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手抄报资料

发布时间:2017-08-30  编辑:pinda 手机版

   重阳节的办报资料:人民大众的尊老及表现

  1、教育中的表现。最早的学校叫庠(养老之意)、序(按年龄排序之意)。孔子在《礼记·礼运篇》中广为宣传“大同社会”的理想,说:“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们在宣扬思想,推进教育时所体现的养老尊老风尚,大都有据可查,不胜枚举。

  2、节日中的表现。春节是最重要的综合性节日,在崇“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只要父母在,新年之前总会义无返顾的回家看望父母。清明节是祭祀祖先与已逝去的长辈的节日。阳节是敬老日,充满吉祥安宁、敬老祝寿的愿望。这些都体现了中华尊老文化精神。

chongyangjie.jpg?x-oss-process=style/qr.yuwenmi

重阳节手抄报

  3、饮食中的尊老表现。年长者居上席,尊卑有别。每餐有汤,以润老人,不至于因唾液减少而哽咽。饮食味重,以刺激老人食欲,不至于因年老味觉衰退而食之无味。甚至养猪养鸡,以保证老年人日常的肉食,满足其对蛋白质的更大的需求。

  4、文学中尊老。文学是人生的反映。西方文化无视老年,其文学也极少反映人生的老年阶段,而中国的老年文学极其发达,并名为“老境文学”:抒发老人情感,反映其心理的文学。另外,文学中也有教诲晚辈尊老的作品,如班昭专书《女诫》七篇,对行孝者之一的广大女性提出了严格的行孝要求,劝戒诸女“不渐教诲,不闻妇礼”而“失容它门,取耻宗族”,希望她们能以母为范,以诫为则,善为人女、人妻、人媳、人母。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