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古诗文诗歌的朗诵方法

时间:2020-12-15 11:36:09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古诗文诗歌的朗诵方法

  古诗文诗歌的朗诵技巧

古诗文诗歌的朗诵方法

  一.读出韵味。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献资料所使用的一种基本的书面语形式,三千多年的时空距离,造成他与现代学生的隔膜,学生学古诗文就像与陌生人交朋友,只有拆除那道隔断千里的心理防线,才能让学生走近古诗文,学好古诗文。古诗文往往一字多义,不易理解,但它语言高度凝练,讲究声韵和谐,讲究朗朗上口,只要多读就一定会读出它的韵味。读,首先要读准字音,读懂词义,其次,要读准节奏,读出语气,再次,要读出意蕴。读,要采用不同手段调动朗读兴趣。听录音、教师范读、全班齐读、小组合读、个人读、男女生赛读等均是激发学生朗读欲望的好形式。如上《咏柳》一课,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解决字音词义的问题,再让学生边读边划句子节奏(难点由学生质疑解答),然后学生找出朗读时要变化的语气(如“不知细叶谁裁出,”)要读出疑问的语气,“二月春风似剪刀”要读出神气的语气等)。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一个个读得摇头晃脑起来,一副有滋有味的样子。当然,这只是初步感受古诗文韵味的魅力,是读的最低层次。

  二.读出情味。

  情是作家跳动的心,情是文章勾人的魂,它就渗透在字里行间,学生若能透过字表,调动主观情感积极参与,与作者脉搏共振,心随文跳,情随文动,就能读出古诗文的儿女情,山水音,读出田园乐,童真趣,也就读出了古诗文的“经”,读出令人心动的动情点。教师只有找准每篇古诗文的动情点(是突破重点的关键),引导学生加以体味辨别,学生自己的情感才会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擦出耀眼的火花。

  三.读出意味。

  文言诗词是最袖珍、最精练的文学样式,它往往借助意象来渲染一种氛围,借助跳跃的诗行来表达一种意境。其和谐的音韵,或铿锵,或缠婉,或迭沓,或明快,或含蓄,只有朗读,反复咏唱,才能体味得到,只有读到了位,才能把眼前的方块文字,转化成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

  四.读出品味。

  读古诗文要达到的第四个层次,就是要学会赏析,通俗地说,就是要学一点“品头论足”的功夫,它是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能力的最好途径。它要求通过作品的文学语言把握艺术形象,具体认识形象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面貌和本质,体会作者蕴涵其中的思想情感,品味作品的艺术技巧,从而获得欢欣愉悦。这是一种心智互动的活动。它要求学生有前面的“三读”为基础,积极主动地投身作者构置的艺术图景,参与作者提供的以文本为基础的再创造,从而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赏析的角度可以选取:全诗概说,联意解析,字词品味,修辞辨识,画面欣赏,思路体会,情感体味,风格指认,意境探求等多个方面。

  五.读出余味。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好的音乐带给人的感觉。读古诗文也能读出这种味道。“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古诗文要多读,还要不断创新。用翻译解说内容,用描述再现意境,用抒情表达感受,用吟诵勾通情感,用赏析创新思路,这些都是读古文值得一试的好方法。然而要读出余味,还需要在课的尾声再掀起一个高潮,让学生在精彩纷呈之中回味无穷。

  古诗文教学果真能有让学生读出“五味”的一天,那也是我们读透新课标,用足新教材的那一天。

  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的第2条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让学生背诵一定量的古诗文,已经成为时代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了。但我们认为,诵读古诗词并不仅仅是为了应试,

  诵读古诗有很多好处

  1、培养想象力。

  古诗的诗句非常简练,用几个字可以概括出很多内容。那么学生在欣赏古诗的时候,想象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培养,他们可以一边诵读一边想象诗句中的内容,山川河流、花鸟虫鱼、阴晴雨雪,他们都可以通过想象来描述诗中的意境,由此而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陶冶情操。

  很多古诗中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学生可以从中得到人生的.启迪,学会做人的道理,提高自我的品位和修养。

  3、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杜甫有一著名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在说读得书多了,写起文章来自然不费工夫了。当然我读书要讲究质量,只有多读书,认真读,才能真正架起通向写作的桥梁。

  古诗文中朗读节奏或停顿的原则

  对古诗文的停顿和节奏的考查,是近几年一些省市的中考试卷中较为常见的一个题型。要做好这一题型,得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要弄懂其意,即可帮助确定正确的停顿。

  如:其一犬坐于前。(《狼》)其正确的停顿为:其一/犬坐/于前。

  因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而有人则会这样停顿:其一犬/坐于前,其原因是把“犬”误认为是主语,这明显是不符合文意的停顿。

  再如:可以一战。(《曹刿论战》)其正确的停顿是:可/以一战。而有人常划成:可以/一战。原因是他把“可以”看成是现代汉语中的“可以”一词,古汉语中“可以”实际是“可”与“以”两个词,它们可译为:可以凭借。

  其次:掌握一些古文化知识,分析句子结构及其成分,也可帮助确定正确的停顿。以下几种情形需要停顿:

  (1)主语与谓语之间可停顿。

  如:吾/视其辙乱。(《曹刿论战》)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2)动宾之间可停顿。

  如: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3)句中转折连词之前可停顿。

  如: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介宾短语之前可停顿。

  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5)在表示议论、推断、反问、结果等语气的句子里,若前面有:“夫、盖、其、故”等词语领起时,在这些语气词后可停顿。

  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夫/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盖/追先帝之殊遇。(《出师表》)

  故/君子有不战。(《曹刿论战》)

  (6)提前状语之后可停顿。

  如: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今/南方已定。(《出师表》)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7)古人有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以及文体名称等后面可停顿。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陋室铭》)

  陋室/铭。爱莲/说。出师/表。(铭、说、表均为古代文体)

  再次:古诗词曲中朗读节奏的划分一般规律。

  在诗词曲中朗读节奏,可从音节或意义来划分。

  按音节划分的话,古诗中四言诗的节奏以“22”为主,五言诗的节奏以“221”“212”居多,七言诗则以“2221”“2212”居多,四言诗每句为两个节拍,五言诗每句大多三个节拍,七言诗每句则多为四个节拍。

  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按意义划分的话,古诗中五言诗的节奏则大多数为每句两个节拍,而七言诗则多为三个节拍。同样是上述两个例句,就会这样划分: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过故人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古诗文诗歌的朗诵方法】相关文章:

古诗文诗歌朗诵技巧04-11

赞美友情的诗歌朗诵-朗诵稿01-04

关于诗歌朗诵08-28

关于诚信的诗歌朗诵02-08

关于青春诗歌朗诵05-24

英文励志诗歌朗诵12-10

关于梦想的诗歌朗诵稿02-28

关于母亲的朗诵诗歌01-28

关于青春的朗诵诗歌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