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画蛇添足》原文及其翻译

时间:2023-03-11 14:09:48 晓怡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画蛇添足》原文及其翻译

  在学习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画蛇添足》原文及其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

  舍人:门客,手下办事的人

  乃左手持卮:古代饮酒用器具

  赐其舍人卮酒,夺其卮曰:一杯酒。

  相谓:互相商议。

  请画地为蛇: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画地:在地面上画(画的过程)。为蛇:画蛇。

  引酒且饮之: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引:拿,举。且:将要

  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固:本来,原来。

  子:对人的尊称,您;你。

  安能:怎能;哪能。

  为:给;替。

  遂:于是;就。

  赐:赏给,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

  为之足:给它画上脚。足:画脚。

  终:最终、最后。

  引:拿起。

  成:完成。

  余:剩余。

  足:(画)脚。

  亡:丢失,失去。

  为:给,替。

  乃左手持卮:然后

  夺其卮曰:他的,指代先成蛇者

  遂饮其酒:他的,指示代词

  终亡其酒:那,指示代词

  谓:对......说。

  祠:祭祀。周代贵族一年四季都要祭祀祖宗,每个季度祭祀都有专门的称呼,春天祭祀叫“祠”。

  终亡其酒:失去

  翻译:

  楚国有个祭祀的官员,给手下办事的人一壶酒和酒具。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几个人喝这壶酒不够,一个人喝这壶酒才有剩余。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成的人喝酒。”

  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就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给蛇添上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的蛇画成了,夺过他的酒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于是就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

  作者介绍:

  刘向是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历经宣帝、元帝、成帝朝历任散骑谏大夫、散骑宗正、光禄大夫等职。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后因屡次上书称引灾异,弹劾宦官外戚专权,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因反对恭、显下狱,被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故又世称刘中垒。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治《春秋谷梁传》。据《汉书·艺文志》载,刘向有辞赋33篇,今仅存《九叹》一篇。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楚辞》是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拓展:赏析《画蛇添足》

  《画蛇添足》①

  楚有祠者②,赐其舍人卮酒③,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代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④,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⑤!”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⑥,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⑦。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⑧。

  【注解】

  ①画蛇添足——这个故事选自《战国策》的《齐策二》。

  ②祠者——祠,念cí,祭祀。祠者,祭祀的人。

  ③赐其舍人卮酒——赐,赏赐。舍人,当时贵族家里的门客。卮,念zhī,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

  ④引酒且饮之——拿过酒来将要喝。引,取。且,将。

  ⑤为之足——给它添上足。为,念wèi,动词。之足,“为”的两个宾语。

  ⑥固——本来,实在。

  ⑦遂——就,因即。

  ⑧亡——失掉。

  【赏析】

  这则寓言讲的是几个人比赛画蛇,画得最快的人因为给蛇加添了脚,结果反而输了。故事颇有戏剧性。

  楚国有一个祭祀的人,赏给他的门人一卮酒。祠,《尔雅》:春祭曰祠。这里就是祭祀的意思。者,代词,它的前面加上—个动词或形容词,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的事物”。卮酒,即一卮酒。

  舍人们互相议论说:“几个人喝,酒不够;一个人喝绰绰有余(即可得畅饮)。让我们在地上画蛇,先画成蛇的人就喝酒。”

  请,本义为请求。“请”字后面的动词有三种不同的情况,其具体意义也有差别。第一,“请”后面的动词动作是由对方发出的,这是请求对方做某件事。如“王请勿疑”(《孟子·梁惠王》)。第二,“请”后面的动词动作是由自己发出的,这是请求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件事情。如“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梁惠王》),“战请从”(《左传·曹刿论战》)。第三,“请”后面的动词动作,包括对方和自己,如本课文的例子,这种情况在翻译时要译成“让(我们)……”。“画地为蛇”就是在地上画蛇的意思。如成语“画地为牢”(出自司马迁《报任安书》),即在地上画个牢。在现代汉语里,“请”只有第一种用法,但在“请问”这个词组里,保留了古代的用法,表示“请允许我问”。

  这里要特别讲一下“一人饮之有余”这句话的翻译和理解。从字面上讲应译为:“一人喝,酒有多的”,但这样就与前后文意不协调了。一,“一人喝,酒有多的”,这与画地为蛇,优胜者喝酒,二者没有因果关系。这句话便成为多余的,不必讲的,而只消说:“数人饮之不足,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二,如果那样理解,得胜者要喝他所不能喝完的酒,那岂不是一件痛苦的事,还要比赛争胜干嘛,即使要比赛,那就应像行拳那样,负者饮酒了。我们译作“一个人喝绰绰有余”,这既不违背这句话的字面意义,又使得前后文意贯通。

  有一个人最先画成蛇,伸手取过酒来要喝。这时候,他左手拿着酒卮,而右手却还在地上画着,说:“我还能给蛇添上几只脚呢!”(他的蛇脚)还未画好,另一个人的蛇已经画好了。(于是),夺过他的酒卮说:“蛇本来没有脚,您怎么能够给它画上脚呢?(意思是:您输了,您画的根本不是蛇。)给蛇画脚的那个人,终于失去了他的酒。

  引,本义是拉开弓,引申为拉长,伸长。这里指把手伸长过去。“为之足”,之,足都是“为”的宾语,不能理解为“为其足”。在上古汉语里,一般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双宾语,其中“为”字带双宾语的情况尤多。在翻译时须把间接宾语提到动词前头,像上例,要说成“给它画上脚”。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爱逞能好表现结果弄巧成拙的人。

  蛇本来是没有脚的,这是常识,那个善于画蛇的人是不会不知道的。但是,他为什么竟会做出画蛇添足的蠢事呢?这就是他爱表现好炫耀的心理作祟的缘故。当他第一个把蛇画好的时候,他感到这还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才能,因此,他别出心裁,要再画点什么东西来表现自己。他还能再画什么东西呢?他只有给蛇添上几只脚了。先画好的蛇,是他聪明能干的象征;那添上的几只脚,就是他爱表现好逞能的标志。画蛇而添足,对这样的人来说,那是合乎逻辑的必然结果。当然,添的也许不是蛇脚,那么,也一定会给蛇加上翅膀等别的东西。作为一种标志来说,性质都是一样的。

  他为什么好逞能爱表现呢?这就是因为他比别人高明,比别人画得快。比别人画得快,这自然是件好事情,但是,如果由此而骄傲起来,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那么,他势必走向自己的反面,不仅否定了画得快的优点,而且变成了一个最蹩脚的画蛇人。优点在不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可以转化成缺点的。

  在一场竞技中,画得最快的人输了,画得较慢的人反而赢了,十分耐人寻味。其原因就是前者首先在思想上输了。这是一场画技的竞赛,但最后越出了画技的范围。寓言的思想教育意义就在这里。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做出“画蛇添足”的事,并非由于想炫耀自己,而是因为不清楚什么地方是“蛇足”,甚至还误认为自己是在“画龙点睛”呢。这是因为“画技”不高造成的,这要求我们提高水平,多来点“点睛”之笔,力求避免画蛇添足的毛病。

  这个寓言后来演化为成语“画蛇添足”“蛇足”。“画蛇添足”喻指做多余的事结果反而不恰当。“蛇足”喻指多余的赘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