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使至塞上》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时间:2021-04-06 08:56:43 七年级下册 我要投稿

《使至塞上》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使至塞上》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重要字词。

  2、流畅、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二、过程与方法

  1、以读促悟,品味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2、抓画面感,体味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美。

  3、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诗人写诗背景,感受诗人前后变化,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2、品味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朗读、鉴赏、感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教师介绍唐代读书人和武将博取功名的途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逐渐形成了一批描写边塞奇特风光以及将士军旅生活的诗人,边塞诗派逐渐形成。

  板书诗题

  教师配乐朗读。

  二、作者介绍

  王维,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著《王右丞集》。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三、反复诵读,以读促悟

  (一)解一解

  了解背景: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可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番军。

  王维奉使出塞宣慰,并在灯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本诗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迁。

  (二)读一读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朗读:

  1、教师范读

  2、学生试读

  3、学生个读

  4、学生齐读

  (三)释义

  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属国:典属国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这里“属国”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边,所以自称属国。

  征蓬:飘飞的蓬草。言蓬草遇秋,随风远去。

  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长河:黄河。

  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

  燕然::山名,今蒙古三音诺颜汗中部的杭爱山,代指边防前线。

  (四)品一品:

  把握内容,理解诗意,体会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小组探讨:

  1、本诗中哪些词语暗示了作者奉命出使?

  2、“单”、“孤”、“征蓬”等字词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孤寂、愤懑)

  3、诗人在颈联中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大漠景色?(苍茫辽阔、浩瀚无边)

  4、整首诗诗人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五)悟一悟:

  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1、诗中有画

  2、炼字精妙

  “大”写诗人开阔的胸襟。沙漠浩瀚无边。

  “孤”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格外醒目而单调。

  “长”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

  “圆”大漠观落日的特殊感受,亲切温暧,微带苍茫。

  明确: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黄昏落日图,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土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美在何处

  构图美 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 空间扩大

  线条美 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 层次丰富

  色彩美 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 鲜明优美

  明确: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五、教师总结

  《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传达了诗人幽微难言的内心感情。

  六、作业布置

  1、背诵《使至塞上》

  2、用自己的话描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景。

  《使至塞上》教学反思

  到现在为止,对于诗歌教学,自己心中依旧没底,它没有一个可行的教学模式。我自己认为,读,首先是重中之重,其次就是在揣摩诗歌语言基础之上,还原画面,体会诗歌意境,感受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

  对于这一节课,除了以读为重要手段与形式,还得借助品读语言,再现画面,领会情感,从而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整节课,自我感觉后者做的很欠缺,最主要恐怕是自己准备较为仓促。在课堂上,总觉得给学生的启示和引导很到位,但是学生的实际表现却不尽如人意。现在反思一下:后面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作为教师可以做个示例,降低点难度。此首诗不太好赏析,虽然画面感很强,但是直接流露作者情感的诗句又不太明显,即使从修辞、用词上也不好赏析,这次上课的确还有许多不足,整节课,除了赏析指导不到位外,部分教学环节设计也不够合理,出现重复,衔接上也有点不自然。下面我就具体来分析一下。

  我的整个设计有三个环节。

  朗读环节我采用了听课文录音、跟读、齐读和个别读的模式,但缺少了教师的范读,后来评课时经身边老师提醒,我才深深明白,这一点我做得很不到位,今后我会努力做到教师亲自范读。

  第二环节理解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中我先出示了写作背景,通过写作背景,让学生初步了解诗人出塞时的心情,为后面感悟作者出塞心情埋下了伏笔,紧接着我采用了学生间相互问答方式来解决诗中重难点生字词的意思。我并没有出示每联的翻译,这有悖于我们的传统诗歌教学,是我一次大胆的尝试,但其效果也值得商榷,之后我针对每一联的作者情感设计了四个问题,从而出示了板书首联苦闷,颔联激愤,颈联赞叹,尾联赞美。这部分进行的很顺畅,但也有遗憾,在讲解每联情感时忽视了每联的表达方式,现在想想实在不应该。

  第三环节品诗境。主要是针对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针对颈联进一步进行一个赏析。我主要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赏析关键字,与“沙漠狼烟升,黄河落日红”进行对比,感悟“大”“孤”“直”“长”和“圆”字的妙处。通过这节课教学,我感觉这这种方法在诗歌教学中效果不错,值得今后继续使用。但是由于我本身对于颈联中用词的精妙之处缺乏深刻的理解,在讲解时就有照本宣科之嫌。这就要求我在今后的备课中认真研读并挖掘教材。二是通过画面来体会这幅画美在哪里,我先描述这幅边塞风光图,脑海中形成画面后,画在纸上,总结出王维这幅边塞风光图之所以美的原因。但是课后有老师提出,让学生画不如让他们用语言来描述这幅画面,想想的确有道理,这样或许更能凸显出语文课的“语文味”。

  以上就是我这堂课的一些反思。我知道除了这些外,这堂课的缺点和不足还有很多。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对我教学中的缺点与不足能及时给予提醒和指正,让我及时发现并改正,使我快速成长起来。

【《使至塞上》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使至塞上》教学设计附评课稿04-25

《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教学设计04-06

七年级古诗《使至塞上》教学设计04-06

《使至塞上》说课稿11-24

《使至塞上》八年级语文教学反思03-18

九年级上册《使至塞上》教学教案11-30

王维经典篇目《使至塞上》08-18

唐诗使至塞上王维07-17

《使至塞上》古诗讲解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