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导学案有答案

时间:2021-08-12 17:48:32 高二上册 我要投稿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导学案(有答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导学案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导学案(有答案)

  ――鉴赏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一、学习目标

  1、梳理小说环境描写的有关知识

  2、归纳掌握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文本探究

  课前阅读《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全文,思考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文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悲剧命运,与那个“团结大楼”有什么样的关系?

  2.“团结大楼”中的人物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表现?

  三、归纳总结

  (一)明确概念

  1.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2.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二)小说环境描写的角度和方法

  1.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2.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 (或由近到远)

  (三)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1.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

  (2)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

  (3)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渲染故事气氛

  (2)烘托人物形象

  (3)推动情节发展

  (4)暗示社会环境

  (5)深化作品主题

  3.分析环境描写应注意的问题:

  (1)社会环境描写:

  一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

  二结合文段中相关语句分析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2)自然环境描写:

  一要与中心联系起来,

  二要和人物个性、命运联系起来,

  三要与故事的背景和情感基调联系起来。

  四、跟踪练习

  (一)回顾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环境描写。思考其作用。

  (二)画出以下文段中有关环境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1.《十里长街送总理》: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自到天王堂取了包裹,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与差拨一同辞管营,两个取路投草料场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那雪早下得密了,但见:凛凛严凝雾气昏,空中祥瑞降纷纷。须臾四野难分路,顷刻千山不见痕。银世界,玉乾坤,望中隐隐接昆仑。若还下到三更后,仿佛填平玉帝门。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

  ……老军自和差拨回营里来。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上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3.鲁迅《祝福》的最后一段: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五、总结规律

  高考常见的鉴赏小说环境描写的命题及分析

  1.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07湖北16题)

  分析:先找出相关的场景描写,体会其特点,再联系作者写作意图,揣摩其作用。

  2.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08海南、宁夏12题)

  分析:本题应立足全文,把握自然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3.文章开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一种?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06江苏14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描写景物的方法。

  4.指出第⑤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08浙江19题)

  分析:根据常见的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结合全文作答。

  六、巩固拓展

  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完成题目。

  伞

  汤学春

  徒儿功成,拜别师父下山。

  师父送至山门。

  风雨凄迷,山色空蒙。

  山风拂动师傅银髯,撩起师父衣带。师父走了,就如山间一片飘零的黄叶。

  这是师父最后一个徒儿,师父再也不会收徒了。师父潜心武功绝技“天罡刀法”的修炼,终生不娶,因而没有子嗣,以后就只有师父一个人孤守寒山了。这也是师父一生中最疼爱的一个徒儿,聪明好学,伶俐精明,平日饮食起居待师父如同亲父。师父于是把毕生心血全都传给了他。此时此刻,师父望着徒儿踽踽而行的背影,心想以后他立足江湖,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因而孤寒凄苦的同时,心中也就有了欣慰。

  可是,就在这时候,徒儿回首了。

  师父一怔。

  徒儿不该回首,这是武林中的规矩。徒儿回首意味着他对师父还有所求。可是,这位风烛残年的师父已经一无所有了。

  是师徒情份实在难分难舍么?

  师父想到这层,心中不快;似这等儿女情长,今后怎生成得大器?却又一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何况自己待他如同亲生,这孩子怎能丢舍得下也是人之常情。这么想着,又见那凄迷冷雨,徒儿可还是光着个脑袋呢!于是一阵心痛,慌忙回身找了把雨伞,给徒儿送去。

  徒儿在前面断崖边的青石板小道上跪下了。

  师父热泪盈眶,慌忙上前伸出双手,欲将徒儿扶起。

  却是扶不起。

  师父愕然。

  一会儿心里明白了,师父好容易冷静下来,说:“天罡刀法乃我平生绝技,于今你已经得到了,可以无敌于天下了,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徒儿拜磕在地,说:“师父曾教我,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相生,徒儿想这天罡刀法总有解法,望师父教我。”

  师父说:“刀法乃精、气、神所致,实在五行之外。”

  “谢师父。”徒儿起来,拱手。然后背转身去,却是不走。横在小道上,如一截树桩。

  “师父,天罡刀法就算无敌于天下,若是师父另传他人,徒儿与他也只是个平手。”

  师父长叹,说:“为师已是风烛残年,你是我最后一个徒弟,这话可不是今天说的呵!”

  “别怨徒儿放心不下。”徒儿说着,别过脸拿眼睛向小道一边的断崖斜斜,“师父从这儿跳下去,就算说了真话。”

  断崖万丈,但见崖边烟缭雾绕。

  师父心中打个寒噤,随即哈哈大笑。

  师父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

  徒儿想,他的刀法已经炉火纯青,这一点他自己心里绝对有把握;师父笑,说明这刀法果然有解。

  “求师父指点。”徒儿又跪下了。

  师父把撑着的伞收拢,一边说:“何必如此多礼,起来吧。”

  待徒儿起来,师父将那伞伸到他面前说:“你未必一刀能断得了它。”

  徒儿知道江湖上有以伞为兵器的.,并且巧藏机关,暗器伤人煞是厉害。但是师父所用兵器虽多,唯独没用过伞;况且,这把普通的竹骨纸伞,还是他自己给师父买的,就在附近小镇上一家伞铺里买的。难道师父有什么神功一下子将它变成了铜针铁骨?即使是铜针铁骨,他的天罡刀法只要斜削下去也能将它挥为两段。

  徒儿于是想:好吧,就削了这伞,看你老东西还有什么说的!想罢,抽出刀来,运足平生功力,斜着照准那伞,一刀挥去。

  这自然是一把极普通的伞,哪里需要许多功力。一刀下去,纸伞顿时骨散筋飞,老师父手里握着的只是一把竹匕。然而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徒儿用力躬身的一瞬,师父的竹匕也就从他的后脑直穿咽喉,把他钉在青石板上。

  山雨凄迷,山风如诉。

  师父老泪纵横,一声长啸,扑下山崖。

  1.“风雨凄迷,山色空蒙”,写景简洁。试分析这一句写景的作用。(5分)

  2.说说“只是担心爱徒的刀法未必学到了家。”这句话的含义。(5分)

  3.这篇小小说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5分)

  参考答案

  文本探究

  1.“团结大楼”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是整个社会的缩影,时代的混乱、暴戾或不合理在其中得到体现,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的悲剧正是发生在这幢“团结大楼”内的,没有团结大楼这特殊的环境,他们的悲剧未必会如此醒目,如此凄凉,如此具有代表性。

  2.特殊的社会环境,掩盖了多少善良,泯灭了多少人性。“团结大楼”中的人物之所以会有那样的表现,因为他们处在一个荒唐的岁月,一个变异的年代。

  跟踪练习

  (一)

  1.为人物活动、情节展开提供场景。

  2.展示日常生活情景,展示贵族生活的豪华奢侈。

  3.地位身份的象征,显现了人物的关系。

  (二)

  1.渲染了悲哀的气氛,衬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心情。

  2.(1)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这里的彤云、朔风、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

  (2)暗示情节,推动发展:

  对风雪的描写,虽着墨不多,但这“风大雪紧”的景物描写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更重要的是,由于风雪的变化也层层推动着情节的发展。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御寒,才会在沽酒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摇撼、压倒,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巨石顶住大门……直到暗中听到仇人陆谦等人的谈话,林冲才奋起杀敌复仇,在性格上出现了质的飞跃。对风雪的描写,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

  3.在这里,作者拿有钱人的祝福活动和祥林嫂的惨死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一边是鲁四老爷之流兴高采烈地为自己来年好运祝福,一边是被压迫者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祝福声中惨死在雪地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加强了对旧社会杀人本质的揭露,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巩固提升

  1.为作品定下了悲剧的基调,预示了作品情节的扑朔迷离,也为师父雨中送伞埋下了伏笔。

  2.(1)真的没有学到家。只学到了用刀之法,却没有学到为人之道;不懂得学艺先学做人的道理,更不懂得 “刀法乃精、气、神所致” 的武术真谛。

  (2)担心。因为徒儿只重艺轻德,这样不仅不能休得真功夫,甚至会成为武林祸害,所以担心。因而师父已在心中决定要惩治徒儿,这样说,为把伞变成武器作准备。小说也正是以此引出“消伞”的情节,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悲剧结局的。

  3.(1)学艺要先学做人。徒儿成功,便要过河拆桥,算计师父,岂料师父更有一手,将徒儿击毙,这就是高下之分。一个徒儿,只学武功,无人格可言,此人必败。学武功,首先要学会做人。历史上功成身败的例子还少吗?现代社会,只重技能,不重人品,亦难立足社会。

  (2)教徒应先教做人。老师父功深德高,但教徒不力,使徒儿学了武功却没有修得武德,也没有领会刀法真谛,被迫要亲手将爱徒击毙,这是为师的失败。现代教育同样要警惕只教书不育人的错误倾向。

  (3)人不能失其本心。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忘恩负义,没有感恩之心的人,往往会失其本心,疯狂追名逐利,结果没有几个不身败名裂的。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导学案有答案】相关文章:

《将进酒》导学案设计(有答案)06-29

《把栏杆拍遍》导学案(有答案)06-09

《往事依依》导学案与答案06-29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精品导学案(有答案)06-30

《画人记》导学案「附答案」06-09

《蜀道难》导学案及答案「汇总」05-10

戴望舒《雨巷》导学案(附答案)03-30

《将进酒》导学案设计「附答案」06-05

《幽径悲剧》优秀导学案(附答案)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