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题

时间:2022-11-01 13:09:08 高二 我要投稿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题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检验考试者是否已经具备获得某种资格的基本能力。什么样的试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题,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题

  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题 篇1

  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禅让(chán) 瞋目(chēn)

  厢庑(wǔ) 为虎作伥(chāng)

  B. 山墺(ào) 歆享(xīn)

  狡黠(xié) 眼睛窈陷(yǎo)

  C. 舵把(duò) 剽窃(piāo)

  莅临(lì) 焚膏继晷(guǐ)

  D. 桅杆(wéi) 斐然(fěi)

  颠簸(bǒ) 泾渭分明(jìng)

  解析:A项,“禅”应读shàn;B项,“黠”应读xiá;D项,“泾”应读jīng。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搀着 陪笑 荣禧堂 鬓发如银

  B.疑惑 密秘 蓝夹袄 沸反盈天

  C.蹙缩 计性 帆脚绳 惨不忍睹

  D.抖动 英磅 上下鄂 皮开肉绽

  解析:B项,密秘—秘密;C项,计—记;D项,鄂—颚。

  答案:A

  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各位营员从哪所学校来,又实际编排在哪一兴趣班,他都洞若观火。

  B.这一批年轻的科学家,正以无所不为的勇气不懈行进在追求科学真理的征程上。

  C.合作小组协力攻关,无暇他顾。有人却趁机大肆侵吞攻关成果,坐收渔人之利。

  D.如果日本政府对我方的严正申明仍然置若罔闻,一意孤行,最后必将自食恶果。

  解析:A项,“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或现象非常透彻,能清楚地看出其本质。可改为“一清二楚”。B项,“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可改为“无所畏惧”。C项,“渔人之利”,比喻第三者利用另外双方的矛盾冲突而取得的利益。句中说“协力攻关,无暇他顾”,这里不存在“另外双方的矛盾。”D项,“置若罔闻”, 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此处用法正确。答案: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任何人企图煽动少数僧人采取激烈的行动,以破坏藏的稳定,是不利于藏族地区发展和藏族人民是否幸福安康的,也是不得人心的

  B.林书豪,这个曾对中国球迷而言还相当陌生的名字,现在已几乎成为和姚明一样在中国家喻户晓 的篮球明星。

  C.你看画家笔下的这幅《大婶》,我们不仅能从他的线条里读出韵律,读出抑扬顿挫,而且用笔实在是生动流畅。

  D.中方希望各方都能抓住机遇,相向而行,尽快重启对话进程,积极探索全面、长期、妥善解决伊核问题的有效途径。

  解析:A项,“不利于……是否幸福安康”不搭配;B项,主宾不搭配。“名字……几乎成为……明星”;C项,逻辑混乱,递进关系不当。

  答案:D

  5.下列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小河在月光照耀下就像一条乌黑而粼粼发光的大蛇蜿蜒在地面上,就这样它一直流到了尤尔坡瀑布,________________。在那白色的瀑布下面凸出几块大岩石,水流绕过它们,形成旋涡呼啸向前。

  ①然后挤进一条狭窄的峡谷奔流而出

  ②变成了无数闪闪发亮的水珠和四处飞溅的泡沫

  ③河水变得那么晶莹剔透,就像玻璃做的一般

  ④在那里先藏进了一条地下的沟壑

  ⑤从上面跌泻下来

  ⑥冲到谷底撞个粉碎

  A.④①⑤③⑥② B.①⑤②⑥④③

  C.③④①②⑤⑥ D.②⑤⑥①③④

  解析:由④句中的“先”对照①句中的“然后”得出④①粘连,排除B、D。③句“晶莹剔透,就像玻璃做的一般”又照应了⑥句中的“撞个粉碎”及②句中所描写的撞碎后的效果,可推出答案是A。

  答案:A

  二、阅读鉴赏(40分)

  (一)课内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6.试分析文中加点虚词“才”“况且”“竟”“偏”的表达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 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实际上也是对语言的鉴赏,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品出话里的“话”来。

  参考答案:才:突出林黛玉标致得少见。况且:表示语气的递进,强调林黛玉的气质。竟:强调林黛玉的气派是因袭了贾母的衣钵。偏:有本不该的意思。这几个虚词运用得体,既赞扬了林黛玉的美貌、气质,又讨好迎合了贾母的心意,还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可谓一举三得。

  7.王熙凤又“携”又“拭”的动作,是否表明她对林黛玉有真情?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只要明白了王熙凤的良苦用心,就找到了题目的答案 。

  参考答案:没有。因为从这段文字的描写看,王熙凤的一切举动都是以贾母的情绪、心情为纲领的。她夸林黛玉的美貌、气质,实际上是为了讨好、迎合贾母的心意。她热情地“携手”,悲痛地“拭泪”,完全是为了应酬场面,应付贾母,没有什么真情可言。

  8.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这段文字写出了王熙凤的哪些性格特征。(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王熙凤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显示了她性恪的一个侧面。短短几句话,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面面俱到,圆滑之至!提到黛玉母亲的去世,立刻假哭起来,但一听到贾母的责备,瞬即又转悲为喜,表现了她的善于逢迎和做作。拉着黛玉问长问短,又询问下人对黛玉的安置情况,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待客热情的表白来炫耀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和威仪,另一方面又是为了在贾母面前表现她对黛玉的关切。

  参考答案:聪明能干,巧于说话,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喜欢弄权,在美丽和善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和狡黠。

  9.作者为什么安排王熙凤迟到一步?(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王熙凤在贾府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安排王熙凤迟到一步,是作者对人物出场的艺术处理。

  参考答案:这是作者精心的艺术安排。因为王熙凤在贾府以至小说情节中都很重要,要想在一个场面上集中揭示她的多面的性格锋芒,就不能把她的出场安置在贾母接见黛玉的场面上,因为那样不仅会由于贾母和黛玉骨肉相见的悲痛,腾不出场面来展开对她的刻画,也不能单独介绍她,而且不能通过黛玉的眼睛点示出她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当然也更难充分描绘她的个性特征在出场行动上的表现。

  (二)课外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神的惩罚

  [美]简卡鲁

  钱是一种奇怪的东西。没钱的时候,你总认为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过去我也常常这样认为,但现在我再也不这样看了,我从惨痛的教训中明白了这一点。

  上学的时候,有一位英语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经常给我们引述著名作家的话语。我对这些话语不是很感兴趣,现在也忘得差不多了。但有一句话不时在我耳边响起,这是那位英语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他说:“当诸神想惩罚我们时,他们就让我们的祈祷实现。”听起来有些愚蠢,对吗?当时我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了。它的意思是,如果你十分想得到某样东西,你就有可能得到,但将以一种你不希望的方式得到。我的意思是,你可能不得不付出你意想不到的代价。

  事情发生在2005年11月22日,星期二,我下班回家的途中。我是个汽修工,我喜欢在汽修厂工作,我一直梦想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不用很大,只要是我自己创建的就行。如果是为自己工作,我不介意有多辛苦。所以我离开父母,去了伦敦。我想,只有那样我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父亲为此和我吵了一架。他怎么也不明白,当我衣食丰足时为什么要离开家。

  丰足?什么叫丰足?我常问他。像他那样活着——终生住在一套单位的福利房里,没有一点儿期盼,只守着一只金表和养老金度日?我爱他,但看到他如此 容易满足,我很窝火。他在那个嘈杂的工厂工作了那么多年,一点儿成就也没有。

  那天晚上我回家时,这些想法一股脑儿都涌了上来。还记得我当时在想,要是我能摆脱这一成不变的生活就好了,要是我能得到1万英镑就好了。然后,我在地铁外停下来买了一份刚出版的晚报。我想这份报纸可以让我在回家的路上暂时不想自己的事情,我可以读读别人的麻烦事或者新影片的介绍。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报纸有些不对劲,好像头版有什么地方搞错了。于是我仔细看报纸的头版,发现上面印的日期是2005年11月23日,星期三,而不是2005年11月22日,星期二。

  “上帝!”我在心里惊呼,“这是明天的报纸!”

  刚开始我不相信这是真的,但上面的新闻与今天电视里播的都不一样。这只有一种解释:我买到了明天的报纸。

  就在那一刻,我意识到了什么——我的祈祷应验了。我的手剧烈地颤抖着,几乎无法翻动报纸。但它们就在那里——明天的赛马结果。我盯着获胜的马匹的名单,仔细地从中选择号码。我挑了一匹不被看好的赛马,下注的回报率是50倍。那是一匹我永远也想不到要下注的马。

  第二天一早,我从银行里取出了我的全部积蓄——300英镑, 然后我在午饭的时候去下注。我分别去了几家站,我不想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下午赛马的结果与那份报纸所刊登的一模一样。我需要做的就是前去领奖。 1.5万英镑,太爽了!

  就等着告诉爸爸妈妈了!他们肯定无法相信这是真的。我打开电视,但仍在不停地想如何去使用这笔钱,几乎没听进一个字。突然电视上开始插播新闻,播音员提到了塞尔比——我的家乡。我开始盯着荧屏。那天下午父亲工作的工厂发生了爆炸,爆炸引发严重火灾,22人死亡,许多伤员被送进医院。接下来播音员说了什么,我不知道。我一动不动地坐在椅子上,心中充满了恐惧。

  昨晚买的报纸摔到了地上。我突然想起了什么。我捡起报纸,疯狂地翻阅。在“最新消息”中,我看到了这则消息:今日下午,塞尔比的工厂发生爆炸,多人悲惨死亡。我一直在忙于挑选我要投注的获胜马匹的号码,没注意到这则消息。我双手颤抖着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证实了我的猜想:父亲死了。而我本来可以救父亲一命的!我把报纸撕得粉碎,号啕 大哭起来。

  最终,我得到了自己的事业,做得也很好。妈妈获得了保险赔款,她的生活比以前更富裕。唯一的问题是,自从父亲走后,她再也不关心自己是活着还是死去了。

  当诸神要惩罚我们时,他们干得真漂亮! 10.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上学时,一位英语老师因为经常引述著名作家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对那些话不是很感兴趣,现在“我”记忆犹新的寥寥无几,但是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却不时萦绕在“我”的耳畔。

  B.“我”曾经对父亲始终住在福利房里,守着一只金表和养老金度日的生活态度嗤之以鼻,所以跟他吵了一架后愤然离家去了伦敦,以求眼不见心不烦。

  C.刚一拿到报纸,“我”就确信买到的是一份明天的报纸。在短暂的内心震颤之后,“我”就冷静地选好了要下注的马。第二天一早,“我”就从容镇定地到一家银行取钱,到站下注。

  D.赛马的结果与那份报纸上的毫厘不爽,“我”沉浸在准备领奖的喜悦之中,就等着跟父母共同分享这一快乐。虽然电视开着,但是最初“我”梦想着如何使用这笔巨款,并不关注电视内容。

  E.“我”没有注意到昨晚买的报纸上写着爸爸工作的工厂发生爆炸,并对自己没及时救父亲懊悔不已,由此可以看出“我”平时做事不能顾到多个方面。

  解析:B项,“我”对父亲的生活态度只是感到“窝火”,“嗤之以鼻”言过其实。离开父母去伦敦是为了追求梦想,赚更多的钱,创建属于自己的事业。“愤然”属无中生有。C项,刚开始,我不相信是真的。文中没有明确从一家银行取钱,但下注是在不同的站。D项,文中只写“等着告诉爸爸妈妈”中奖的消息,并没有指明“共同分享这一快乐”。 E项,“我平时做事不能顾到多个方面”属无中生有。

  参考答案:(5分)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BC不给分。

  11.小说中的“我”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热爱本职工作。②不安于现状,有更高的追求。③做事谨慎执著。(每点2分,概括1分,分析1分)

  12.小说中写“我”在地铁外买报纸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想通过阅读报纸暂时忘记想摆脱一成不变生活的梦想。②为后文写赛马中奖埋下伏笔。③表现主旨:偶然的一件事情可以成就一个人的梦想,也给人留下遗憾。

  13.结合全文,请你谈一谈对“神的惩罚”的理解。(7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如果你想得到某样东西,可能要付出意想不到的代价。这冥冥之中像是神在惩罚某个人。

  ②文中的“我”极力地想得到一个意外的发财机会,偶然买了报纸,赛马中奖,为创建属于自己的事业提供了经济保障,却因执著于做这一件事而失去了父亲。

  ③在人生的路途中,有多少人因对金钱的过于执著而忽略了眼前的风景,又因对梦想的过于坚持而漠视了身边的亲人。

  ④幸福不是以财富的多寡来衡量的,是一种个人的感受。不要像故事中的人那样,得到了财富,却永远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与真正幸福失之交臂,相伴一生的是无止境的懊恼和悔恨。

  三、语言表达(15分)

  14.根据下列情景,以“雪花”为重点,扩展成一段不少于70字的文字。(4分)

  情景:旧历新年 雪花 祥林嫂

  答: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旧历新年,鲁镇的人们在毕毕剥剥的鞭炮声中忙着“祝福”。祥林嫂却在呼啸的寒风里蹒跚而行,梅花大的雪花洒落在她佝偻孤单的身上,褴褛单薄的衣衫,凝成了岁月苍白的碎片。

  15.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6分)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1)以《红楼梦》为主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曹雪芹为主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类题,关键是确定一个主干句,然后将其他信息转换成修饰语,纳入整个主干句中。

  参考答案:(1)《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的长篇小说。

  (2)曹雪芹创作了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

  16.仔细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选自《中国新闻漫画网》)

  (1)请简要介绍漫画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此漫画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1)画面上有一棵大树,只剩下唯一一根“学习”的树枝,其他的如“动手能力”“组织能力”“表演能力”等树枝都被“学校 教育”这把锯子锯掉了。(2)讽刺现在有些学校教育只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完全忽略学生的其他能力,限制了学生兴趣和特长的自由发展。

  四、作文(50分)

  17.阅读下面的 材料,按要求写作。

  钱钟书著作等身,一部《围城》更是饮誉海内外。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被誉为“中国的文化长城”。仅《管锥篇》就涉及几千种书。有人问钱先生:“你怎么读了那么多书?”他轻描淡写地说:“也就是一本一本看下来罢了。”

  钱先生一生不愿接触媒体。曾有一位外国记者十分景仰他,声称读钱作,必须拜会钱先生本人,以当面请教。钱婉言相拒:“假如你吃了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请以“寂寞 与辉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1)审题

  抓住题干,抓住提示语,抓住关键语句,围绕“什么是”“为什么”“怎么样”进行揣摩。本话题是一个二元关系题,所写文章必须顾及两者关系。可以这样操作:

  ①分析概念,回避误区:“寂寞”非“孤单”“孤独”,而是指远离鲜花和掌声,默默前行。

  ②添加信息,迅速定位:如“寂寞”对“辉煌”,可以思考:“寂寞”对“辉煌”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意义?可以马上得出:“寂寞”是“辉煌”的一个条件,即“辉煌”必须耐得住“寂寞”。如“辉煌”对“寂寞”,可以思考:“辉煌”后还要不要“寂寞”?这个命题的意义是什么?可以得出:“辉煌”以后要“寂寞”很难,但是因为人生和事业都是无止境的,所以“辉煌”以后更需要“寂寞”。

  ③分析材料,验证思考。

  ④深入思考,细化认识。找到两者关系不等于文章就能深刻,我们还得对两者关系作深入的拷问:什么是“寂寞造就辉煌”?为什么“寂寞造就辉煌”?

  (2)立意

  ①寂寞为什么成就了某些人的辉煌?

  a.寂寞可以让人沉浸其中,不受外界干扰,从而潜心钻研醉心研究。

  b.寂寞可以让人去掉浮躁、急功近利之心,从而有可能通过扎实努力成就大学问。c.寂寞可以让人始终保持冷静心态,从而能不断地正确审视自己,修正自己的目标。

  d.寂寞可以让人有时间去思考,从而使思维和思想日趋成熟。

  ②辉煌以后为什么还要寂寞?

  a.人生是发展的,事业是无止境的,辉煌转眼间可能过去,所以还得守住寂寞再创辉煌。

  b.辉煌后往往被鲜花掌声包围,一个人容易迷失自我,所以想守住寂寞,能守住寂寞是一种大智慧。

  c.辉煌后守住了寂寞,可以避免无谓的时间和精力损耗,给自己留下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取得更大的辉煌。 (3)立意误区

  ①不着边际,胡乱联想。如爱使人辉煌;生 前寂寞,身后辉煌。

  ②违背逻辑,强加关系。

  a.如只要寂寞就能辉煌,或者是寂寞后一定辉煌(把必要条件当做充要条件)

  b.因为寂寞所以辉煌:屈原是寂寞的,李白是寂寞的,李清照是寂寞的,所以他们成就了辉煌。

  ③说话绝对,缺乏分寸。

  a.寂寞是短暂的,辉煌是永恒的。

  b.追求辉煌,讨厌寂寞。

  c.寂寞人生,辉煌人生。

  (4)构思

  ①选定文体:

  a.材料本身适合写的那种文体。b.作者的写作专长。

  ②谋篇布局。如果是议论文,可以从上面的思考中选择两到三个认识,按照合理的逻辑层次进行论证,开头呈现中心论点,中间用并列式、层进式排列分论点,然后选择名言警句和典型事例加以阐述,结尾把中心论点再换个角度点击一下,使认识升华。如果写记叙文,从上面的立意选择一点或两点,设定人物、场景和事件,通过描绘两到三个片段或编织一段引人入胜的情节或点染两三个传神的细节,塑造一两个人物,演绎由寂寞走向辉煌的主旨。

  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题 篇2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漫长的人类艺术发展来看,任何艺术都不可能脱离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艺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时代精神是艺术创作如影随形的基因序列和永恒动力。

  在新时代的文化艺术领域,影视艺术是传播力最强、影响力最广、关注度最高的艺术品类。影视艺术作为书写历史、观照现实、畅想未来的文化阵地,作为培根铸魂的重要手段,理应绘就属于新时代的精神图谱与梦想之光。然而,在影视行业,一些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创作者以所谓“艺术先锋”或者“精神贵族”自居,把荒诞不经当作艺术个性,把精神颓废当作价值追求;有的创作者不回应时代呼声、不关注社会现实……这些有违时代精神的作品,与大众离得很远,和生活背道而驰。

  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脉的民族精神。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艺术创作都应跟上时代步伐、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命题。新时代的影视创作应该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文化自信和“乱云飞渡仍从容”的艺术定力,在作品中展现时代精神赋予的气度、胸襟和情怀,把个体命运、寻常生活置于时代精神与家国情怀之中。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用七个故事讲述七十年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其中有大事件的史诗气魄,也有小人物的朴素情感,成为扛鼎之作;电影《流浪地球》以观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情怀,在硬科幻的类型范畴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东方审美……这些作品视野开阔,情怀高致,把时代精神深刻融入创作格局之中。近年来,一些重要的历史节点都成为诠释时代精神的重要契机。《花繁叶茂》等剧聚焦脱贫攻坚的时代命题,深情刻画新时代新农村的山乡巨变。表现2020年抗击疫情的《在一起》,以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创作姿态,生动诠释了时代精神的深刻内涵……这些作品,高扬当代中国的精神风帆,深入挖掘创作主题,是对时代精神的深刻阐释和深情礼赞。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精神的践行主体。扎根人民、讴歌人民是影视创作最为重要的方法论,也是时代精神的必然要求。罗布泊的科学家,塞罕坝的造林人,右玉的县委书记以及谷文昌、廖俊波等走在前列的时代楷模,在影视作品里熠熠生辉。当代中国,经济全球化和城乡一体化同步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时代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呈现多元化趋势,由此产生的思想碰撞和社会现象,为影视创作激活了灵感。《青恋》《索玛花开》等剧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时代特征,用现实主义手法书写了一幕幕都市放歌、山乡耕耘、职场开拓的精彩画卷。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形式,影视艺术理应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从时代精神中吸收影视创作的内生动力,阐释时代,讴歌时代,实现时代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

  (摘编自杨洪涛《时代精神是影视创作的永恒动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艺术,任何艺术都是其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的反映。

  B.影视艺术书写历史、观照现实的能力使其成为影响力最广泛、传播力最强大的艺术品类。

  C.一些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因为创作者与大众离得很远,和生活背道而驰。

  D.要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要求的精品,影视作品就必须以走在前列的时代楷模为创作对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阐述了艺术与时代精神的关系,然后再具体论述新时代影视艺术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B.文中第二段采用了反面论证法,罗列了影视艺术创作中一些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现象。

  C.文章用电影《流浪地球》的例子阐释了影视剧是最具影响力、关注度最高的艺术形式。

  D.文末先引用诗句,增强了论证力量,再着重指出当代影视作品应如何观照时代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影视创作中,我们要坚决反对创作者把荒诞不经当作艺术个性,把精神颓废当作价值追求。

  B.《青恋》《索玛花开》的成功充分表明,只有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才能真正地诠释时代精神。

  C.在新时代的影视剧创作中,我们可扣住一些重要的历史节点,从而实现对时代精神的深刻阐释。

  D.当下人们生活方式时代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呈现多元化趋势,这为影视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黄文秀,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理论科副科长,派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党组织第一书记。2019年6月16日,黄文秀因惦记百坭村的防汛抗洪工作和群众安危,在看望做完手术不久的父亲后,冒着暴雨连夜开车返回工作岗位,途中遭遇山洪暴发,不幸因公牺牲,年仅30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黄文秀在《扶贫,从“新手”到“熟路”》的文章中写道:“在我驻村满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万五千公里。我简单地发了一个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两万五千公里,对于黄文秀来说,有着别样的理解。黄文秀经常以“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怎么能限制我继续前行”来勉励自己、激励队友,不向贫困低头、不向困难屈服,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毅力,带领群众在脱贫路上攻坚克难。这,就是黄文秀践行的初心。

  百坭村是一个深度贫困村,石山林立,山路蜿蜒陡峭,基础设施薄弱,全村11个自然屯散落在大山深处,有几个屯离村委10公里以上,最远的达13公里。“当初组织考虑到一个女孩子去偏远的百坭村开展工作不方便,但黄文秀主动承担了责任,而且决心特别坚定。”百色市委组织部的同志说。刚到村里时,有群众认为黄文秀是来“镀金”的,不可能真心扶贫,心里不免对她产生怨气。贫困户黄邦旋因未能如愿通过低保申请,就把怨气撒到黄文秀身上,拒绝为上门做工作的黄文秀开门。但她丝毫没有气馁,一次次通过各种途径做黄邦旋的思想工作,不仅讲清讲透各项扶贫政策,还不断激励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早日光荣脱贫。最终,道理讲通了,心气顺畅了,黄邦旋脸上也有了笑容。黄文秀还为他争取到7000元产业奖补资金,黄邦旋一家通过种植水果,顺利实现脱贫。

  为了更好打开局面,黄文秀积极向村里的老支书讨教工作“诀窍”。此后,她到群众家不再拿着本子问东问西,而是脱下外套帮他们扫院子、干农活、种油茶、摘果子,一边干活一边唠家常。她利用休息时间,把贷款买来的私家车当作工作车,花2个月时间遍访全村195户贫困户,绘制百坭村“贫困户分布图”,把每一户的住址、家庭情况、致贫原因等,都详细标注出来。村民们渐渐发现,这个新来的年轻的女书记不仅学说当地话,还主动与大家同劳动、聊家常,不带丝毫娇气,很快就都喜欢上了她,把她当成了自家人,“你这个丫头,还真是难‘缠’得很哩。”黄文秀用守初心、担使命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姓信赖,赢得了群众支持。

  想致富,先修路。百坭村有5个屯交通困难,虽然多年前通了砂石路,但连年雨水冲刷,路面已破损不堪,雨季陡峭路段连摩托车都无法通过,严重影响群众出行,制约产业发展。黄文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带着村“两委”班子熬夜做方案、拿对策,及时向有关部门申请,积极筹措资金硬化了1.5公里通屯路,安装了47盏路灯,修建了4个蓄水池,逐步改善了百坭村生产生活条件。如今的百坭村,道路更好了,路灯更亮了,蓄水池更多了,村里更美了,脱贫致富的人更多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黄文秀带领村干部和群众,深入研究、挖掘百坭村的资源优势,学经验、找路子,大力发展杉木、八角、砂糖桔、枇杷等特色种植产业,千方百计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全村的杉木种植面积从8000多亩发展到2万多亩,八角从600多亩发展到1800多亩,砂糖桔从1000多亩发展到2000亩。仅砂糖桔2018年就销售了4万多斤,销售额22万元。同时,她联络母校师生来村里开展支教,为筹办百坭村幼儿园多方奔走;开展文明家庭评比、村规民约吟诵等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群众的脱贫内生动力。在黄文秀这位第一书记的带领下,百坭村经过努力,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至2.71%,88户418人顺利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增收6.38万元,还获得了2018年度百色市“乡风文明”红旗村荣誉称号。百坭村及村里贫困户取得的点点滴滴进步,都凝聚着她辛勤的汗水,闪耀着她奉献的光芒。

  (摘编自《黄文秀: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文秀在朋友圈中把扶贫工作看作“心中的长征”,反映了黄文秀充分认识到扶贫工作的艰辛。

  B.百坭村有些群众对黄文秀产生怨气,因为他们认为黄文秀是来“镀金”的,不可能真心扶贫。

  C.贫困户黄邦旋因为没有争取到产业奖补资金把怨气撒到黄文秀身上,但黄文秀没有放在心上。

  D.黄文秀在扶贫工作中学说当地话,与大家同劳动、聊家常,向村里的老支书讨教工作“诀窍”。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你这个丫头,还真是难‘缠’得很哩。”一个“缠”字透露出了当地百姓对黄文秀工作的不理解。

  B.本文主要记叙了黄文秀生活中的几个典型片段,夹叙夹议,展现了黄文秀不怕困难、敢于担当等光辉形象。

  C.文章罗列了一系列的数字表现百坭村的发展成绩,肯定了黄文秀为百坭村的发展付出的努力。

  D.黄文秀坚守初心、埋头苦干,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谱写了新时代青春之歌。

  6.这则人物通讯是如何做到生动感人的?请从内容和写作方法上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玉树的树

  段青

  清晨醒来,我打开微信,朋友圈里的一条消息映入眼帘:“连队活动室的大树死了!”后面还缀了3个“哭”的表情。

  消息的发布者是玉树骑兵连的范指导员。不到几分钟,我看到陆陆续续有同事回复,曾经在连队任职的排长朋瓜说:“这棵树,真的不容易……”

  看到这条消息,我不禁心头一紧,脑海中回想起去年8月去玉树骑兵连采访时听到、看到的和树有关的故事。

  玉树藏族自治州处在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头,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可就是在这里,许多看似平常的事物在当地人眼中却极不寻常,甚至罕见,比如绿色,比如森林。因为树难成活,这里一直有着“树如玉贵”的说法,“玉树”也因此得名。

  第一次走进连队大门,院内干净整洁,但绿化带内又是另一番景象:草坪上、树坑里,稀稀拉拉地生长着高低不齐、品种不一的杂草,看得出是很久没有修剪的结果。

  “你们从来不除草吗?”我说出了心头的疑惑。

  连队文书李智是个江苏小伙儿,皮肤黝黑,嘴唇发紫,高原阳光在他年轻的脸庞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已然看不出是来自江南水乡的小伙儿模样。他告诉我,这里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植物很难成活,所以营区里只要长出绿色植物,不管是什么品种,不论好看与否,大家就像对待宝贝一样,才舍不得除掉呢。

  杂草都如此珍贵,更别说树木了。因为多处是永冻层和沙砾地,水分难储存,再加上空气稀薄、紫外线强烈,种活一棵树,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去年3月,连队在营区里种了300多株树苗,可5月份的一场大雪差点让树苗“全军覆没”;上等兵王刘勉特意从老家带来苹果树苗,精心呵护了个把月,孰料半夜一场大风把树苗吹跑了,他在营区里找了半天也没找着……

  但是,官兵们不轻言放弃。在房前屋后种草植树,在温室菜园栽花点豆,是一代代骑兵连官兵坚持去做的事。多年来,他们也探索出一套成活率较高的植树法:先用火烤融冻土层,再深挖树坑,然后从草地拉回牛羊粪和腐熟土,填埋在坑里。树苗栽好后,再用棉絮和布料包裹起来保暖。慢慢的,营区里一棵又一棵树木成活、成行、成林,成故事……

  活动室内的那棵柳树就是其中之一。一进屋,第一眼就能看到这棵树突兀地立在大厅中央。顺着树干抬头看,枝丫充满向上生长的力量,冲出屋顶以外,郁郁葱葱,将房顶很大一部分覆盖。

  指导员给我讲了这棵树的故事。8年前,玉树发生特大地震,营房严重受损,需要重建营区。当时,老营区内的一片绿化带被规划到新建营房的地基内,连同这棵柳树在内的10多棵树面临被砍伐的命运。当得知这一消息,不少官兵落泪了,大家态度一致:“宁可不住新营房,也不砍伐一棵树!”

  后来,上级修改了建设方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营区内的花草树木,但这棵柳树还是无法避免地被规划在连队活动室的场地内。因担心移植树木会致其死亡,建房时,官兵们专门在活动室的屋顶挖了洞,让树干从房顶穿出,给它留下足够的生长空间。不仅如此,活动室向阳的一面也换成了落地的玻璃墙,以便它吸收充足的阳光。

  这棵柳树在连队一茬茬官兵的悉心照料下茁壮成长着,在官兵心中,它不仅仅是一棵“树”,更是与大家并肩战斗的战友,一同与恶劣环境、自然灾害抗争。枝繁叶茂的它,被大家称为“英雄树”,一直是官兵们心中的骄傲。

  这样一棵“英雄树”怎么就死了呢?我忍不住发微信问范指导员。他说,今年春天,这棵柳树迟迟不肯发芽。官兵们给它定时浇水、输营养液,天天盼着它重吐新绿,可还是不见动静。其实,每年春天树苗抽绿的时候,大家都会捏把汗,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些树能不能从过去一年风霜雨雪的考验中挺过来,谁也不知道它们要长到什么时候才算真正地成活。

  我又询问范指导员这棵树的现状,他发语音告诉我,连队决定将这棵树继续留在活动室内,让它一直陪着大家。战士们还买来了装饰用的绿叶,缠绕在干枯的树干上,让它一年四季都“生机盎然”。“虽然‘英雄树’死了,但我们还是会一直种树不止!”手机那一头,他的语气里充满了豪气与坚定。

  这棵树是坚强的,它在条件恶劣的青藏高原扎根成长多年,在大地震后劫后余生;这棵树是幸运的,它凝聚着一茬茬高原官兵的心血,虽然已经死去,却早已活成一道风景。

  玉树,玉树,在这个树贵如玉的地方,有那么一些树,脚下踩着滩涂沙砾,枝上披着雨雪风霜,却依旧充满活力。还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战风斗雪、坚守岗位,努力播种着一方绿色,也耕耘着一片心田……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标题简洁明了,又耐人寻味,既点明了树的生长地在“玉树”,又表达了这里的树珍贵如玉的意思,突出了描写对象的不寻常。

  B.文章巧设悬念,以活动室的大树之死开篇,这是一棵怎样的树?树是怎么死的?为什么会引人欲“哭”?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文章巧用过渡,如“杂草都如此珍贵,更别说树木了”“活动室内的那棵柳树就是其中之一”等语句,都具有明显的过渡作用。

  D.本文为纪实性散文,以抒情和议论为主,以记叙和描写为辅。文章前面侧重记叙和描写,后面侧重抒情和议论,揭示文章主题。

  8.文章除了写树,还写了草和人,为什么要这样安排?(6分)

  9.“英雄树”是文章的线索,请围绕线索简要分析文章的思路。(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宋璟,邢州南和人。璟耿介有大节,好学,工文辞,举进士中第。调上党尉,为监察御史,迁凤阁舍人。居官鲠正,武后高其才。中宗嘉其直,令兼谏议大夫、内供奉,仗下与言得失。后韦月将告三思乱宫掖,三思讽有司论大逆不道,帝诏殊死。璟请付狱按罪。帝怒,岸巾出侧门,谓璟曰:“朕谓已诛矣,尚何请?”璟曰:“人言后私三思,陛下不问即斩之,臣恐有窃议者,请按而后刑。”帝愈怒。璟曰:“请先诛臣,不然,终不奉诏。”帝乃流月将岭南。

  玄宗开元初,坐小累为睦州刺史,徙广州都督,四年,迁吏部兼侍中。

  帝幸东都,次崤谷,驰道隘,稽拥车骑,帝命黜河南尹李朝隐、知顿使王怡等官。璟曰:“陛下富春秋,今始巡守,以道不治而罪二臣,繇此相饬,后有受其敝者。”帝遽命舍之。璟谢曰:“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帝善之。广人为璟立遗爱颂,璟上言:“颂所以传德载功也。臣之治不足纪,广人以臣当国,故为溢辞,徒成谄谀者。欲厘正之,请自臣始。”有诏许停。

  京兆人权梁山谋逆,敕河南尹王怡驰传往按。初,梁山诡称婚集,多假贷,吏欲并坐贷人。璟曰:“婚礼借索大同,而狂谋率然,非所防亿。使知而不假,是与为反。贷者弗知,何罪之云?”平纵数百人。

  璟风度凝远,人莫涯其量。始,自广州入朝,帝遣内侍杨思勖驿迓之。未尝交一言。思勖自以将军贵幸,诉之帝,帝益嗟重。圣历后,突厥默啜侵九姓拔曳固,负胜轻出,为其狙击斩之,入蕃使郝灵佺传其首京师。灵佺自谓还必厚见赏。璟顾天子方少,恐后干宠蹈利者夸威武,为国生事,故抑之。逾年,才授右武卫郎将,灵佺恚愤不食死。

  二十五年卒,赠太尉,谥文贞。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九》,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B.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C.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D.陛下向以怒责之/以臣言免之/是过归于上而恩在下/姑听待罪于朝/然后诏还其职/进退得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凤阁,唐代武则天时期,将中书省改称凤阁。凤阁舍人,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

  B.岸巾,与“羽扇纶巾”的“巾”均指冠巾。皇帝岸巾而出,表现了严肃庄重性。

  C.巡守,即“巡狩”,“守”指所戍守的疆土;巡守,指天子出行,视察各地。

  D.京兆,指国都所在地区的行政长官,也可指京兆尹管辖的地区。文中意指后者。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璟直言进谏。宋璟认为皇帝对韦月将的处理会招人私下议论,请求皇帝一定重新查办处理。

  B.宋璟思量周全。他认为皇上倘若因道路堵塞就贸然罢黜官员,这没有顾及此事对今后的影响。

  C.宋璟率先垂范。广州人为宋璟立碑颂德,他上书表达了希望从自己开始纠正不良风气的看法。

  D.宋璟守正不阿。回京路上没有与杨思勖交谈,这让杨思勖认为宋璟自恃皇帝宠幸,品性高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之治不足纪,广人以臣当国,故为溢辞,徒成谄谀者。

  (2)使知而不假,是与为反。贷者弗知,何罪之云?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岑参①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②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注】①大历四年(769),岑参在嘉州刺史任满后滞留蜀中。由于戎泸间受乱军阻路,只好折回成都,此诗即作于成都客舍,此时离诗人去世仅四五个月的时间。②其那:怎奈。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为诗人在成都客舍向幕中诸公倾诉情怀之作,叙事抒情,感情深沉凄切,格调慷慨悲凉,读来不禁令人唏嘘长叹。

  B.首联“三度为郎”“一从出守”两句自叙平生,概括了诗人的仕途经历。这里说“三”是言其为多数,且与下文“五”字不重复。

  C.颈联“客舍秋风今又起”,点出题目“客舍悲秋”,写出了诗人寄居成都客舍的情景,融凄凉的情感于萧瑟的秋景之中。

  D.尾联“江上蝉鸣空满耳”,以景结情,动静结合,“空满耳”的“空”与“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表意不同。

  15.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说“,”。

  (2)韩愈在《师说》中用“,”两句分析人们在学习中存在很多疑难问题的原因,并深深叹息。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7~19题。

  在人类生活得越来越好的同时,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很多野生动物却因为种种原因消失了。2020年初,水产行业的专家们又宣布了一个悲痛的消息——①传说可长到万斤、曾经的中国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没能进入2020年。中国长江又一特有珍稀物种被宣布灭绝。长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分布有水生生物4000多种,()。在1988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涉及长江流域鱼类9种,如:白鲟、中华鲟、长江鲟等……②除长江白鲟灭绝外,中国特有的中华鲟、长江鲟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为“极危”等级。

  白鲟体型硕大,成鱼可长达七、③八米,游速迅疾,被称为《中国淡水鱼之王》④,它也是世界十种最大的淡水鱼之一。白鲟和长江中华鲟一样,是距今已有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白垩纪残存下来的极少数古代鱼类之一。长江白鲟将是继白暨豚和长江鲥鱼之后,第三种被宣布功能性灭绝的长江流域特有物种,它们被灭绝的原因差不多,都是长江流域的滥捕滥捞,人类的贪欲导致了这些生物灭绝。根据相关数据显示,1600年前至今,人类已造成748种动物灭绝,2851种动物变成极度濒危级,4314种动物变成濒危级。竭泽而渔则无鱼,尊重规律则无虞,鱼的兴与衰,本质是大自然为发展亮起的指示灯。

  17.文中标有序号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

  B.②

  C.③

  D.④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水生生物的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是长江

  B.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

  C.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的河流之一

  D.水生生物的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根据相关数据显示,1600年前至今,人类已导致748种动物灭绝,2851种动物变成极度濒危级,4314种动物变成濒危级。

  B.相关数据显示,1600年前至今,人类已造成748种动物灭绝,4314种动物变成濒危级,2851种动物变成极度濒危级。

  C.根据相关数据显示,1600年前至今,人类已造成748种动物灭绝,4314种动物变成濒危级,2851种动物变成极度濒危级。

  D.相关数据显示,1600年前至今,人类已导致748种动物灭绝,4314种动物变成濒危级,2851种动物变成极度濒危级。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紫外线是无形的杀手,①________,眼球中的晶体会因过多的紫外线照射而纤维硬化,慢慢形成一些眼疾。太阳光线中,蓝光是具有相对较高能量的光线,波长大概是400纳米,正好落在眼睛的黄斑中心凹。而这个部位本身是感受强光的,它里面主要是视锥细胞。②_______,它会受到一些伤害。不过③_______。眼睛巩膜的发育,其坚韧度就需要蓝光来刺激。因此,适度的蓝光反而有利于健康。事实上,国家对于光生物安全性有明确规定,电子屏幕在设计时也都有防蓝光危害设计,而蓝光危害以高强度、近距离和长时间接触为前提。所以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没有必要刻意去购买防蓝光眼镜。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5分)

  十年前,国内使用的芯片全部依靠进口,里面一个板卡就要10万美元,现在用的芯片是公司100%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实现了信号兼容,精度大幅提高。目前中国已形成由北斗基础产品、应用终端、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构成的.完整产业链,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除了印度之外,北斗系统还广泛应用到印度尼西亚土地确权、科威特建筑施工、乌干达国土测试、缅甸精准农业、马尔代夫海上打桩、泰国仓储物流、柬埔寨无人机应用、巴基斯坦机场授时以及俄罗斯电力巡检等多国不同领域。随着北斗三号系统建设的日臻完善,北斗系统将在更广地域,为更多全球民众提供优质服务。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青年鲁迅的誓言;“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是青年毛泽东的誓言;“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是青年周恩来的誓言;“让每一个中国人吃得饱饭”,是青年袁隆平的誓言……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誓言,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行动。

  作为当代青少年,你的人生誓言是什么?你为什么要确立这样的人生誓言?请你以学校演讲参赛者的身份,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的所思所想。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题 篇3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何必执意认出每一个字?墨迹浓淡枯腴,运笔________,或者_________如山,或者细若游丝,抚摸得到搏动于撇捺点画之间的内心________,跌宕错落,奔走踊跃,蓬勃之势潮水般地涌过纸面,这样就是懂得草书了。

  A.抑扬顿挫 凝重 波动 B.顿挫缓急 凝重 波澜

  C.抑扬顿挫 厚重 波澜 D.顿挫缓急 厚重 波动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自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B.国务院近日发布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提出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内销售,允许它们开展跨区域经营。

  C.职业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技能,更在于育人,因此有意识地把工匠精神渗透进日常的技能教学中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D.面对突然发生的灾难,一个地方抗灾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当地经济实力的雄厚,更取决于政府的应急机制和领导人的智慧。

  3. 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②豆蔻梢头二月初

  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④年近知命,位止方州

  ⑤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⑤④ C.②④③①⑤ D.②①③⑤④

  4. 下列句子全是比喻句的一组是( )(3分)

  ①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③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④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⑤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⑥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②③④

  5. 下面文句中加点的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项)

  A.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段太尉逸事状》柳宗元) 领:领导

  B.贪多务得,细大不捐(《进学解》韩愈) 捐:舍弃

  C.天下分裂,而唐室固以微矣。(《教战守策》苏轼) 微:衰弱

  D.其待人也轻以约(《原毁》韩愈) 轻:宽容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吾衍传

  宋濂

  吾衍,字子行,杭州人也。意气简傲,不为公候屈色,尝自比郭忠恕。居生花坊一小楼,客至,僮则止之,通姓名,使其登乃登,廉访吏徐琰一日来见,衍从楼上呼曰:“此楼何敢当贵人登耶!愿明日谒使节!”琰素重衍,笑而去。生徒从衍游者,常十数百人,使冠者分番下授之。时出小青凉伞,教之低昂作舞势。或对宾游谈大噱,解发濡酒中为戏。群童皆肃容莫敢动。衍左目眇,又跛右足,一俯一仰,妩媚可观,宛有晋、宋间风致。畜两铁如意,日持弄之。或倚搂吹洞箫数曲,超然如忘世者。性好讥侮,文学士独推服仇远及胡之纯、长孺兄弟,谓百年间所无有。

  初,衍四十未娶,买酒家女为妾。至大三年秋,或讼女尝为己妻,官为逮女母。母死,复逮母后夫。夫来主衍家。会其伪券事觉,连及衍。衍固弗知也。逻卒辱衍,南出数百步,录事张景亮识之,叱曰:“是不知情,何摄也!”即遣归。或有诉衍丞相府,事得下杭府治。腊月未尽,二日甲子,衍持诗别仇远,竟去不知所之.明年三月辛酉,卫天隐以六壬筮之,曰:“是骨朽渊泥久矣.”多宝院僧故从衍学为诗,闻其死,哭甚哀,招衍魂葬之西湖上。

  衍通声音律吕之学,善效李贺诗。工隶书,尤精于小篆。其志不止秦、唐二李间。宛邱赵期颐以书名世,得之衍者为多。其所著书颇丰,世多传。

  为说者曰:衍之才高矣,使其能自贬以入绳墨,则其所进孰敢抗哉?今所学仅若是,固可尚也,亦可悲也。虽然,衍亦奇士也夫。

  (选自《宋学士全集》,有删节)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解发濡酒中为戏 濡:浸渍

  B.夫来主衍家 主:寄住

  C.是不知情,何摄也 摄:恐惧

  D.今所学仅若是,固可尚也 尚:推祟

  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通姓名,使其登乃登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B.琰素重衍,笑而去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C.官为逮女母 吾属今为之虏矣

  D.卫天隐以六壬筮之 以乱易整,不武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或有诉衍丞相府,事得下杭府治。(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吾衍的“奇”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 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⑴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滕王高阁临江渚,___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王勃)

  ⑵鸿雁长飞光不度,___________________。(《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⑶摐金伐鼓下榆关,___________________。(《燕歌行》高适)

  ⑷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___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⑸___________________,山形依旧枕寒流。(《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⑹___________________,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欧阳修)

  ⑺___________________,俯冯夷之幽宫。(《后赤壁赋》苏轼)

  ⑻___________________,绿柳才黄半未匀(《城东早春》杨巨源)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西敏大寺(节选)

  华盛顿欧文

  ①时方晚秋,气象肃穆,略带忧郁,早晨的阴影和黄昏的阴影,几乎连接在一起,不可分别。岁云将暮,终日昏暗,我就在这么一天,到西敏大寺去散步了几个钟头。古寺巍巍,森森然似有鬼气,和阴沉沉的季候正好调和;我跨进大门,觉得自己已经置身远古,相忘于古人的鬼影之中了。

  ②我是从西敏学校的内庭走进去的,先走过一条弧顶的矮矮的长廊,墙壁很厚,墙上有圆孔,略有光线透入,廊中幽暗,似在地底行走。黑廊尽头,我远远地可以看见里面的拱廊。我从当年僧院遗址那条路进入古寺,景象分外凄凉,我心也更适宜于往凄凉方面冥想了。拱廊仍旧保留几分当年的幽静出世之慨。灰色的墙壁受霉气所蒸,已经显得斑斑驳驳,年代已久,颓坏之象,也很明显。墙上长了一层白苍苍的苔藓,非但上面的碑文不可读,连骷髅像以及别种丧用标志都模糊不清了。弧顶上布满雕刻花纹,可是斧钻的痕迹,也已模糊;拱心石上面雕有玫瑰花,可是当年枝叶茂美之状,已经不可复见。每样东西都可以看出年久衰败之象,可是即使处在颓朽之中,依然不乏动心悦目之处。

  ③一道带有秋意的黄色阳光,正从拱廊的方场上空倾泻下来,照耀着场中央一块稀疏的草圃,同时把拱廊的一角抹上一层阴郁的光辉。从拱廊之间,向上望去,可以瞥见一抹蓝天,或一朵游云,还有那镀着阳光、伸向碧空的寺顶尖塔,也巍然在目。

  ④我踯躅于拱廊之间,时而默想着这幅辉煌和颓败的景象,时而竭力去辨认那些刻在墓石上的碑文。我脚下的铺道都是墓石砌成,墓石上有三个浮雕像吸引我的注意,雕工很粗陋,经过好几代人的践踏,差不多已磨损殆尽。这是早先三位寺院住持的遗像,他们的墓志铭都已磨光,只剩下三个名字,这三个名字也无疑是后来重刻的。我停留了一会儿,对着古人这些残缺不全的遗迹,不禁幽然沉思。它们就像几艘烂船,被时间的洪流冲到了遥远的此岸:它们并不告诉你什么故事,只表示这几个人曾经活过,现在已经不在。假如它们含有什么道德方面的教训,那只讽示那种希望死后还能受人尊敬,能借着墓志铭长存下去的骄傲心理,是如何的空虚。再过些时候,连这些残存的记录都会消失,纪念碑也将不成其为一件纪念物了。我正俯视着这几块墓石,耳旁突然传来大寺的钟声,回荡墙壁之间,整个拱廊都响起了回声。墓地里传来的钟声,听起来真叫人有悚然之感,它警告你又是一个钟头过去,时光的消逝,就像一个大浪,在不停地把我们卷向坟墓。我继续前进,来到一扇通往大寺内院的拱门之前。我跨步入内,里面的建筑在拱廊的衬托之下,益显其宏伟,给人深刻的印象。游客抬头一望,看见一根根庞大的圆柱,圆柱上面架着高不可攀的拱梁,不由心惊肉跳;这些建筑也是人类手工所造,但是人在廊柱下面漫游,好像缩小得微不足道了。这座大寺空旷幽暗,使人生出一种深刻而神秘的敬畏之感。

  ⑤现在这些伟人只是横七竖八地挤在泥土之中。他们在世之时,堂堂英国都不足以供他们的驰骋,如今在遵照经济的原则下,他们只分得那么小的一块土地,那么贫瘠而黑暗的一个角落。他们曾企图使自己的英名占有世世代代人的思想,获得人人的敬羡,如今他们的坟墓上,却千方百计地雕出种种装饰,只为了吸引游客偶然的一顾,免得在短短的几年之中,就把他们的名字忘怀。看了这些,想到人生的虚空,我又几乎忍不住要惨然一笑了。

  (夏济安译)

  12.第一段 用语典雅、情景交融,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三段写了西敏大寺周围色彩明丽的秋景,请分析其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解释第四段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探究作者游览西敏大寺时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想。(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到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让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讲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炮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炮先生。蓝炮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炮,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炮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倍感困惑,又倍感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和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侍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名成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纪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应。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

  (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16. 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70分)

  19.有一个人买了一栋带有花园的房子。一搬进去,他就对院子进行全面整顿,将杂草、杂树一律清除干净,改种上自己新买的花卉。有一天,原来的房主来做客,进门大吃一惊,问道:“那些牡丹哪里去了?”这个人这才知道,他居然把名贵的牡丹当杂草给清除了。后来,这个人又买了一栋房子,虽然花园更为杂乱,他却“按兵不动”。果然,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春天一树繁花;春天以为是野草的植物,夏天却鲜花怒放;半年都没有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红叶灿烂……一年过去了,他才完全认清了哪些是无用的植物而大力铲除,并使所有珍贵的草木得以保存。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联系自己的体验和感受,选择一个角度构思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题】相关文章:

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质量检测题02-23

高二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质量检测试题03-04

人教版高二必修三语文第三单元质量检测试题03-07

高二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的检测试题04-23

高二语文必修5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03-11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4第四单元质量检测题03-16

高二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03-05

高三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复习检测题03-10

语文高一必修4第一单元检测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