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四年级上册第18课《维生素C的故事》听课反思

时间:2021-08-13 18:03:27 四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8课《维生素C的故事》听课反思

  《维生素C的故事》是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四上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维生素C的发现经过。文中写哥伦布带领船队在大西洋探险中遇到了“海上凶神”的怪病,部分被留在荒岛上的病重船员靠吃野果子存活了下来,由野果子人们发现了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C。这篇课文告诉我们:许多科学的新发现都是在生活实践中经过细心观察、反复研究才获得的。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8课《维生素C的故事》听课反思

  周一我听陈老师上了这一课后,产生了一些粗浅的想法。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了两条线,一是抓“海上凶神”关键词,体会航海之苦,探究船员病因;一是抓哥伦布情感线索,感受人物心理,探究发现过程。应该说教者较好地把握了文章的重点,同时也在设法化解文章的难点。

  首先教师让学生通过读文,读懂所谓的“海上凶神”实际上就是“坏血病”,它是由于人体长期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而在当时,哥伦布及他的船员却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病,得了这病的症状是:病人先是感到浑身无力,走不动路,接着就会全身出血,然后慢慢地死去。教师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读出“海上凶神”的可怕。抓住课文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那时,航海生活不光非常艰苦,而且充满危险”,读懂了航海的艰险,暗示了病因。

  其次,教师抓住了哥伦布的情感线索,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心理,探究发现过程。

  哥伦布的情感变化是串联整个故事的一条比较明显的线索,教学中紧扣这条线索,不仅能突出重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主旨。

  教学中,陈老师引导学生着重体会,哥伦布在航海不到一半路程看到已经有十几个船员相继病倒时“心情十分沉重”。那些病重的船员为了不拖累大家,主动要求留在荒岛,哥伦布“噙着眼泪点了点头……”的矛盾心情。当哥伦布的船队胜利返航接近荒岛时哥伦布心情“越来越沉重”。到最后看到他的那些船员劫后余生时的“又惊又喜”。通过朗读训练,达到与教材人物情感交融。哥伦布得知那些留在荒岛上的船员活下来的原因后,并没有停止探究,而是急切地把他的疑问告诉了医生,教师在此引导学生想象对话,对“在荒岛上的'船员是如何活下来的”产生思考,通过他们前后所吃食物的不同探究,最后才发现了维生素C。治愈“海上凶神”这种怪病的良方,从而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最后也总结出了文章的主旨:“许多科学的新发现都是在生活实践中经过细心观察、反复研究才获得的。”

  陈老师的教学思路明确,过程清晰,环环相扣,再配上精心制作的课件,可见教师在钻研教材上是狠下了一番功夫的。而我心中也有几点疑问:1.关于朗读,不同体裁的课文应该怎样训练才合适?本课后面的要求只需要朗读课文,我们在设计目标时是不是一定要深入挖掘,非要有感情朗读?2.课文后面的要求有一项是“要说清楚维生素C发现的经过”。那么怎样才能说清楚?这就需要教会学生复述课文或者说故事的方法,要有概括能力,是故事就会有原因、经过、结果等几个要素,我们该怎样训练学生说清楚?3.这个单元都是关于勤奋、励志、科学发现等类型的课文,我们是不是在设计教学时更应该引导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本课教学中抓住了哥伦布情感变化,如果能在体会情感变化的同时突出他的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科学探究精神,而不是着力在关心船员上,会不会更好些?

  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有她的思考,我也只是谈谈自己不成熟的想法而已。教无定法,教材钻研的深度与角度不同,教学的切入点不一样,方法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但我们的目标都应该是一样的,就是怎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年级上册第18课《维生素C的故事》听课反思】相关文章:

四年级上册《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反思汇编06-02

四年级上册《维生素C的故事》说课稿05-28

维生素C的故事说课稿11-05

四年级上册《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案例05-05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维生素C的故事》教案05-08

有关《维生素C的故事》一课的教学反思06-28

四上语文《维生素c的故事》反思汇编06-28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8课《维生素C的故事》课文04-04

四年级上册《维生素C的故事》优秀教学案例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