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

时间:2021-03-13 16:40:32 九年级 我要投稿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试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单于(shàn) 折腰(zhé) 栖息(qī) 喧嚷(xuān)

  B.蓑笠(suō) 赣江(Gàn) 田圃(fǔ) 颤 动(chàn)

  C.留滞(zhì) 丝缕(lǚ) 深邃(suì) 岑寂(chén)

  D.沉浸(jìn) 昏晕(yūn) 禁锢(gù) 襁褓(qiǎng)

  2.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在一定的条件下,科学知识之所以正确是因为经过了实践的检验。________条件变化了,原有的科学知识会被人们用新的实践去检验,________会被修改和发展成新的科学知识。但人们之所以要不断学习________因为原有知识统统“过期变质”,________是因为新条件下产生的新知识能使人们的知识、思维和智慧更上一层楼。

  A.如果 从而 并非 而 B.如果 从而 不仅 而且

  C.虽然 但是 不仅 而且 D.虽然 但是 并非 而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C.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亲爱的宝贝已在腹中8个月了,是个美丽的姑娘呢?还是个漂亮的小伙?

  B.“没有老师来批评我的。”他微微一笑,又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太不了解它们了。”

  C.在这横跨中国南部的“户外采风”中,东方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酷暑、严寒、狂风、暴雨、沙尘等……越向西就越是人烟稀少。东方不得不经常风餐露宿。

  D.种菜是我在狱中少有的能自主管理的事情。播下种子、观察生长、悉心照料、然后收获。成为这一方天地主人的感觉让我体会到一丝自由的滋味。

  5.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郑愁予的《雨说》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

  B.《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全诗意境优美而又广大深邃,是诗人的生命情感对大自然的敏锐的心灵感应,使读者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 之情。

  C.《夜》是一首优美的小夜曲,全诗着力展示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表现了诗人安适、宁静的心境。

  D.《星星变奏曲》是以“星星”为主要意象,运用夸张手法,以情景的变换来丰富“星星”

  的意象,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深化追求光明的主题的。

  阅读《沁园春 雪》,回答问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6.上阕从表达方式上看,主要是( )(2分)

  A.叙述 B.描写 C.说明 D.议论

  7.下面的诗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A.夸张、对偶、比喻 B.对偶、比喻、拟人

  C.夸张、对偶、拟人 D.对偶、比喻、排比

  8.下面对有关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在词的上阕中,一个“望”字领起以下七句,动静结合,远近结合,不仅逼真地写出了大雪茫茫、天低野阔的景象,而且抒发了作者豪迈的感情。

  B.“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几句设想雪晴后的美景,由写实进入想象,开拓出一层新的意境。作者表面上写雪后天 晴,实际上预示着革命成功后祖国河山一定会更加艳丽美好。

  C.“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诗人用“惜”“输”“逊”等词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断然否定,指出他们文学才华太低,无法跟现代人相比。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本词主旨所在。作者指出真正的“风流人物”只能是在无产阶级和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因为他们正在创造着前无古人的英雄业绩。

  二、现代阅读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4分)

  (一)阅读《蝈蝈与蛐蛐》,回答问题。(10分)

  大地 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 它争先

  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

  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

  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

  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

  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9.《蝈蝈与蛐蛐》中,诗人为什么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3分)

  10.分析虫鸣的象征意义。(3分)

  11.诗人以简约的诗句讴歌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由。(4分)

  (二)欣赏儿童诗歌,回答问题。(10分)

  第一次的小雨

  徐 鲁

  春天的第一次的小雨

  沙沙地落进青青的树林

  我独自在林子和林子之间漫步

  耳边充满了许多微弱的

  神秘而又美丽的声音

  翠色的樟叶在轻轻呼吸

  一支支幼笋无声地爆出地心

  无数的蘑菇宛若白色的小伞

  妈妈曾经告诉过我们

  它们的名字叫天鹅菌

  云雀像音符一样在跳跃

  从这一枝跳到那一枝

  它们的歌声甜蜜又迷人

  露水闪亮着悄悄滑落

  淡淡的雾像轻柔的白纱布

  整个大自然像一首乐曲

  春天的林子是一架生命的琴

  它们奏出美妙的音乐和诗歌

  轻轻地轻轻地撞击着

  我的充满幻想的十四岁的心

  (选自《十四岁的天空》)

  12.“翠色的樟叶在轻轻呼吸/一支支幼笋无声地爆出地心/无数的蘑菇宛若白色的小伞”,作者分别抓住了樟叶的 、幼笋的 、蘑菇的 来描写景物,把景物写得富有特色。(3分)

  13.“云雀像音符一样在跳跃/从这一枝跳到那一枝/它们的歌声甜蜜又迷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14.作者把整首诗设置在春天的第一次的小雨这样的意境中,有什么妙处?(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