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桓公知士文言文翻译

时间:2022-12-28 08:54:36 文言文名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桓公知士文言文翻译

  齐桓公之所以能在春秋时期称霸于天下,这与他知人善任,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是分不开的。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桓公知士文言文翻译,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桓公知士文言文翻译

  桓公知士

  齐桓深知宁戚,将任之以政,群臣争谗之,曰:“宁戚卫人,去齐不远,君可使人问之。若果真贤,用之未晚也。”

  公曰:“不然,患其有小恶者,民人知小恶亡其大美,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乃夜举火而爵之,以为卿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桓公可谓善求士矣。

  注释

  ①齐桓:齐桓公,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

  ②宁戚:齐桓公的大臣,卫国人。

  ③知:了解。

  ④将任之以政:准备任用他管理国家的政务。政:指国家的统治管理。

  ⑤谗:在别人面前说陷害人的坏话。

  ⑥去:距离。

  ⑦远:遥远,指空间距离大。

  ⑧果:果真。

  ⑨小恶:小的过失;小的缺点。

  ⑩大美:大的优点;主要优点。

  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这是世上不能得到有才能有德行的人的原因。世:世上。以:原因。

  举火:点起火把或点上灯。爵:饮酒器。举火而爵之:连夜点灯拜封官职(爵)。

  爵:饮酒的器具,这里做动词,宴请。此意指大摆筵席。

  卿:官名,古代高级官员。卿相:即相国。

  九合诸侯:几次联合诸侯国,即为霸主。九合:多次联合。

  一匡天下:使天下安定统一。匡:匡正。引申为安定。

  善求士:指善于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求:寻找.

  贤:贤能,贤才。

  译文

  齐桓公很了解宁戚,准备委任他来管理国家的政务。朝中的大臣争相向齐桓公进宁戚的谗言,说:“宁戚是卫国人,(卫国)离齐国不远,您可以派人去调查他,如果他真是一个有才有德的贤人,再重用他也不为迟呢!”

  齐桓公说:“不能这样,我担心他有小小的.过失。一般人常常了解一个人的小缺点,而忽视他的主要优点,这就是世上不能得到有才能有德行的人的原因啊!”于是连夜点灯,大排筵席,拜封官职,并请他担任齐国的相国。宁戚担任相国之后,协助齐桓公多次联合诸侯,一统天下。像齐桓公这样可算是善于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了。

  启示

  1、作为一个君子不要因为小人的馋毁而改变自己高洁的品性。

  2、做为一个掌权者要明白是非,绝不可偏听偏信,人云亦云。

  人物介绍

  齐桓公

  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年在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三子,母为卫姬。

  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平定宋国内乱,北击山戎,南伐楚国,灭掉谭、遂、鄣等小国,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晚年昏庸,在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竖刁、开方、常之巫等人。公元前643年病死。

  宁戚

  宁戚,生卒年不详,应作甯戚,“宁”氏系后世讹传,春秋卫惠公(前686年-前669年在位)时人,姬姓,甯氏,名戚。春秋时齐国大夫。

  早年怀才不遇。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后,经管仲推荐,被拜为大夫,任齐国大司田,管理农事,成为齐桓公主要辅佐者之一。奖励垦种,薄取租赋,使齐国很快富裕起来,对齐桓公完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霸业起了重要作用。仕齐 40余年,卒后葬于胶水东,墓称“宁塚”(今平度市马戈庄镇境内)。

【桓公知士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桓公知士文言文中的翻译03-31

恒公知士文言文翻译04-01

齐桓公求管仲文言文翻译04-01

《扁鹊见蔡桓公》文言文翻译04-14

桓公说仲父文言文翻译03-09

齐桓公伐楚文言文翻译04-01

孟尝君养士文言文翻译12-19

丁一士文言文翻译04-01

四知文言文翻译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