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常建《塞下曲其一》唐诗鉴赏

时间:2022-08-21 20:44:56 唐诗三百首 我要投稿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唐诗鉴赏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歌吧,诗歌是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诗歌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唐诗鉴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唐诗鉴赏

  塞下曲四首(其一)

  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

  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

  兵气销为日月光。

  白话译文

  手持玉帛朝觐天子而回的乌孙国使者,屡屡回首遥望帝京长安,其归去之后,乌孙再也没有反叛称王。天涯边关寂静和平,了无征烟战尘;天上的战争云气早已烟消云散,化为日月光华,朗照着大地。

  常建诗鉴赏:

  边塞诗大多以词情慷慨、奇丽的边塞风光、豪情报国的忠贞或深沉的乡愁为特点。常建的这首《塞下曲》却独辟蹊径。

  这首诗既未渲染军威声势,也不慨叹时运,而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自古以来中央朝廷与西域诸族的关系,就阴晴不定,时有弛张。诗人却着力对团结友好的关系加以热情的赞颂,让明媚的春风驱散弥漫一时的滚滚狼烟,赋予边塞诗一种全新的意境。

  诗的头两句,是对西汉朝廷与乌孙民族友好交往的'生动概括。“玉帛”,指朝觐时携带的礼品。《左传·哀公七年》有“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之谓。执玉帛上朝,是一种臣服和归顺的表示。“望”字下得笔重情深,乌孙使臣朝罢西归,而频频回望帝京长安,眷恋不忍离去,暗示恩重义浃,相结很深。

  “不称王”表明乌孙归顺,边境安定。乌孙是生活在伊犁河谷一带的游牧民族,为西域诸国中的大邦。据《汉书》记载,武帝以来朝廷待乌孙甚厚,双方往使不绝。武帝为了安抚西域,遏制匈奴,曾两次以宗女下嫁,订立和亲之盟。太初间(前104— 前101),武帝立楚王刘戊的孙女刘解忧为公主,下嫁乌孙,生了四男二女,儿孙们相继立为国君,长女也嫁为龟兹王后。自此,乌孙与汉朝长期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传为千古佳话。诗人首先以诗笔来讴歌这段历史,虽只寥寥数语,却以少括多,用笔之妙,识见之精,难能可贵。

  一、二句平述史实,为全诗铺叙。三、四句顺势腾起,形成高潮。“天涯”上承“归去”,乌孙朝罢西归,马足车轮,邈焉万里,这辽阔无垠的空间,就隐隐从此二字中见出。“静”字下得尤为有力。玉门关外的茫茫大漠,曾经是烽烟不绝的兵家要塞,如今却充满和平宁静的气氛。这是把今日的和平与昔时的战乱作明暗交织的写法,于无字处寓有深意,是诗中之眼。诗的结句雄健入神,情绪尢为昂扬。诗人用彩笔绘出一幅辉煌画卷:战争的阴霾消散净尽,日月的光华照彻寰宇。这种理想境界,体现了各族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崇高理想,是响彻入云的和平的颂歌。

  “兵气”,用语字新意炼。不但扣紧“销”字,直贯句末,且与“静处”切合,将上文缴足。环环相扣,沈德潜诩为“句亦吐光”,可谓当之无愧。

  常建的诗作,大多写于开元、天宝年间。他在这首诗里如此称颂和亲政策与弭兵理想,当是有感于唐玄宗晚年黩武政策而发的。

  创作背景

  常建的诗作,大多写于开元、天宝年间。他在这组诗里如此称颂和亲政策与弭兵理想,当是有感于唐玄宗晚年黩武政策而发的

  作者简介

  常建,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天宝十二年(753年)之前,曾任盱眙(今江苏盯眙县)尉。后去职,隐居于鄂渚(今湖北东南)一带。一生仕途很不得志,却颇具诗名。殷璠编《河岳英灵集》就将常建列为首位,评价很高。他长于五言,以山水田园诗著称,意境清远,风格淡泊,造语警拔,构思精妙。同时,边塞诗也颇有成就。

【常建《塞下曲其一》唐诗鉴赏】相关文章:

《西山》常建唐诗鉴赏02-04

《塞下曲》唐诗鉴赏02-03

《塞下曲六首其一》唐诗原文及鉴赏01-27

《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唐诗鉴赏01-20

《塞下曲·其一》诗词鉴赏09-13

唐诗《塞下曲·其一》原文及评析04-30

《塞下曲》许浑唐诗鉴赏01-31

常建《塞下曲》阅读理解及答案04-29

常建诗鉴赏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