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白居易古诗《鸟》赏析

时间:2022-04-07 14:24:21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白居易古诗《鸟》赏析

  白居易的《鸟》这首诗借描写动物,提醒人们要爱护它们,充分体现出了诗人对动物的怜悯之情,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接下来小编搜集了白居易古诗《鸟》赏析,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白居易古诗《鸟》赏析

  鸟

  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注释

  ①道:说。

  ②莫:不要。

  ③子:小鸟。望:盼望。

  译文

  谁说这一群小鸟的生命微小,与和所有的生命一样它们都是有血有肉。

  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幼鸟正在巢中等候着母鸟回来。

  赏析1

  诗人白居易在这一首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

  白居易深受儒、道、佛的影响,与儒者论理,与居士论道,与佛家论经。如果说李白是世间的精灵,随性而为;白居易就是入世的苦行僧,兼济天下,仁义无边,又在知足中寻求解脱。

  据说洛阳纸贵,据说长安居不易,白诗人曾是高傲的才子,后来与得道高僧相交,长期感其心理其情,白居易逐渐明白世间的生灵都有同样的生命,本没有贵贱之分。一首简单易懂的《鸟》,把鸟儿的生命看得与人的生命一样,人不可以为自己强,而任意决定小鸟的生死。

  如果说自然界的定义是生灵皆平等,那么人类社会的规则强化万物为三六九等。白诗人听高僧说,恶虽小不可为,善虽小必为。他曾经以为的生命不平等,终于转化为自然界的万物平等。此诗说的是鸟,其实喻义着现实社会,皇家贵族性命高吗?贫穷百姓生命微乎?都是一样的皮肉,都有母子情深,诗人希望社会充满爱和欢乐。

  赏析2

  诗人在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此诗先以一个反问句提出诗人自己的看法,反问的语气使感情抒发更加强烈,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以及对生命的尊重,接着点出鸟和人一样有着皮肉和骨骼。诚然,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世间万物与人类一样,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类应该像对待兄弟姐妹一样对待它们,绝不能伤害它们。之后的“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两句顺势提出人类应善待动物的劝诫,并以幼鸟盼望母鸟的动人情景来感动人们,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劝说效果十分显著。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蕴含真情的.“子望母归”的自然现象劝诫读者善待动物,表达了对鸟类命运的关注和同情,这不仅是一种生态意识,同时还有着深刻的寓意:诗人意在以鸟喻人,劝诫当时的权贵要学会尊重平民百姓,因为平民百姓与权贵们一样,都有着同样的生命和尊严。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劝诫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每年春夏之间,鸟儿们正处于繁育时期,不少乡下孩子喜欢掏鸟窝、抓小鸟,甚至不少大人也在田间地头边干活边捕鸟,究其动机,仅仅是出于好玩。一幅幅鸟儿或死去或挣扎的画面让诗人心悸惊恐,心生悲凉。于是,诗人创作此诗,深情地呼喊与号召人们爱惜小鸟,与它们和谐共处,同时以鸟喻人,劝诫权贵尊重平民。

  拓展:白居易作品的主题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白居易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居易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居易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是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产生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诗话》)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白居易古诗《鸟》赏析】相关文章:

《续古诗十首·其九》白居易唐诗赏析07-06

白居易《夜雪》赏析03-29

《秋浦歌·逻人横鸟道》古诗翻译赏析06-19

白居易《长相思》唐诗赏析06-07

白居易唐诗名句赏析03-20

白居易《南湖春早》赏析09-29

小学生古诗:白居易《池上》03-26

《鵩鸟赋》赏析11-28

《登楼》古诗赏析03-22

古诗饮酒赏析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