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静夜思》中秋节诗词译文及赏析

时间:2022-09-09 12:32:45 唐诗三百首 我要投稿

《静夜思》中秋节诗词译文及赏析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书信吧,书信是具有明确而特定的用途和接受对象的一种交际工具。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书信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静夜思》中秋节诗词译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静夜思》中秋节诗词译文及赏析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静夜思: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疑:好像。以为。

  举:抬,仰。

  【译文】

  坐在井床上看天上明月洒在地上的月光,宛如层层的白霜。

  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赏析】

  《静夜思》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喜欢的诗,不管是年轻人,还是上了年纪,也不管是客居他乡,还是与亲人相守相伴,只要是中国人,就没有不会背这首小诗的,为什么这样一首语句平白如话,情感朴实无华的诗歌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唤起了深深的共鸣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诗歌的开头是平白的叙事,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户外室内,没有一点声响,只有那宁静皎洁的月光,悄悄地照在床前的空地上,洒下了淡淡的青辉。在不经意间,低头一望,还以为是地上落了一层薄薄的秋霜呢。这显然是一种错觉。也许,作者本来已经睡着了,在睡梦中回到了家乡,可是却被强烈的思乡情怀唤醒,在朦朦胧胧中,错把地上的月光当做了秋霜亦未可知,“疑”字,用得很传神,细致地反映了当时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恍恍惚惚的感觉,因为自己也隐约地意识到,在屋里是不应该有霜的,可见第一反应是霜,而第二反应就有点怀疑了,等到醒悟过来,这并不是秋霜,而是“床前明月光”时,其实已经是第三反应了。至于为什么第一反应恰恰是秋霜,则又是颇为令人寻味的,因为秋霜历来是一种感伤的暗示,它表示这又是一年秋风起,唤起无数客子心中深藏的年华易逝的迟暮之感,对此,李白是深有体会的,“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正是他内心的表白。在他的笔下,秋霜时而铺在了床前,时而又染在了头顶,可见他把秋霜当做了一种寓意丰富的象征了。而今夕何夕,月色如霜,虽然四下里没有一点声音,而天上的明月和地下的月光却好似在无声地倾吐着什么,使得诗人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了。他感到怦然心动,有一股同样是无声却是不可抗拒的情感的暗流在胸中涌动流淌。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播动了他的心弦,从而使他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时他已经完全清醒过来了,明白自己身处何地,而当他抬起头来,顺着光线向上望去时,窗外那娟娟的月轮正静静地挂在夜空。他一下子恍然大悟了,明白了是什么触动了自己的心弦,原来就是那挥之不去、召之即来的'思乡之情呀,它无所不在,白日里,有事的时候,它就静静地蛰伏在心灵的角落里,而到了此时,月亮从天上,月光在地下,双双唤起他心中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挂牵,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真是一首“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的自然天成之作。胡应麟甚至认为此诗是“妙绝古今”。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李白这首清新质朴、婉转如歌的小诗因为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才获得了永久的艺术生命力。大概只要有离家不归的人们,就会有人在月下吟起这首百读不厌、体味不尽的《静夜思》的。

  【赏析二】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李白的这首思乡之作,被称为“千古思乡第一诗”,感动了古今无数他乡流落之人。

  诗的起句,“床前明月光”,可谓平实朴素之极,以此清静之景来衬出诗人的寂寞孤单。这首诗在写法上,能注意心理刻画和行动举止描写相结合,第二句中,一个“疑”字点出诗人的内心深处迷离之因。由于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因此很容易产生错觉。这是诗人极写思乡之切,因而才情思恍惚,眼目迷离。后两句诗人从沉思中转而清醒过来,便是一“举头”,再一“低头”。为何要“举头”?因为诗人后来既然已醒悟到地上应是月光而不是白霜,所以就产生了无穷的遐想,这就是“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类的古人有关月光传情的诗句所表述的思亲之情。他感到光看地上的月光还不足以寄托自己的情思,因而便“举头”仰望,这样便可看得更加真切一些,清晰一些,似乎要从这明月里寻找家人从远方寄送来的美好祝愿。仰望既久,思念愈深,诗人便又转而“低头”了。为何还要“低头”呢?这是因为虽久久仰望,甚至望眼欲穿,依旧不能从明月那里得到一份慰藉,无奈之中,只得低头沉思不语了。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从无意写有意则意真。于是,诗人将对故乡的思念,化为寄情明月之举,头上的明月,心中的故乡,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赏析三】

  在古典诗词中,明月成为思乡怀远的代名词,跟李白的这首《静夜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首诗没有新奇的想象,也没有精美的词汇,只是淡淡地叙述所见所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地上的月光,猛的看上去,像一片白霜。起句,看似平平淡淡,但比喻却十分精妙,将月光的轻盈生动地刻画出来。再者,霜除了洁白之外,还具有清冷的特点,暗示夜的清寒,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寂寥之情、漂泊孤独之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举”,一“低”,看似无意,其实是诗人微妙心理活动的描写。诗人一抬头,是一轮皎洁的明月,“隔千里兮共明月”,此刻,家乡是否也有这样皎洁的明月呢?身为异乡之人,对容易勾起乡思的事物特别敏感,一旦乡愁被勾起,又将是难以排解的巨大的失落。所以诗人只好无奈地“低头”,低头去沉思,低头去回想,回想那遥远的故乡。这两句对情感的描写十分细腻,对游子心理的把握也十分精准到位,千百年来,为人所称道。“低头思故乡”,简单的一个“思”,却不知道包含了多少游子的思乡梦。更多描写思乡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放到这首诗里,短短四句,写得清新朴素,明如白话。内容单纯,但同时思想却又是复杂的。容易理解,但同时又是让人解读不尽的。构思细致,但却又是脱口而出、了无痕迹的。说太白“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这形容恰当之极。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创作背景】

  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旅舍,当时李白26岁。同时同地所作的还有一首《秋夕旅怀》。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静夜思》中秋节诗词译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静夜思》诗词赏析03-31

静夜思的原文阅读和译文赏析04-21

语文静夜思诗词赏析03-31

古诗词《静夜思》原文及赏析03-31

静夜思赏析03-31

《静夜思》的赏析03-31

《静夜思》赏析03-31

求静夜思赏析05-24

李白《静夜思》的赏析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