火候。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存在的问题对于我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正是我目前教学中需要引起重视的,急需解决的。

《月光启蒙》教后反思汇编

  《月光启蒙》教后反思第二篇

  《月光启蒙》是根据我国著名“煤矿诗人”、民间文学家孙友田的《月光母亲》改编的。课文回忆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伴随下,母亲唱民歌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

  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打乱文本段落顺序,抓住重点段落——文章的最后一小节让学生有感情反复朗读、细细品味。为了加深印象,我以最后一个自然段为起点,以母亲吟唱的儿歌童谣为主线,帮助学生从歌谣内容、从自身和作者的感受、从母亲的情感等不同角度去领会母亲的启蒙。教学时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让学生在快乐中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首先,通过让让学生自由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文中的五首歌谣,想画面,感受画面中景色之美,体会歌谣给我爱劳动,爱生活的启蒙。学生读得方式很多,用活泼的语气读,用舒缓的语气读,用拍手的方式读等等。学生通过读歌谣感受到童谣带给自己的快乐,想到母亲带给作者的启蒙,这既是对文本本身的迁移,又是对自己情感的迁移。其次,让学生听歌谣,感受母亲唱歌时音韵之美,再从作者的感受出发,抓住“芳香”体会歌谣的'音韵美,感受歌谣给予我们的启蒙是热爱民间艺术。第三,联系母亲劳累了一天还不忘搂着我,给我唱歌谣,还唱得如此动听,如此悦耳,来体会浓浓的母爱。 通过这一部分的教学,学生对“母亲把对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这句话的理解水到渠成。并且遵循了一般的阅读规律,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与认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地去认识与掌握,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在教学完课文后,我又出示了《月光启蒙》的部分原文,并深情并茂地娓娓读来。“……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赶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课文中慈爱聪颖的母亲与此时痴呆傻笑的母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反差冲击着学生的心灵,唤起了学生的生命激情和自由感受。不仅如此,我还找到了一首根据最后一小节课文改编的诗歌,这样不仅让课堂充满活力,更延续着生命。

  《月光启蒙》教后反思第三篇

  本文是一篇散文,以“月光启蒙”为题,淳朴优美、感情真挚。作者追叙儿时美好记忆,在夏夜里,母亲唱民谣、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在月光照耀下母子亲情充溢农家小院,以致作者后来飞向诗歌的王国,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

  教学时我以读促悟、以境融情,取得较好的效果:

  1.抓住主线,激发情感。

  由“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一句质疑,引出母亲通过“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给予“我”启蒙的。从中品味出母子之间的亲情。本文的最大特点是富含诗情和诗意。我先用多媒体课件营造一个美的情境,从美入手,以读促悟,以情带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优美意境,让学生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以及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张扬情感、喷涌真情。从而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把语文学习转化为情感的诗意之旅。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使知识生成智慧,让智慧与情感共鸣。

  2.由“美”体悟,入情入境

  抓住文中的插图来体会母子间的亲情,营造优美的环境。童年的夏夜,柔和的月色洒满农家小院,在这优美的环境里听母亲唱歌谣,创设了一种令人心驰神往的诗意氛围;从“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感受到母亲的美和儿子对母亲的尊敬和爱的情感。

  3.读写结合,深化中心

  在课件出示母亲年老后的文字及图片,震颤学生的心灵,再想象说话:此时的母亲忘了什么,而我却不曾忘记。这样的设计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在说中概括本文的重点内容,拓宽学生的思路,既服务于文本,又使文本深层的内涵得已挖掘和展示。

  对话中增加提示语的设计,可使学生在关注人物动作、神态时,洞察人物内心,感受母子之间的亲情,进一步深入主题。提示语的丰富可培养学生观察及写作的能力,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4.以读促悟,感悟母爱

  指导学生读出童年夏夜的美妙、母亲形象的美好;歌谣、童谣以不同形式的朗读促学生理解,特别是指导朗读“她用甜甜的噪音深情地为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抓住重点词语“轻轻地”、“甜甜的”、“深情地”,想象“芳香的音韵”,从读中感受美妙的意境;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月光母亲》原文中一段关于母亲的描写,让学生形成强烈的对比,更深层次地体悟母爱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范读时配以柔和的《月光曲》入情入境,学生情感融入其中。多媒体技术的适时运用对深化主题,激发情感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