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声声慢》课后练习及其答案

时间:2022-03-31 15:38:40 宋词精选 我要投稿

《声声慢》课后练习及其答案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此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声声慢》课后练习及其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后练习1:

  一、填空题:

  1.李清照,号_________,宋代_________派著名女词人。

  2.李清照的词集名_________。

  3.李清照《声声慢》在语言上的特点是善用_________。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集是( )

  A.《乐章集》 B.《漱玉词》 C.《花间集》 D.《稼轩长短句》

  2、李清照的《声声慢》是一首( )

  A.婉约词 B.豪放词 C.抒情词 D.清旷词

  3、李清照的词被誊为( )

  A.稼轩体 B.半山体 C.易安体 D.漱玉体

  4.李清照生活的年代是( )

  A.南唐 B.北宋 C.南宋 D.北宋南宋交替之际

  5.李清照《声声慢》一词最突出的语言技巧是( )

  A.夸张 B.拟人 C.叠字 D.比喻

  6.《声声慢》一词所写的景物的季节特征是( )

  A.初秋 B.深秋 C.初春 D.暮春

  三、多项选择题:

  1.《声声慢》一词的艺术特色是( )

  A.运用白描手法写景抒情 B.创造性地运用叠字

  C.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D.语言浅近,意境深远

  2.在《声声慢》中,李清照主要通过以下哪些残秋景物抒发愁情( )

  A.急风 B.过雁 C.黄花 D.梧桐细雨 E.江水

  3、“雁过也,正伤心”一句中,“雁过”所引发的作者的情绪有( )

  A.秋愁 B.故乡之思 C.离别之苦

  D.往昔夫妻伉俪生活之思 E.羁旅行役之苦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一句,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表现愁情( )

  A.动作神态 B.环境感受 C.心境意绪 D.生活场景

  5、《声声慢》中的“黄花”具有的意义是( )

  A.实写菊花 B.以花自喻

  C.寄托身世之感 D.象征自己晚年的孤苦无依

  E.抒发盛衰之感

  四、词语解释题:

  1.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乍: 将息:

  2.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损: 堪:

  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次第: 了得:

  五、简答题:

  1.《声声慢》一词表达了词人晚年怎样的处境与心情?

  2.这首词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渲染愁情?

  3.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4.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哪几方面的情感内容?

  5.开头十四个叠字的运用,从哪几个方面抒写作者的凄惨心情?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六、阅读与分析题:

  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请回答:

  1开关三句叠字主要采用什么方式表现词人的内心感受?

  2.“过雁”引发了词人哪两件伤心事?

  3.“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几句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这首词采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

  5.这首词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课后练习2:

  一、填空题:

  1.易安居士;婉约 2.《漱玉词》3.叠字 4.凄凄惨惨戚戚 5.点点滴滴

  二、单项选择题:

  1.B 2.A 3.C 4.D 5.C 6.B

  三、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D 3.ABCD 4.ABC 5.BCE

  四、词语解释题:

  1.乍:刚;将息:保养休息 2.损:凋零;堪:能3.次第:情景,光景;了得:概括

  五、简答题:

  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晚年流落江南孤苦无依的'处境和凄惨心情。

  2.这首词通过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景物来渲染愁情。

  3.运用叠字表达词人的情感活动和变化,语言自然、通俗,富于表现力。

  4.表达了三方面情感:一是写国破家亡以后孤苦无依的凄惨心情;一是流露出故国之思;三是抒发昔盛今衰之感。

  5.从动作与神态、环境感受和心境意绪等方面抒写作者凄惨心情。起到奠定全词感情基调的作用,在结构上统领全词,构成全词的骨架。

  六、阅读与分析题:

  1.以外显内方式。

  2.国破家亡和丈夫新丧。

  3.寄寓作者昔盛今衰的个人身世之感。

  4.层层铺叙。

  5.运用叠字.语言诵俗自然

  【拓展】

  词牌名介绍:

  声声慢,词牌名。据传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亦称《胜胜慢》、《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双调,上片十句,押四平韵,四十九字;下片九句,押四平韵,四十八字,共九十七字。又有仄韵体(一般押入声)。用“仙吕调”。

  词牌由来

  《声声慢》原名《胜胜慢》,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晁补之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也是一个颇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的人。他二十七岁考中进士,在开封府和礼部考试时都名列第一。“晁张班马手,崔蔡不足云”。这是黄庭坚称赞当时的他和张耒就像司马迁、班固一样,而远超过汉代的崔瑗和蔡邕。但正是这样一个才气纵横,一心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人,却一生潦倒,功名蹭蹬。这和他的老师苏轼有莫大关系。其实所谓苏门四学士,并不是真的是苏轼的学生,他们只是仰慕苏轼文名,甘愿在为人为文方面以苏轼为楷模,而苏轼对真正有才华的后生从来是不遗余力地推荐褒赞,晁补之、秦观、张耒、黄庭坚四人难得始终以苏轼的立场为自己的 立场,在那个党争混乱是非难辨的大气候下,殊为不易。

  晁补之因为官场不顺,生活一直比较困窘,但这并不妨碍培养自己的生活情趣。有一次在一个大暑天,苏轼到扬州访他,晁补之命人用一个大木盆装了一大盆清凉的泉水,然后在水中放入大朵的白莲花。清凉的水色花容让人暑意顿消。能想出这样有创意的点子,可见晁补之的品味。

  宋代,“歌儿舞女以终天年”是太祖皇帝在世时就为大臣们定下的优惠政策,为鼓励大臣们尽情享受生活少生异心,宋代给朝中官吏们的俸禄是很优厚的,更鼓励大臣蓄养家妓。但买人不是一次买断,而有一定的年限。大多雇用婢女约定个三五年,最高年限为十 年。有的小妾和婢女期满后不忍离去,但如父母不同意,也不能留下。若婢女几经转雇,其身价往往看涨,具有特殊才能的婢女相当昂贵。即使如苏东坡、辛弃疾这样人品学识堪称楷模的人,在当时大风气下也不能免俗,家中大多养有许多家妓。一般士大夫家庭期满后多送婢女还乡,让其婚嫁。所以宋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送 别家妓的词。那些玲珑聪慧的女孩子,如果跟主人建立了超出寻常的感情和关系,也有可能被收为妾,但并不容易,必须要征得女孩家人的同意,并不能强娶。

  晁补之就有一个这样的家妓,名叫荣奴,他有两首词专门是为她的离去而作。这让人想起《红楼梦》 中的那些女孩子,一个个以离开大观园为人生最大的不幸。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似宝玉,对所有女子都真心相待,但晁补之对这荣奴看来是动了一些真心:一首《点绛唇》里说:“檀口星眸,艳如桃李情柔惠。据我心里。不肯相抛弃。哭怕人猜,笑又无滋味。忡忡地。系人心里。一句临歧誓。”词写得很直白动情,好像是很无 奈地眼睁睁地看着美丽的荣奴离去,好像他们之间曾有过相许的誓言。晁补之的词豪放处不逊于东坡,这首小令也当得清新蕴藉,柔丽绵邈。

  朱门深掩,摆荡春风,无情镇欲轻飞。断肠如雪,撩乱去点人衣。朝来半和细雨,向谁家、东馆西池。算未肯、似桃含红蕊,留待郎归。还记章台往事,别后纵青青,似旧时垂。灞岸行人多少,竞折柔枝。而今恨啼露叶,镇香街、抛掷因谁。又争可、妒郎夸春草,步步相随。

  这就是那首《胜胜慢》,题序明言是为荣奴的离去而作,言下对荣奴的离去甚是不舍,为她今后的命 运担忧,荣奴为什么一定要离开,我们已不知道,但明明知道她此去有可能是“灞岸行人多少,竞折柔枝”,可还要问“抛掷因谁”,这其中的感情几分真几分浅, 倒也无意深究了。在那个时代的风气之下,多情未必是一件好事,无法相谐相好倒不如不惹情丝,落得个两相干净。在小令盛行的北宋,晁补之倒喜欢一些长调慢曲,这可能跟他有较高的音乐水准有关系。

  赏析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生活的后期。一题作“秋情”,赋秋就是赋愁,但这里的愁已不是女词人闺中生活的淡淡哀愁,词人经历了国家危亡,故乡沦陷,丈夫病逝,金石书画全部散失,自己流落在逃难的队伍中,饱经离乱,所以这里的愁是深愁,浓愁,无尽的愁。

  词一开头就用了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词人好象有所寻求,但又不知道要寻求什么,这时她已经历了国破、家亡、夫逝的沉重打击,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都已不存在了,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可寻觅,也没有什么需要寻觅的了,但词人还是希望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空虚寂寞的情怀,支撑自己孤苦无助的人生,但寻觅的结果只能是“冷冷清清”,周围的环境是一片凄清冷落,更让人感到现实的孤苦无援。“凄凄惨惨戚戚”,写词人内心的凄凉、悲苦、惨戚的情绪。这三句都在表现女主人的愁苦无聊,寂寞哀伤,但各有侧重,第一句写神态,第二句写环境,第三句写心情,第二、三句又是第一句“寻寻觅觅”的结果,“冷冷清清,先感于外;凄凄惨惨戚戚,后感于心,进入愁境”(吴熊和《唐宋词通论》)。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刚觉得有点儿暖和却又变冷了,这是秋天的时令特征。“将息”,调养。人在天气多变化时,是很难适应的,更何况是年岁已大,身体衰弱,又遭遇了如此不幸的人,就更是对天气的变化特别敏感,更觉得难以将养适应了。

  为了适应这多变的秋天时节,词人企图以酒御寒,但“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酒是“三杯两盏”,量少,又是“淡酒”,怎么能抵挡黄昏时的阵阵秋风呢?淡酒不敌风寒,饮酒也不能排遣忧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雁飞过去,正令人伤心,原来雁是我过去见过的。这里我们可看到三层意思:

  (一)雁飞过去了,雁叫声声,凄厉难闻,正令人伤心,原来大雁是老相识了,触动我内心的创伤已不止一次,现在又来触动我,使我伤心难过。

  (二)古代有雁足传书的传说。雁以往是给我带过信的,给我安慰,现在丈夫已逝,亲戚离散,雁飞过去无信可带,不能再给我安慰了,使我伤心。

  (三)作者的故乡在北方,而此时作者沦落南方,秋天北雁南飞,引起了对故乡的思念,所以使她伤心。雁在北方就相识,现在看到雁不是在故土,而是在异乡,发出物是人非的感慨,寄托怀乡之意。

  词的下片承接上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黄花”是指菊花,品种是黄色的。“堆积”,指花开之盛,可能是小菊花密密麻麻地开放,不是言落英满地。“憔悴损”指人因伤心而消瘦。损,煞,是说憔悴得很。有人认为是黄花“憔悴损”,不妥,因为前面的“堆积”不作零落解,菊花是枯在枝头的。“谁”,指自己。“堪”,能够,经得起。菊花盛开,本要摘花插在瓶子里,可人已憔悴,如今还有什么心思和兴趣去摘花呢?已经没有赏花的心情了。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一个人坐在窗边,象守着什么东西一样,百无聊赖,希望天早一点黑下来,看不到窗外一切使人伤心的东西,但天偏偏与人作对,越等越觉得时间漫长,度日如年。

  寂寞难耐,好不容易等到黄昏,等来的却是更令人伤心的东西:“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风吹梧桐叶,萧萧瑟瑟,本已悲凉,又加细雨滴到梧桐上,更助悲凉。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李清照是位敏锐善感的词人,雨打梧桐点点滴滴,好象敲击着她破碎的心灵,使她悲伤至极。

  这种种情形不断地折磨词人,情何以堪?所以词人最后冲口而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是说这种种情形或这种种光景。这种种情况加在一起,怎么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愁”说不清楚,用人间文字和语言概括不了,写出了无尽的愁绪,传达出种种难以言传的哀痛。

  这首词是在国破家亡、流落异地时写的,词中诉说了词人孤愁无助、生意萧条的处境,寄托了极其深沉的家国之思,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词的描写纯用赋体,写了环境,写了身世,写了心情,并将这三者融为一体。词中写客观环境的事物有:淡酒、晚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这些景物都贯穿浓重的感情色彩,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受,创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凄凉的景物一路写下来越积越多,伤感越来越浓重,最后堆砌的愁苦迸涌而出。

  词中用了九对叠字,叠字用得很自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前人称赞她笔力很健。这些叠字用得自然妥帖,是经过作者锤炼而得的,使寂寞、怅惘、痛苦的感情通过这些叠字的渲染得以尽情的表现。

  词的语言通俗平易,虽是寻常语,但富有表现力,表现了深刻的内容。《声声慢》词调可押平声韵,也可押入声韵,词人选用了入声韵,能够很好地表达忧郁的情怀,并多次运用双声字、舌音和齿音字,更加重了凄切悲苦的情调。

【《声声慢》课后练习及其答案】相关文章:

《声声慢·寻寻觅觅》原文及其翻译05-24

《爱莲说》课后练习和答案06-01

《祝福》课后练习及答案06-29

儿童谜及其答案10-13

幼儿猜灯谜及其答案11-22

儿童猜灯谜及其答案11-22

声声慢03-13

高三物理试卷及其答案02-19

《国宝—大熊猫》课后练习及答案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