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上高侍郎古诗赏析

时间:2022-11-11 09:47:36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上高侍郎古诗赏析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上高侍郎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上高侍郎古诗赏析

  上高侍郎古诗赏析

  【原作】

  上高侍郎——[唐]高蟾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注释】

  上高侍郎:即上书给高侍郎。上,呈上。高侍郎,即侍郎高骈,曾做过淮南节度使,为中唐时期藩镇割据这之一。侍郎,官名,为朝廷各部的副长官。

  碧桃:仙桃。

  和:带。

  日边红杏倚云栽:意思是说日边的红杏在彩云簇拥中生长。日边,太陽旁边。日边、天上,比喻朝廷。红杏,杏的一种。依,靠。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荷花寂寞地生长在江上,却从不埋怨东风未吹拂到它,使它同杏花一起开放。芙蓉,荷花。秋江,清冷的江上。向,对着。未开,未开花。

  【古诗今译】

  天上的仙桃用露水浇灌种植,日边的红杏靠着彩云栽培。惟有荷花寂寞地生长在秋天清冷的江上,从不抱怨东风没有关顾它,使它不能在春天及时与杏花一同开放。

  【赏析】

  关于这首《上高侍郎》有一段本事,《唐才子传》记载:“(高蟾)初累举不上,题诗省墙间曰:‘冰柱数条搘白日,天门几扇锁明时。陽春发处无根蒂,凭仗东风次第吹’,怨而切。是年人论不公,又下第。上马侍郎云(诗从略)。”晚唐科举场上弊端极多,诗歌中有大量反映,此诗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面对这种不公平的竞争,高蟾当然心中不满,他在应试落第后,以诗当信,上书给官员高侍郎,用意是借以暗示自己的抱负和请求。

  作品用天上的桃、杏比喻科举得意的人,用江上的.“芙蓉”比喻不得志的自己。以桃、杏轻薄的品格与荷花做比,突出了荷花的高尚情操。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这两句诗用“碧桃”、“红杏”、“和露”、“倚云”等词语进行比拟,借花喻人,委婉地抒发了自己因出身寒微,无人举荐而名落孙山的感慨。“天上”、“日边”,象征及第者一朝跃入龙门则身价倍增,地位立刻就高高在上。“和露种”、“倚云栽”比喻有些人能及第入仕,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才学比自己高,靠的是雄厚的背景,直接点说,就是朝中有人为他们推举。在唐代,科举考试有个惯例,举子考试之前,需先自投门路,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以求荐举,否则就没有被录取的希望。高蟾落第,自慨“陽春发处无根蒂”,可见当时靠人事“关系”成名者大有人在。这正是“碧桃”在天,“红杏”近日,方得“和露”“倚云”之势,并非僻居于秋江之上无依无靠的“芙蓉”所能及也。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在这两句中诗人用“芙蓉”、“秋江”自比,以表明自己既不随波逐流,不羡慕他人的科场得意,也不抱怨自己怀才不遇的时运。“芙蓉”处在“秋江”之上,与“天上”的 “碧桃”和“日边”的“红杏”相比,所处的地位极为悬殊的,不能在竞争之中入仕,也是情理之中的,因此“不向东风怨未开”。这也就是说,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怨天尤人,而是充满了自信,是“未开”,而不是“不开”,只要东风来临,迟早是会开的。

  在写法上,诗人巧用比拟手法,使作品在表情达意上既委婉含蓄,又发挥得淋一漓尽致,既表露了自己的抱负,又深刻而有力地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中存在的弊端。

  生平简介

  (约公元八八一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河朔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中和初前后在世。家贫,工诗,气势雄伟。性倜傥,然尚气节,虽人与千金,非义勿取。十年场屋,未得一第,自伤运蹇,有“颜色如花命如叶”句。与郎中郑谷为友,酬赠称高先辈。乾符三年,(公元八七六年)以高侍郎之力荐,始登进士。乾宁中,(公元八九六年左右)官至御史中丞。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唐代诗人。河朔(山西河北北部)人。生卒年不详。本为寒士,“性倜傥离群,稍尚气节。人与千金无故,即身死亦不受。”(《唐才子传》)累举不第,历时10年,曾怨而作诗道:“曾和秋雨驱愁入,却向春风领恨回。”(《下第出春明门》)又曾题诗省墙间:“阳春发处无恨蒂,凭仗东风分外(一作‘次第’)吹”(《春》之一)。唐僖宗乾符三年(876)中进士。唐昭宗乾宁年间,官至御史中丞。与郑谷、贯休友善,郑谷有《高蟾先辈以诗笔相示抒成寄酬》诗,贯休有《避地寄高蟾》诗。高蟾工五、七言律绝,多写感事愤世、嗟老伤怀的悲慨,较好的有《金陵晚望》、《晚思》、《途中除夕》等。其压卷之作是揭露抨击晚唐科举的《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诗全用比体,寄兴深微。《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高蟾诗》1卷,《全唐诗》卷668亦将其诗编为1卷。

  高蟾的诗在《全唐诗》中仅保存36首,但很有特点。总起来看,主观抒情的多,客观记事的少,但都浸透着个人的凄楚和时代的悲哀。高蟾的诗大多是律诗、绝句,尤以五绝和七绝为多,这和曹邺、刘驾、邵谒等以五言古诗为主者不同,又是一种创作倾向。高蟾的诗风与李白相似,清通不尚雕饰,以表情达意为主,有些地方,宁肯不合律,也不以声害义。高蟾的诗中往往用叠字,与其他字词搭配,构成美好的诗句,这是他诗歌的独特之处。

【上高侍郎古诗赏析】相关文章:

《韦侍郎山居》古诗原文03-16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古诗赏析03-30

古诗的赏析03-30

古诗及赏析07-20

古诗赏析04-09

云古诗赏析04-25

《咏柳》古诗赏析04-25

《春晓》的古诗赏析04-30

《无题》古诗赏析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