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文明树新风主题的手抄报素材

发布时间:2017-08-18  编辑:pinda 手机版

   讲文明树新风主题素材:文于心,明于行

  说起“文明”二字,可谈者甚多,小到乘车让座捡矿泉水瓶,大到举全市之力创建文明城市,近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远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皆可谓之“文明”。在笔者看来,文明不只在于人民的小康富裕,衣食无虑,也不只在于城市的街道整洁,秩序井然,更在于施“文明”之人是否“文于心、明于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于心者,其高尚之行、文明之礼必定来源于内心的道德修养,一切都显得随性自然且感人至深,不会因良心泯灭而冷漠麻木,不会因哗众取宠而矫揉造作,更不会因自私自利而损人利己。广州佛山的小悦悦被车辆反复碾压,十八人路过竟无一人施救,最终却被拾荒大妈救起;一个乞丐捐一百多块钱让众人感动,而一个富豪在外国街头发钱却惹众人争议;有好心的老大爷上班途中被人刮倒,却善意地说了句“我有医保!”让对方赶紧上班,也有叵测的老大妈跌倒被人扶起,却讹诈对方钱财。究其原因,皆因文明尚未真正走到人们的内心深处。否则,怎能忍心看着小小女童被碾压?怎能去做扭捏作秀的跳梁小丑?怎能欺人之善而获小人之利?文明之高,道德之远,高下立判。

  文明并非法律,没有条框的约束,也没有层级的监督,你做对了不会有人给你发奖金、写表扬信,你做错了也不会有人指责你、惩罚你,完全凭自觉行事,人前需要做,人后更需要做。所以,若无文明之心,你可以装得了一时之强,却逞不了一世之能。拾荒助学十八载,捐资十多万,帮一百余学子圆梦校园的山东老人刘盛兰,还有退休二十年仍坚持出诊的河南仁医胡佩兰,若无一颗文明之心,他们怎能坚持下来?我们行文明之事,必须无所相求,心甘为之。文明常驻于心,才能守得住清贫孜孜奉献不求回报,才能耐得住寂寞坚持不懈一如既往。

jiangwenmingshuxinfeng3.jpg?x-oss-process=style/qr.yuwenmi

讲文明树新风手抄报

  “终日而思”不若“须臾之学”,满脑子文明道德,亦不若躬身之行。文于心者,倘若满腹文明之经纶,却熟视无睹于种种不文明之现象,就好比清朝末年剪了辫子的“假洋鬼子”,就成了假文明。为人师表的教师,恐怕没少喝“文明墨水”,但照样有在地震中丢下学生夺命而逃的“范跑跑”、地理课上学生互殴致死却“镇定”上课的“杨不管”之流。所以,文于心者还必须明于行。

  明于行者,行文明之事,发乎心,躬于身,养成习,推己及人。不论面对什么样的问题,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哪怕生命受到威胁,都能以文明一面示人,这才是人类之所以称为“人类文明”的精髓所在。季羡林先生在《留德十年》里讲过一个故事,1944年冬,法西斯德国覆亡在即,国内物资奇缺,老百姓没有过冬的燃料,政府只好允许居民上山砍树,派人上山找出老弱病残的劣木并做上标记,并警告居民:如果砍伐没有记号的树将会受到惩罚。但实际情况是:国内所有公务人员都去了前线,根本没有人来执行处罚。结果不可思议,竟然没有发生过一起居民违章砍树的事!相比之下,那些在国内外名胜古迹上刻下的“某某某到此一游”、野餐过后垃圾遍地、居民区内大跳广场舞、村干部带头哄抢救灾物资等只图个人之快、不管他人之殃不文明现象,真是令人汗颜之至。

  其实,做文明之事并不难,难在一直坚持。文于心、明于行者不能止于扶一次老人、让一次座,必须时时做,事事做,正所谓“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古人云:“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说得就是这文明之花。愿君多生文明之心,多做文明之事,文明的熠熠之光才能照亮他人,照亮自己脚下的征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