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宋词欣赏

时间:2022-10-28 14:00:36 全宋词 我要投稿

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宋词欣赏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句子。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宋词欣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宋词欣赏

  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

  泛孤艇、东皋过遍②。尚记当日,绿阴门掩。屐齿莓阶③,酒痕罗袖事何限。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④。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流云散⑤。

  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天涯梦短。想忘了,绮疏雕槛⑥。望不尽,冉冉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但数点红英,犹记西园凄婉。

  【注释】

  ①中庵:元刘敏中号中庵,有《中庵乐府》。

  ②东皋:指中庵寓居之地,泛指田野或高地。皋:水边的高地。

  ③屐齿:木屐底部前后各二齿,可踏雪踏泥。莓阶:长满青苔的台阶。

  ④秋苑: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梨花落尽成秋苑。

  ⑤风流云散:王粲《赠蔡子笃》:风流云散,一别如雨。

  ⑥绮疏雕槛:指窗户上雕饰花纹。

  【译文】

  我独自泛一叶孤舟,驶遍田野荒地去寻访他的故园。还记得当年,绿荫将园门摭掩。我们一同寻访游览,满地苔藓都印下了我们木屐的齿印。那时赏心乐事真无限,纵情豪饮,任凭酒痕把衣袖湿遍,酒痕斑斑。如今想要寻觅以往的踪迹。只能空自感到惆怅和幽怨。昔日的百花园,已变成一片凄凉秋苑。从前共同赏花的友人,分别后全都风一样流逝云一样消散了。

  流水悠悠远远,怎知流水之外,是纷乱的群山,可友人比那乱山还更远。料想他独处天涯,归梦何其短暂,想是早已忘掉故乡的绮窗雕栏。抬望眼,所见到的只是斜阳冉冉。抚着高大的树木,叹息自己的年华已晚。只有数点落下的红英,还在眷恋着凄婉的庭院。

  【赏析】

  这首词为记事感怀之作,写重过故友旧园时的复杂心绪,流露了对往事的无限依恋和因时光荏苒而产生的迟暮之感。王沂孙一改填词用典多惯例,这首词用典极少,文辞稍显简淡的情感曲折跌宕,用语波峭起折,也堪称一首佳作。

  泛孤艇、东皋过遍。写重访中庵故园。扣准本题。孤艇,词人孤身一人重游,流落出访故地的落寞。东皋过遍之遍字说明作者足迹遍至东皋,留连徘徊。烘托出情境。词人对此地蕴含深情,此次特地前来追寻旧游之地。照下文欲寻前迹,足见发端伊始,虽入手擒题,却并非一览无余。曲意直笔,颇耐人寻味。

  尚记当日点明下文是对往昔的追忆。绿阴门掩,表明当日中庵园林的清幽,景境宜人而访者少。屐齿莓苔,指游览之事:酒痕罗袖,是讲宴乐的。正所谓事何限表明事情的范围。而记当日指时间。昔日中庵园林的清幽无限与当日交游、乐事的欣愉雅致相互生发映衬,给人印象颇佳。

  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笔锋转至眼前。履旧迹,寻前踪。一切皆已渺然。旧日舞台歌榭,已雨打风吹去。怡人春光。亦复化为令人惆怅的一片秋色。斗转星移,世事沧桑。成秋苑用李贺《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梨花落尽成秋苑诗句。

  欲寻前迹本应接在东皋过遍之后,词人却把它置于尚记当日后面,是一种腾挪之法。这种利用时间差的写法,造成今昔的强烈对比,和笔势上的波峭回环之感。词人同时还辅以不同的景致和虚实相生的描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对比。昔之欢游,绿阴、莓苔的春色点染,乐景独好;今之萧条,一片秋苑的悲秋笔墨,哀感十足。昔日之乐何其乐,此时之哀何其哀矣。追忆昔游是出于想象,本是虚写。用了屐齿莓苔、酒痕罗袖的具体可感的细节,变得历历可见,足见词人对昔游的怀恋之深。重游寻迹,望故园萧条迹渺,感慨无穷,却将万端感慨凝为空惆怅一语,用成秋苑的写意笔墨,世间沧桑都言尽,寓不尽之意于象外言外,极为空灵,此正是碧山过人之笔。空惆怅感发于中庵园林的今昔相比,和与故人流散之哀,故而下启自约数句。自约赏花后,别后总,风流云散两句写出故人之离散。以风云流散变幻飘渺不定之姿,写人间别离,妥贴空灵而凄美可感。总字遥合于孤,写尽人去园空,形单影只相别久矣之感。孤寂的情怀和惆怅的眼睛。贯穿于故园之忆,之寻的过程,非常传神,是词人精心提炼的效果。

  水远二字起头,于奇峭中透视常理,写法非常独特,不落俗套。于叙情之处,戛然收束,寓情于景,让人体味个人情改,颇为曲折。水远在景致上是遥应泛孤艇之所见。上片歇拍将故人离散的实事,幻为一片风流云散。水远则是紧承其命脉而来。却以山高水远进一步渲染离散之实。故人的萍踪渺然苍茫里,更加反托出词人怀念之情的悠深缠绵。又以怎知却是的虚字进一步勾勒,欧阳修《踏莎行》有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之句,正是水远,表意浑厚。

  乱山尤远。则知水远山长在前人笔下,超越自身美感,象征着天各一方的深沉的意蕴。这三句在淡墨无华中,具有浑厚的艺术感染力。在层层递进之中,融进了词人多少怀恋和伤离之情。天涯梦短,以短状梦,精警峭拔。是承上启下之转折,它承前反扣山长水远的天涯隔阻,束后则点出天涯未归之人的处境。想忘了、绮疏雕槛。绮疏雕槛,中庵园林的亭台楼榭。想忘了是体贴故人迟迟不归之婉辞。梦短路遥,是一种叫人割舍不断的痛苦无奈。短梦沟不通花花天涯的阻隔,使故人无可凭依。因而显见词人对故人的.同情的了解。

  望不尽,冉冉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再折回眼前之景,收束全词。它上承过故园的各种感怀,历层层曲折,极自然地以眼前景作结,正写出词人的情感变化。叙写的景色萧然:一片斜阳晚照、数点残花映红。望不尽,冉冉斜阳由周邦彦《兰陵王·柳》中的斜阳苒苒春无极名句而稍加变动。

  春无极改为望不尽极写中庵故园眼前秋苑的无限萧条。春望之变,与重过故园的题旨相扣。抚乔木、年华将晚。《世说新语·言语》载:桓温北伐,前种之树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折条,泣然流泪。冉冉斜阳所描绘的日暮黄昏之景,使人易生苍凉迟暮之感。望不尽,更引出对人生的渺长和惆怅的反思。抚乔木、年华将晚进一步渲染此情此景。词中将这种迟暮之悲由外围、外景、外物引向内心深处,使之情景生发,汇融成为绮丽中带悲壮、淡远中寓苍凉的意蕴浑厚的意境。使人意感横生,情景交加,在烟霭苍茫之处,感慨则纷至皆来。但数点红英。犹记西园凄婉:在斜晖脉脉的中庵故园里,只有几点残存的红英,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洗劫,目睹沧海桑田的变换,在由极或到极衰的转换中,也定是凄怆已极吧。对人、对花,皆是如此。

  全词笔调伤感凄凉,意境空灵高远,怨怅之情溢满字间,哀婉动人。

  作者简介:

  王沂孙,生卒年不详,字圣与,又字咏道,号碧山,又号中仙,因家住玉笥山,故又号玉笥山人,南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大约生活在1230年至1291年之间,曾任庆元路(路治今宁波鄞州)学正。

  王沂孙工词,风格接近周邦彦,含蓄深婉,如《花犯·苔梅》之类。其清峭处,又颇似姜夔,张炎说他“琢语峭拔,有(姜)白石意度”。尤以咏物为工,如《齐天乐·蝉》《水龙吟·白莲》等,皆善于体会物象以寄托感慨。其词章法缜密,在宋末格律派词人中是一位有显著艺术个性的词家,与周密、张炎、蒋捷并称“宋末词坛四大家”。

  词集《碧山乐府》,一称《花外集》,收词60余首。主要词作有《天香·龙涎香》《齐天乐·蝉》《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眉妩·新月》《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等。

  人物成就:  

  宋词十八家—张炎王沂孙(朱德才)王沂孙现存的词虽只有64首,但成就很大,后人评价很高,尤其是清中叶以后的常州词派,更是对其推崇备至。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云:“碧山词观其全体,固自高绝,即于一字一句间求之,亦无不工雅。”又云:“词法之密,无过清真(周邦彦)。词格之高,无过白石(姜夔)。词味之厚,无过碧山(王沂孙)。词坛三绝也!”(在王沂孙64首词作中,咏物词就有30多首,这些词作以凄冷凝重的情感、思笔双绝的技巧以及幽约悱恻的风格,代表了碧山词的最高成就,《白雨斋词话》对碧山词的议论也多是就其咏物词而发)周济《介存斋论词杂着》云:“中仙最多故国之感,故着力不多,天分高绝,所谓意能尊体也。”又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叙论》云:“咏物最争托意,隶事处以意贯串,深化无痕,碧山胜场也。”他在《宋四家词选》中不但将王沂孙与周邦彦、辛弃疾、吴文英并列为宋代词人之冠,而且又倡为“问涂碧山”之说。实事求是地讲,王沂孙词的艺术技巧确实比较高明,将咏物词的表现艺术推进了一大步,但词境狭窄,词旨隐晦,这也是一大缺陷。至于情调低沉,情思缺乏深度和力度,则是与他同期同派词人的通病。

  王沂孙身处南宋后期,而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词人放弃了对社会题材的关怀,表现出对心灵世界的省视与表述的更加专注。羁旅行役之累,世态炎凉之感,情感遭遇之苦,都使词人敏感的心灵震荡吟唱。这一时期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量的咏物词,其体物工细,将缅邈的深情融入其中,几乎所有后期词人都成为咏物词的高手,这是其它阶段里的词人所不能并驾比肩的现象。而王沂孙的咏物词更是这方面的代表,他虽做了元朝的官,心理却很复杂,在他的词中,有许多是写故国之思的。只是这种情绪,并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对宋王朝的怀念或民族意识,而是同世事无常、兴亡盛衰不由人意的沧桑感融合在一起,同时又渗透了个人在历史巨变中无可奈何、只能听任摆布的凄凉感。在写作手法上,他比周密、张炎写得更隐晦、含蓄,常常借甲咏乙,借此喻彼,看上去大多只是咏物、写景以及写男女恋情,而在隐隐约约之间,用些特殊的笔法,暗示词中埋藏得很深的真实想法与情感。如《眉妩·新月》中“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齐天乐·萤》中“汉苑飘苔,秦陵坠叶,千古凄凉不尽”,《天香·龙涎香》中“讯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等,都是如此。其中《齐天乐·蝉》借蝉咏怀,叹息岁时变迁的无情,自述“清高”、“凄楚”,最为人称道。正由于王沂孙是以深隐的笔法抒发复杂的情感,所以词的结构特别地曲折,语言也特别地精细。

  碧山所存词作中,咏物词超过了二分之一,占了34首。在宋末词人中,他的咏物词最多,也最精巧。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咏物词至碧山,可谓空绝千古,然亦身世之感使然,后人不能强求也。”吴梅曾说:“大抵碧山之词,皆发于忠爱之忱,无刻意争奇之意,而人自莫及。论词品之高,南宋诸公,当以花外为巨擘焉。其咏物诸篇,固是君国之忧,时时寄托,却无一犯复,字字贴切故也。”

  诗词特点:  

  王沂孙王沂孙最工于咏物。他现存64首词,咏物词即占了34首。在宋末词人中,王沂孙的咏物词最多,也最精巧。他的咏物词的特点,一是善于隶事用典,他不是直接描摹物态,而是根据主观的意念巧妙地选取有特定含意的典故与所咏之物有机融合,使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意相互生发。这就是清人周济所说的:“咏物最争托意,隶事处以意贯串,浑化无痕,碧山胜场也。”(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

  二是擅长用象征和拟人的手法,用象征性的语言将所咏之物拟人化,使之具有丰富的象征意蕴,因而他的词往往被认为有深远的寄托。如著名的《眉妩·新月》:

  渐新痕悬柳,淡彩穿花,依约破初暝。便有团圆意,深深拜、相逢谁在香径。画眉未稳,料素娥、犹带离恨。最堪爱、一曲银钩小,宝帘挂秋冷。

  千古盈亏休问。叹慢磨玉斧,难补金镜。太液池犹在,凄凉处、何人重赋清景。故山夜永。试待他、窥户端正。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华影。

  词中无法补圆的新月,寄托着词人在宋室倾覆后复国无望的深哀巨痛。而另一首《齐天乐·蝉》所咏的“枯形阅世”而“独抱清高”的蝉,则是遗民身世和心态的写照。

  三是凄楚哀婉的格调,清淡幽雅的意境。碧山咏物词几乎每首都有“冷”、“恨”、“断魂”、“憔悴”、“凄凉”、“凄楚”“空”等语,总也离不开悲情索思。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王碧山词品最高,味最厚,意境最深,力量最重。感时伤世之言,而出以缠绵忠爱,词中曹子建,杜子美也。词人有此,庶几无憾。”

  人物评价:

  ●张炎《山中白云词·卷一·琐窗寒词序》:

  王沂孙词新释辑评(高献红)碧山能文,工词,琢语峭拔,有白石意度。

  ●邓廷祯《双砚斋随笔》:

  王圣与工于体物,而不滞色香。

  ●王鹏运《花外集·跋》:

  碧山词颉颃双白,揖让二窗,实为南宋之杰。

  ●谭献《谭评词辩》:

  圣与精能以婉约出之。律以诗派,大历诸家,去开,宝未远,玉田(张炎)正是劲敌,但士气则碧山胜矣。

  ●张惠言《词选》:

  碧山咏物诸篇,并有君国之忧,此喜君有恢复之志,而惜无贤臣也。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 碧山词观其全体,固自高绝,即于一字一句间求之,亦无不工雅。

  ○南宋词人,感时伤事,缠绵温厚者,无过碧山,次则白石(姜夔)。白石郁处不及碧山而清虚过之……词法之密,无过清真。词格之高,无过白石。词味之厚,无过碧山。词坛三绝也。白石词,雅矣正矣,沉郁顿挫矣。然以碧山较之,觉白石犹有未能免俗处。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中仙最多故国之感,故着力不多,天分高绝,所谓意能尊体也。

  ● 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

  ○ 碧山胸次恬淡,故“黍离”、“麦秀”之感,只以唱叹出之,无剑拔弩张习气。词以思笔为入门阶陛。碧山思笔,可谓双绝,幽折处大胜白石。惟圭角太分明,反复读之,有水清无鱼之恨。

  ○ 咏物最争托意,隶事处以意贯串,深化无痕,碧山胜场也。

  ●戈载《宋七家词选》:

  予尝谓白石之词,空前绝后,匪特无可比肩,抑且无从入手,而能学之者则惟中仙。其词运意高远,吐韵妍和;其气清,故无沾滞之音;其笔超,故有宕往之趣;是真白石之入室弟子也。

  ●况周颐《香海棠馆词话》:

  初学作词,最宜读碧山乐府,如书中欧阳信本(欧阳询),准绳规矩极佳。二晏如右军父子,贺方回如李北海,白石如虞伯施(虞世南)而隽上过之,公谨如褚登善(褚遂良),梦窗(吴文英)如鲁公,稼轩如诚悬(柳公权),玉田如赵文敏。

  ●龙榆生《中国韵文史》:

  集咏物词之大成,而能提高斯体之地位者,厥惟王沂孙氏。

【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宋词欣赏】相关文章:

《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的宋词鉴赏02-03

宋词三百首·《长亭怨/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05-13

《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王沂孙宋词注释翻译赏析04-12

《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古诗词翻译及赏析05-25

《长亭怨/长亭怨慢》宋词鉴赏01-25

精选宋词三百首:长亭怨慢05-11

北宋词作欣赏浪淘沙慢03-30

商妇怨宋词赏析04-12

《绮寮怨》宋词鉴赏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