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夏日南亭怀辛大》的习题和答案

时间:2021-08-11 20:03:25 唐诗三百首 我要投稿

《夏日南亭怀辛大》的习题和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夏日南亭怀辛大》的习题和答案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小题1:请结合第三四两句,分析诗的前两句中“忽”“渐”二字运用的妙处。(5分)

  小题2:从“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到“劳梦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请简要分析。

  答案:

  小题1:“忽”,迅速,快;“渐”,慢慢地。(1分)这两个字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1分)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注意题目中的“夏日”),明月可爱而“渐”起,又表现出一种心理的愉快感受,(2分)才有了三四两句中散发乘凉和开轩闲卧的闲适。(1分)

  小题2: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1分)悦耳清心清幽绝俗的境界使诗人想到音乐,要在恬淡闲适的心境中弹奏,(1)分由“鸣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1分)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怀人”上来。(1分)这种“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居然会见了亲爱的朋友。(1分)由景到情,层递自然。(1分)

  试题分析:

  小题1:此题属于炼字型题目。考生要注意此类题的答题步骤:一结合原诗给该字释义,二赏析该字所在诗句的内容,三分析该句所表达的情感。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既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 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 月可爱而“渐”起,只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才有了三四两句中散发乘凉和开轩闲卧的.闲适。

  小题2:该题可结合诗歌五至诗句的大意解答。三四句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五六句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写这种快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滴水可闻,细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竹露滴清响”,那样悦耳清心。这天籁似对诗人有所触动,使他想到音乐,“欲取鸣琴弹”了。琴,这古雅平和的乐器,只宜在恬淡闲适的心境中弹奏。据说古人 弹琴,先得沐浴焚香,屏去杂念。而南亭纳凉的诗人此刻,已自然进入这种心境,正宜操琴。“欲取”而未取,舒适而不拟动弹,但想想也自有一番乐趣。不料却由 “鸣琴”之想牵惹起一层淡淡的怅惘。象平静的井水起了一阵微澜。由境界的清幽绝俗而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这就自然而然地由水亭纳凉过渡到怀人上来。此时,诗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边,闲话清谈,共度良宵。可人期不来,自然会生出惆怅。“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居然会见了亲爱的朋友。由景到情,层递自然。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夏日南亭怀辛大》的习题和答案】相关文章:

《夏日南亭怀辛大》的赏析06-13

夏日南亭怀辛大古诗赏析04-10

《夏日南亭怀辛大》古诗赏析04-09

《夏日南亭怀辛大》原文注释及译文03-31

《夏日南亭怀辛大》的原文及其赏析06-13

最新夏日南亭怀辛大古诗赏析04-25

夏日南亭怀辛古诗赏析04-30

怀夏05-05

怀夏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