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五年级上册《21诺贝尔》教后反思

时间:2021-08-12 08:23:47 五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21诺贝尔》教后反思

  《诺贝尔》教后反思一

  《诺贝尔》一文主要介绍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表现了他热爱科学、热爱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课标》中指出:“阅读应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的思考,享受审美乐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作过度地发挥。”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21诺贝尔》教后反思

  教学中我主要抓住了一个大问题:“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付出了他的整个生命?”引导学生抓住第二部分的重点语句感悟诺贝尔毫不气馁、锲而不舍的精神。我觉得“毫不气馁”是文章中的一个重点词语,也是诺贝尔精神的最好诠释。教学时,我聚焦到“毫不气馁”上,说谁毫不气馁?理解意思,使学生把诺贝尔和“毫不气馁”联系在了一起,奠定了初步的感情基础。然后,再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诺贝尔在研究炸药时有哪些感人的画面让你深深感受到了他的毫不气馁?请学生边读边用“——”找到相应的句子。此时,学生走进了文本所设的情景中,读读、划划、批批、注注,一个个感人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一个鲜活的、毫不气馁的诺贝尔走进了学生的视野,走进了他们的心灵。最后,抓住三个最感人的画面,通过读、悟、文本拓展、感情朗读等方法,具体、形象、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景,在多种教学手段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诺贝尔的精神,感受到他为了发明炸药,投入了“整个生命”。

  《诺贝尔》教后反思二

  教学中我主要抓住了一个大问题:“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付出了他的整个生命?”引导学生抓住第二部分的重点语句感悟诺贝尔毫不气馁、锲而不舍的精神。我觉得“毫不气馁”是文章中的一个重点词语,也是诺贝尔精神的最好诠释。教学时,我聚焦到“毫不气馁”上,说谁毫不气馁?理解意思,使学生把诺贝尔和“毫不气馁”联系在了一起,奠定了初步的感情基础。然后,再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诺贝尔在研究炸药时有哪些感人的画面让你深深感受到了他的毫不气馁?请学生边读边用“——”找到相应的句子。此时,学生走进了文本所设的情景中,读读、划划、批批、注注,一个个感人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一个鲜活的、毫不气馁的诺贝尔走进了学生的视野,走进了他们的心灵。最后,抓住三个最感人的画面,通过读、悟、文本拓展、感情朗读等方法,具体、形象、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景,在多种教学手段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诺贝尔的精神,感受到他为了发明炸药,投入了“整个生命”。

  《诺贝尔》教后反思三

  写在前面:

  减负增效课上完了,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感触颇多,现反思如下:

  《诺贝尔》一课作为五苏教版小语五年级第六单元第三篇课文,紧紧扣住了“坚持不懈、不屈不挠”这个主题。课文主要介绍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表现了他热爱科学、热爱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设计时,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文本特点,我把教学目标定为:

  我把目标定位为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悟诺贝尔毫不气馁、锲而不舍的精神。在教学时,重点是引导学生品读第二部分的关键语句来感悟诺贝尔毫不气馁、锲而不舍的精神。围绕教学目标,我主要设计了如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初读全文,整体认知。通过问题“诺贝尔发明了哪些炸药?”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查找答案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的叙述线索。

  二、品读课文4-9节,感悟发明艰辛,体会锲而不舍的精神。先让学生再读课文第4-9节,圈画感人语句,想象画面,体会诺贝尔发明炸药遇到的艰辛和取得的成就。并提出自读要求:边默读边思考诺贝尔在研究炸药时有哪些感人的画面让你深受感动,用“——”找到相应的句子。此时,学生走进了文本所设的情景中,读读、划划、批批、注注,一个个感人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走进了学生的视野,走进了他们的心灵。接着,预设了三个最感人的画面根据学生发言顺序进行交流,通过读、悟、辩、感情朗读、想象说话等方法,具体、形象、生动地再现当时的情景,在范读、多媒体课件展示多种教学手段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精神。

  三、抓住遗嘱内容,从设立奖项体会奉献精神

  通过多媒体出示遗嘱内容,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诺贝尔那颗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而博大的心。进而明确诺贝尔奖授奖仪式设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颁奖时间定在每年的12月10日的原因及重大意义。

  四、拓展延伸: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让学生举例说明古今中外许都曾历经失败而最得巨大成就的人。

  教学之后发现成功的地方有:

  1、品读较深入。在词句的品读上,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地品味体会,让学生说得多,说得深,亮点明显。

  2.,以学生为本,注重了学生情感体验,尊重了学生的主体认知。

  教学中,处理“让学生交流印象深刻的感人画面”这一环节时,我没有让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步入预定的“圈子”,给一些“标准”的答案,而是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学生回答的顺序进行重点语句的研读,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本人认为此课教学中最为成功的。

  当然,教学中也有很多缺憾的地方:

  1、课文的3到9节是文章的重点,尤其是8到10节有声有色的朗读感悟应是重点中的重点,而我把握的却不突出。

  2、作为高年级学生,课堂教学除了要培养孩子听、说、读、悟的能力,还要找找读写结合点。“为诺贝尔写一百字的小传”虽然是一个很好的读写结合点,由于时间仓促,学生没时间去写。另外有些学生不知怎样写。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写”的能力的培养,努力让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年上一个台阶。

  3、多媒体课件设计得尚待完善,操作得也不够熟练自如。

  4、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有时间观念,课后习题应当堂解决。

  5、教学语言的准确性和简练性以及课堂调控能力还要向优秀教师多学习。

【五年级上册《21诺贝尔》教后反思】相关文章:

五年级上册《所见》教后反思06-13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后反思04-05

五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教后反思01-07

五年级上册《狐狸和葡萄》教后反思06-15

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教后反思06-16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师恩难忘》教后反思06-13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21掌声》教后反思06-16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后反思01-08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后反思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