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诗经中的关雎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1-03-30 16:34:12 古诗三百首 我要投稿

诗经中的关雎原文及赏析

  《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情歌。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经中关雎原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诗经中的关雎原文及赏析

  关雎

  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与鸣雎鸠,相伴在河中小洲。那美丽贤淑女子,是君子好配偶。

  参差不齐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注释

  ⑴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与叫声。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⑵洲:水中陆地。

  ⑶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

  ⑷好逑(hǎo qiú):好配偶。逑,“仇”假借字,匹配。

  ⑸参差:长短不齐样子。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⑹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

  ⑺寤寐(wù mèi):醒与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

  ⑻思服:思念。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⑼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⑽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⑾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⑿芼(mào):择取,挑选。

  ⒀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赏析

  《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位置。它是《诗经》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历史,首先遇到就是《关雎》。

  当初编纂《诗经》人,在诗篇排列上是否有某种用意,这已不得而知。但至少后人理解,并不认为《关雎》是随便排列在首位。《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作出具体评价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他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典范。而汉儒《毛诗序》又说:“《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这里牵涉到中国古代一种伦理思想: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毛诗序》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

  《关雎》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作品中人物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诗经》时代是对贵族泛称,而且这位“君子”家备琴瑟钟鼓之乐,那是要有相当地位。以前常把这诗解释为“民间情歌”,恐怕不对头,它所描绘应该是贵族阶层生活。另外,说它是情爱诗当然不错,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爱情诗。这原来是一首婚礼上歌曲,是男方家庭赞美新娘、祝颂婚姻美好。《诗经·国风》中很多歌谣,都是既具有一般抒情意味、娱乐功能,又兼有礼仪上实用性,只是有些诗原来派什么用处后人不清楚了,就仅当作普通歌曲来看待。把《关雎》当作婚礼上歌来看,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也是喜气洋洋,很合适,

  当然这首诗本身,还是以男子追求女子情歌形态出现。之所以如此,大抵与在一般婚姻关系中男方是主动一方有关。就是在现代,一个姑娘看上个小伙,也总要等他先开口,古人更是如此。娶个新娘回来,夸她是个美丽又贤淑好姑娘,是君子好配偶,说自己曾经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必定很讨新娘欢喜。然后在一片琴瑟钟鼓之乐中,彼此感情相互靠近,美满婚姻就从这里开了头。即使单从诗情绪结构来说,从见关雎而思淑女,到结成琴瑟之好,中间一番周折也是必要:得来不易东西,才特别可贵,特别让人高兴。

  这首诗可以被当作表现夫妇之德典范,主要是由于有这些特点:首先,它所写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婚姻目,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问短暂邂逅、一时激情。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示负责任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其次,它所写男女双方,乃是“君子”与“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结合。“君子”是兼有地位与德行双重意义,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说体貌之美与德行之善。这里“君子”与“淑女”结合,代表了一种婚姻理想。再次,是诗歌所写恋爱行为节制性。细读可以注意到,这诗虽是写男方对女方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双方直接接触。“淑女”固然没有什么动作表现出来,“君子”相思,也只是独自在那里“辗转反侧”,什么攀墙折柳之类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爱得很守规矩。这样一种恋爱,既有真实颇为深厚感情(这对情诗而言是很重要),又表露得平与而有分寸,对于读者所产生感动,也不致过于激烈。以上种种特点,恐怕确实同此诗原来是贵族婚礼上歌曲有关,那种场合,要求有一种与主人身份地位相称有节制欢乐气氛。而孔子从中看到了一种具有广泛意义中与之美,借以提倡他所尊奉自我克制、重视道德修养人生态度,《毛诗序》则把它推许为可以“风天下而正夫妇”道德教材。这两者视角有些不同,但在根本上仍有一致之处。

  古之儒者重视夫妇之德,有其很深道理。在第一层意义上说,家庭是社会组织基本单元,在古代,这一基本单元与谐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秩序与谐稳定,意义至为重大。在第二层意义上,所谓“夫妇之德”,实际兼指有关男女问题一切方面。“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孔子也知道这是人类生存基本要求。饮食之欲比较简单(当然首先要有饭吃),而男女之欲引起情绪活动要复杂、活跃、强烈得多,它对生活规范、社会秩序潜在危险也大得多,孔子也曾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论语》)所以一切克制、一切修养,都首先要从男女之欲开始。这当然是必要,但克制到什么程度为合适,却是复杂问题,这里牵涉到社会物质生产水平、政治结构、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综合,也牵涉到时代条件变化。当一个社会试图对个人权利采取彻底否定态度时,在这方面首先会出现严厉禁制。相反,当一个社会处于变动时期、旧有道德规范遭到破坏时,也首先在这方面出现恣肆放流情形。回到《关雎》,它所歌颂,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与谐为目标爱情,所以儒者觉得这是很好典范,是“正夫妇”并由此引导广泛德行教材。

  由于《关雎》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感情,有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于社会美德,后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一端,加以引申发挥,而反抗封建礼教非人性压迫人们,也常打着《关雎》权威旗帜,来伸张满足个人情感权利。所谓“诗无达诂”,于《关雎》则可见一斑。

【诗经中的关雎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诗经关雎原文赏析01-27

诗经关雎赏析04-06

诗经《关雎》赏析04-03

赏析诗经.关雎04-10

《关雎》诗经的赏析01-26

诗经关雎原文及翻译11-23

诗经关雎原文朗诵04-02

诗经关雎原文经典朗诵11-23

诗经关雎原文及拼音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