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最新关于语文手抄报资料

发布时间:2017-02-02  编辑:cgf 手机版

   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生活艺术!生活处处用到语文,生活更是处处有语文!热爱语文的你,赶紧制作一份语文手抄报,分享你的学习感悟吧!以下是语文迷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手抄报资料,一起来感受一下~~

060H3E36-2.jpg?x-oss-process=style/qr.yuwenmi

  让你的语言幽默起来

  幽默是思想、学识、智慧和灵感在语言运用中的结晶,在日常交际中使用幽默的语言既可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交际氛围,也可以彰显自身的人格魅力。

  自我解嘲即运用嘲讽的语言来暗指自己的缺陷和毛病,以引起他人共鸣,博得别人会心一笑。

  如有位老学者曾这样自嘲:我今年93岁,须发全白,是个“皓首匹夫”;齿牙全部脱落,是地道的“无耻之徒”;老伴早逝,一人独居,是个“独夫”;年老体衰,是个“软骨头”;每天早上吃稀饭、腐乳,可谓“生活腐化”;午饭喜吃红烧肉,古人云“肉食者鄙”,照此说,我又是一个“鄙夫”;我一辈子执教鞭,又常参加社会活动,兼写文章,是个“不务正业”之徒;常言道“老而不死为贼”,我年近耄耋,当然是个地道的“老贼”了。

  这种系列式自嘲,文雅诙谐,别出心裁,妙趣横生,令人捧腹,创造了浓郁的幽默美感。

  藏头露尾指先提出意思完整的结论,让听者产生某种心理期望,同时适时将关键的但说者故意省略的细节抖出,造成突转的心理扑空,在无伤的变异中,获得幽默的效果。这样的语言开始时给出不确定的前结论,以吸引听者追问(露尾),在听者求证的过程中,后结论突转,头与尾强烈的不协调,顿时化为幽默感,让听者在笑声中容纳说者。

  如某贵妇人曾问萧伯纳:“你看我有多大年纪?”“看你晶莹的牙齿,像18岁;看你松软的头发,像19岁;看你柔细的腰肢,顶多14岁。”萧伯纳很正经地说。贵妇高兴地笑了:“你能准确说出我有多大年纪吗?”萧伯纳说:“请把刚才三个数加起来”。

  萧伯纳用美好的语句,摆出模糊的结论,让贵妇形成得意的感觉,然后话锋突转,造成幽默的效果。

  抑扬张弛就是在对答或交往中,捕捉行为或语言的意向巧妙设立判断,让对方产生或惊或喜的感觉,然后在不经意中推出截然相反的结论,于对比中产生强烈突兀的幽默效果。

  如苏东坡在杭州时,曾有位朋友来看望他,并把自己的新诗拿出来,大声地诵读了一遍,然后对苏东坡说:“你看我的这首诗能打几分?”“十分。”苏东坡回答。“凭什么打十分?”朋友高兴地追问。苏东坡缓缓回答:“七分是读,三分是诗,加起来不就是十分吗?”

  在这里,苏东坡不是简单地评论好坏,他深知朋友的心理——希望得到赞赏,于是迅速作出判断——“十分”。按常规思维,朋友自然欢天喜地,如果仅这样,也就不见其高明之处了。苏东坡接过朋友的话,打破常规,巧妙解说,先褒后贬,幽默效果也就产生了。

  歪曲解释就是歪曲、荒诞地解释,以一种轻松、调侃的心态,随心所欲地对一个问题进行解释,硬将两方面毫不沾边的内容捏在一起,这样造成一种不和谐、不合情理、出人意料的效果,在这种因果关系错位、情感和逻辑的矛盾中,产生了幽默效果。

  如三位母亲自豪地谈起她们的孩子。第一位说:“我之所以相信我家小明能成为工程师,是因为不管我买什么玩具,他都把它们差得七零八落。”第二位说:“我为儿子感到骄傲。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因为他现在总爱和别人吵架。”第三位说:“我儿子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医生,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他现在体弱多病。俗话说:‘久病成良医。’”

  读到这里,我们都会忍俊不禁。三位母亲都从常理中跳出来,给这些问题找到一个似是而非的解释,结果和原因之间显得那样不相称,两者之间的巨大反差就形成了幽默效果。

201309131737493103.JPG?x-oss-process=style/qr.yuwenmi

20141116081107319.jpg?x-oss-process=style/qr.yuwenmi

  巧难书局

  20世纪30年代,上海有家书局,只按实际字数算稿费,标点符号不肯计算在内。于是,鲁迅先生有一次给这个书局寄去一份稿子,既没划分段落,更无一个标点,书局无奈只得写信给鲁迅:“请先生分一分章节和段落,加一加新式标点符号。”鲁迅回信说:“既要作者分段加标点,可见标点和空格还是必要的,那就得把标点和空格也算字数。”书局只好认输。

  [触类旁通]

  标点符号在文章中的作用十分奇妙,一个标点的不同有时便会产生截然相反的文字效果。

  孙犁的著名短篇小说《荷花淀》里有这样一句话:“你走,我不拦你。家怎么办?”

  这是丈夫要去游击队参加抗日的前一个晚上,妻子说的话,如果把这句话的句号改为逗号,表达效果便明显不同了。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表明妻子深明大义。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则将妻子刻画成只顾自家,拦阻丈夫参加抗日的落后妇女了。

  [智慧思索]

  从前,有个非常吝啬的财主,想为儿子请一位教书先生。他为人尖酸,平素待人十分刻薄,大家都不愿前去,只有一位年轻书生欣然前往,同财主立了一张字据,上面写道: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无米面亦可青菜萝卜万不可少不得工钱

  财主看了非常高兴,他想只需粗茶淡饭招待而且不用掏学费,感到占了大便宜。到了年底,书生与财主起了争执,双方对簿公堂,县官让书生念一遍所立字据。

  书生念过之后,财主顿时傻眼,只得将工钱与饭钱付与书生。

  书生是如何念的,仔细想想哦!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