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二泉映月》教学案例有反思

时间:2021-03-30 16:28:26 五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二泉映月》教学案例(有反思)

  一、案例背景

《二泉映月》教学案例(有反思)

  《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是鄂教版小语教材第十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讲叙了阿炳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作的《二泉映月》这首旷世名曲的。备课时我就想,这篇课文的时代背景、人物境遇与我们的学生相去甚远,如何让学生能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走进文章,体会情感呢?只能充分的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我布置学生预习课文,通过各种途径(上网查找、资料书的查阅等)全面了解阿炳所生活的年代,以及生活遭遇,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走进课本,与课本对话,从而感受《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魅力所在,阿炳这个人物的魅力所在,从而更好的落实本单元的话题目标“艺术的魅力”。

  不仅让学生全面了解,我也在课前上网查阅了许多相关内容,并找出《二泉映月》的曲子来听,看看自己能从曲子中听出什么来,刚开始,找到一首,是改编了的交响曲,由小提琴演奏,虽很优美,但总觉得缺了那份苍桑、那份悲愤,以及那种不屈的抗争与奋力的追求。接着又寻找,终于找到了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再听心就随着乐曲起伏跌宕,轻闭双眼,让我的心与乐曲真诚的沟通交流,内心有一丝的酸楚,但更多的是敬佩,这样再去上课心中就有底了,不至于因自己的原因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理解。

  二、教学过程

  片断一:一上课,我首先播放《二泉映月》的二胡独奏曲,让学生的心静下来,渐渐走进阿炳内心世界。

  师:告诉老师,从这悠扬的琴声中,让你听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听到了阿炳苦难的一生。

  2、这首曲子非常凄凉、坎坷、悲哀。

  3、虽然阿炳的身世很凄凉,一生中充满了坎坷,但是阿炳在抗争。

  师:除了这以外,你们还听到了什么呢?

  生:我还听到阿炳对师父、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师: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

  板书:《二泉映月》

  师:通过课前预习,我们都知道了这首乐曲是由阿炳——华彦钧所作。

  师: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阿炳是何许人,课文又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生汇报:1、阿炳是一位民间艺术家

  2、阿炳的父亲是个道士,他只能称他父亲。

  3、阿炳是个盲人,而且身世很悲惨。

  4、阿炳他是一位音乐家,他一生创作了好几首曲子,可留下的只有三首。

  5、阿炳是江苏无锡人,自幼丧母……(学生详细介绍阿炳的生平)

  师:同学们讲得真不错,也很会查找资料,阿炳是一位民间音乐家,一生酷爱音乐,虽然历经生活的磨难,但是这更成就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也为他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素材,课文讲述的就是阿炳——生接:创作《二泉映月》的过程

  反思:因为有充分的课前预习,所以学生很快就能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对人物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也为更好的与文本对话奠定了基础,学生学起来,也不至于很茫然,学习时有话可说,也使得课堂学习气氛活跃了起来,参与学习的热情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也有了,正切合了我想的根本研究的主题,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敢举手发言。

  片断二 :

  师:他想起了师父跟他说的话,师父到底跟他说了什么?

  生: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

  生:1、声音很好听,很打动人心。

  2、声音婉转悠扬

  3、很神奇的声音。

  师:那么阿炳听到的是怎样奇妙的声音呢?

  生:1、深沉的叹息。

  2、伤心的哭泣

  3、激愤的倾诉

  4、倔强的呐喊

  师: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说说阿炳还可能听到哪些奇妙的声音?

  生:1、对师父的深切怀念

  2、对社会的控诉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回忆前文在阿炳小时候,他能听到的是——生接,淙

  淙流水声,为什么在这个中秋夜阿炳却听到了师父所说的“许多奇妙的声音

  呢?

  生:1、因为阿炳经历了生活的坎坷。

  2、因为当时阿炳眼瞎了,生活没有着落,只能沿街卖艺生活。

  3、而且阿炳他还瞎了,生活穷困。

  师:这对阿炳的再次来到和师父同游的惠山二泉,听到邻家少年的介绍“月亮似

  水,静影沉壁“可他却再也看不见),他的心情怎样?读出来,指名读第四

  节。

  师:读读、说说刚才的同学读得好吗?

  生:不够好,他虽然读得比较流利,但是没有把阿炳的内心读出来

  师:好,请你来读读

  生读

  师:从他的读中你们还听出来了什么?

  生:从他的`读中让我想到了阿炳的坎坷经历。

  师:那也请你来读一读

  生读

  师:难道阿炳的心中只有伤痛吗?

  生:不是,阿炳的心中只有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对安定幸福生活的追求。

  师:那请你将这种情感读出来。

  生读:既有伤心,同时也有向往,有追求。

  师:有这样的向往与追求,阿炳愿意这样生活吗?

  生:不愿意

  师:你是怎么知道呢?

  生:从“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中的“激愤”“倔强”可以看出阿炳不愿这样生活。

  师:那该怎样读呢?

  生读:读出阿炳对命运的抗争,以及倔强的个性。

  反思:在这一段教学中,我紧抓“奇妙的声音”走近人物,体会人物的“心声”,走进人物的内心。学生理解阿炳的“心声”是个难点,也是重点,只有将阿炳的心声理解了,才能理解随机因素炳创作《二泉映月》的冲动。《二泉映月》的创作是阿炳对生活的感悟,是是情感到了极限的流露,在教学中我注重了从“奇妙的声音”这个切入点入手,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感悟他的生活遭遇,以及倔强的人物性格,以及勇敢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但是在设计中依然是有缺憾的,文中有对环境的描写、月光的描写,无论是小时的中秋,还是长大后的中秋,月亮依旧,流水依旧可是人物的境遇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是我在设计中,将这一主要环节弱化了,使这一绝佳的体会人物情感的切入点流于了形式,如果再让我上一遍的话,我一定会将环境描写与人物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将更好的与本子对话,更深入的走进人物内心,体会的情感也将会更真切。

  由此看来,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也让我真正从内心体会到学校教研主题中的四个痕迹的作用和价值所在,如果我研读得更深入,痕迹留得够充分,真正将痕迹不流于形式,而落到日常备课的习惯,那么我们课堂将会少一些遗憾,学生将会有更多的收获。

【《二泉映月》教学案例有反思】相关文章: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案例「有反思」03-05

二泉映月教学反思11-15

语文教学反思案例01-06

《蒲公英》教学案例+反思04-06

《秋天的图画》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03-19

《整理与复习》教学案例与反思03-23

《二泉映月》小学语文教学反思01-20

《二泉映月》语文教学反思范文03-18

《人有两个宝》优质教学案例(附反思)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