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长干曲四首·其一其二》古诗阅读及赏析

时间:2023-10-17 22:20:31 赛赛 古诗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长干曲四首·其一其二》古诗阅读及赏析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干曲四首·其一其二》古诗阅读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长干曲四首·其一其二》古诗阅读及赏析

  《长干曲四首·其一其二》古诗阅读及赏析

  《长干曲四首·其一其二》

  [唐].崔颢

  (一)

  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①。停船暂借问②,或恐是同乡。

  (二)

  家临九江水③,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④。

  【解题】

  此二诗作年不详。崔颢此题共四首,此处选其一、其二。长干曲:南朝乐府旧题,多写男女言情之事。长干:即长干里,六朝时京城建康的里巷,大长干巷在今南京中华门外,小长干巷在今南京市凤凰台南。二诗写一女一男初次相识时的问答,第一首为女子先问,并自我介绍;第二首男子答,恨不从小相识。显然双方都有情。二诗语言朴素自然,富有民歌风味。

  【注释】

  ①君家:你的家。妾:女子自称的谦词。横塘:古堤名,故址在今南京城西南长干里附近。三国时吴国沿秦淮河南筑堤至长江口,称为横塘,又称南塘。

  ②暂:且。

  ③九江:泛指今南京长江多条支流,非指今江西之九江。

  ④生小:一作“自小”,从小。

  【其一鉴赏】

  《长于行》是乐府《杂曲歌辞》的旧题。长干,地名,在长江下游。自南朝以来,长江沿岸商业经济极为发达,经商的人往往在水上过着游荡生活, 经久不归。因此, 产生了许多吟咏他们的所思所感的歌谣。这首 《长干行》即来源于当地民歌, 并以这一地区作为描写的背景。

  诗人抓住了生活中一瞬间所发生的非常普通的一件事情,不加任何修饰地把它写了出来,它几乎平淡得无法再平淡了,然而就在这平淡中,却蕴含着无限的情思。它引我们到一片明净的水上,听那摇船的女子吐露心声。“君家何处住”,是她在询问。问谁呢?诗里没有说,而就在这一问句中,我们感觉到了另一位的存在。“君”字既是对他人的尊称,也点明了男主角的性别。可他还未来得及作答, 她就急切地自报家门了: “妾住在横塘”(今南京市西南)。她唯恐失去这次寻找同乡人的机会,便先说出了自己的家乡。这样, 如果他是同乡人,就不会失之交臂了。从这率直的话语中我们体味到了她的一片苦心。第三句 “停船暂相问”是补叙, 首句的“君家何处住”是她的所问,而“或恐是同乡”是问的目的,但她发问的主要原因则是那份浓得化不开的乡愁。想必她离开家乡已经很久很久了,对家乡的思念无时不在缠绕着她。“君从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也许一夕之谈几句乡音能冲淡那积郁在心中的思念吧。这和 “无端又渡桑乾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一样, 客居并州的时候思念着家乡,而当离开并州远去他乡的时候, 又把并州当作自己的故乡了。这既是乡思的移情,也是对故乡更深切的思念。他乡得见故乡人,且将他乡做故乡, 二者本是相通的,个中苦楚, 非亲有所感不能体味。那么他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同乡呢?这首诗里没有说,也许是,也许不是,都由你去想。“或恐”二字,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同时, 摇船女子的渴盼也就跃然纸上了。

  好诗有一种魔力,它能把人带到一个全新的世界里。也许只是一片绿叶, 一阵微风, 却给人一种启示, 你因此情感就细腻了些,感觉就敏锐了些。萍水之逢,停船相问, 乡音绵绵,这其中不就蕴含着一份温情与喜悦么?这该是《长干行》给我们的启示。

  崔颢的《长干行》,自然真率,朴实无华,具有民歌的风味。话不在多,意不在巧; 平平淡淡地说来, 却如品甘茗, 清新且优雅。

  【其二鉴赏】

  这一首是船家青年对上一首女子问话的回答。答词说自己家临九江,长 年往来于江上,所以虽然是长干同乡,却自小并不相识。旧说长江自庐江浔 阳分为九道,这里是泛指江水,而并不专指浔阳附近的九江。青年两次强 调自己的住家和来往行踪都在江上,主要是告诉女子自己萍迹浪踪,并无固定 的住处。在证实女子所说“或恐是同乡”的想法之时,又解释了同乡而不相 识的原因。这里说“自小不相识”,究竟是为未能早相结识而感到遗憾呢? 还是为今日得成相识而表示欣慰?或者竟是无意与女子交往而强调互不相 识?单从这首诗的字面来看,很难判断,因此可以作种种猜测。但这个青年 男子老成持重的性格,却也正从这种难以捉摸的态度中,得到了鲜明的表 现。

  船家青年的答词,虽出于崔颢的艺术想象,却本于诗人对南朝乐府民歌 的会心。吴歌西曲中的大部分作品都以女子为抒情主人公,少部分作品中有 男女对话。女子的痴情和热烈往往使男子的答话显得拘谨和被动。因此诗人 将南朝乐府中这类男女问答式的情歌的一般创作经验运用到《长干曲》中, 便成功地创造出一个谨慎而又实诚的船家青年的形象。

  如果不看这组诗的第三、四两首,第一、二首的问答也完全可以理解成 水上人家往来江上相互问讯的一幕常见情景。可以从中想见长年飘流在外的 人在单调的生活中遇见同乡的欣喜和快慰。即使不作情歌看,这两段简短而 平常的对话中也含有极朴实的人生体验,是乐府民歌的天籁。

  创作背景

  崔颢《长干曲四首》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三十。“长干曲”是南朝乐府中“杂曲古辞”的旧题。这组诗创作时间未能确证。

  作者简介

  崔颢,唐代诗人。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开元十一年(723年)登进士第,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其早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轻薄。后历边塞,诗风大振,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其是边塞诗慷慨豪迈,雄浑奔放。明人辑有《崔颢集》,《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轶事典故

  “有文无行”说崔颢

  《黄鹤楼》名扬天下。凭借这一首诗,崔颢本可以知名度很高,但为什么会出现本文开头所说的那样,历代对他的记述不多呢?有些材料甚至连他的生年都存有疑问,而写成(704?—754年)。我查了一下旧版《辞源》,关于崔颢的注释,除了李白“眼前有景道不得”外,仅有“唐诗人,有文无行。终司勋员外郎……”句。怎么个无行?并无记载。崔颢跌宕一生,一辈子只混了个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 一个不起眼的官,越发使人想探问个究竟。后来我终于从一些典籍中找到了一些说法:一曰崔颢早期作诗“多写闺情,流于浮艳”,再曰“娶妻唯择美者,俄又弃之,凡四五娶”。作诗流于浮艳,固然都不好,甚至很恶劣。但我们不能只看他的早期作品,还应该看发展、看后期、看他有没有转变。至于娶妻唯择美者,不应视作恶迹。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又不爱美呢?“俄又弃之”呢?可称为其恶迹昭彰之体现,虽有多人为其辩解,可结合前后文,非美不娶,娶而弃之,乐此不疲,实乃始乱终弃之衣冠禽兽也!但崔颢的恶行和它的文章、诗歌,是两码事,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他的一切。依我看,造成对他印象不好的主要原因,倒很可能是崔颢“少年狂傲,纵情迷性,歧视女人”害了他,相传李邕(唐北海太守,故人称李北海。道德文章、名重一时)闻崔颢诗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曰“十五嫁王昌”,邕曰:“小儿无礼,不予接而去。”我们还是来看看崔颢这首献诗是怎样写的吧!《王家少妇》(有人题作《古意》)如下:“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正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时斗百草,度日不成妆。”就是这样一首写闺房乐的诗,惹恼了方正君子的李邕,不予接而去。真正让人为崔颢的缺乏忠贞人性而感到惋惜。正是因为得不到有力人士的推介,崔颢在得中进士以后,也只好远离京城长安而浪迹江湖。20年中他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自淮楚而至武昌、而河东,最后还到了东北。估计他这20年是放了外官,或者跟随外官作幕僚,最后才回到长安,做了京官,结束了风尘之苦。可是崔颢这20年的漫游,特别是他的东北边塞之行,虽然品行未改,依然风流成性,狎侮女人,薄情寡义,但也可以说是件大好事,从此他的诗风大为转变,变得雄浑奔放。其边塞诗,歌颂戍边将士的勇猛,抒发他们报国赴难的豪情壮志,热情洋溢,风骨凛然,让人刮目相看。试举一例《古游侠呈军中诸将》:“少年负胆气,好勇复知机。仗剑出门去,孤城逢合围。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错落金锁甲,蒙茸貂鼠衣。还家且行猎,弓矢速如飞。地回鹰犬疾,草深狐兔肥。腰间带两绶,转眄生光辉。顾谓今日战,何如随建威。”

  再如《辽西作》: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河岳英灵集》的编者殷幡说崔颢“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可是有些人还是只看他的早期作品,并结合他一生的恶行,对其文笔一锤定音,再无改变,这实在是很不恰当的。

  闺房诗未必都浮艳

  1. 崔颢的诗,按流传下来的42首诗的内容分类,大致可分为三类,描写妇女的诗为一类、边塞诗和山水诗为一类、赠言记事等诗为一类。描写妇女的诗流传下来的有15首,这大概就是他“有文无行、名陷轻薄”的原因之一吧。但是他的这些诗未必都“浮艳”,就拿前面提到的崔颢给李邕的那首献诗《王家少妇》来说,最后一句“度日不成妆”就恰好说明这些妇女虽然锦衣玉食、斗草戏乐,却也饱含怨忧和无奈,连妆都懒得化了。特别是他的《相逢行》中“女弟新承宠,诸兄近拜侯”句,明眼人一看便知崔颢影射的是杨贵妃及其从兄杨国忠。在贵妃得宠、杨氏窃柄弄权、位极人臣、大多数人敢怒而不敢言的时候,崔颢敢于指出来,并写出“人生今日得骄贵,谁道卢姬身细微”(见《卢姬篇》)“莫言炙手手可热,须臾火尽灰亦灭”(见《长安道》)等针砭时弊、讽刺杨氏的诗篇,无疑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如果我们不囿于古人的说教,全面地看待崔颢,应该说崔颢写妇女的诗篇,大多数内容还是健康的、艺术上也是成功的。他写反映下层妇女生活的诗虽然不多,但他的《川上女》描写船家女的生活:“川上女,晚妆鲜,日落青渚试轻楫,汀长花满正回船,暮来浪起风转紧,自言此去横塘近,绿江无伴夜独行,独行心绪愁无尽。”还是写出了船女的思想感情,风格清新,活泼自然,令人感到非常亲切。2. 崔颢早期诗歌多写闺情,反映妇女生活;后赴边塞,所写边塞诗慷慨豪迈,诗风变为雄浑奔放。但崔颢诗最负盛名的则是《黄鹤楼》。相传这首诗为大诗人李白所倾服。宋代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十一在《黄鹤楼》诗下注曰:“世传太白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遂作《凤凰台》诗以较胜负。”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也记载了李白登黄鹤楼,因见崔颢此诗,即“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当然,这个传说未必实有其事,计有功在注文的后面就表示了“恐不然”的怀疑。但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在写法上与崔作确有相似之处。至于其《鹦鹉洲》诗:“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则不仅前四句格式酷似崔诗,而且全诗格调逼肖。宋元间方回的《瀛奎律髓》卷一指出:“太白此诗乃是效崔颢体,皆于五六加工,尾句寓感叹,是时律诗犹未甚拘偶也。”因而这首诗历来受到极高的称誉。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直至清人孙诛编选的颇有影响的《唐诗三百首》,还把崔颢的《黄鹤楼》放在“七言律诗”的首篇。

  终未归隐汴州

  崔颢,少年时代居住在河南开封。关于他离开河南老家,赴长安科考,得中进士的时间有多种说法,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内注,“唐司勋员外郎崔颢开元十年进士”。元辛文房《唐才子传》说他“开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进士第”。明正德十年刻《崔颢诗集》则注“开元十二年姚重晟下进士”。不论哪个说法正确,崔颢中进士时也不过是18岁~20岁。(据闻一多先生《唐诗大系》的说法,他认为20岁左右中进士已很年轻,18岁左右未免小了一些,所以闻先生说崔颢的生年可上推至公元700年左右。这就是本文开头将崔颢生年704年打上?的原因。)这也就是说崔颢最迟是20岁离开故乡汴州去长安赶考的,然后他在外地漫游20年,再到京都西安居官。而在故乡开封,除青少年时期外,时间是很短的。在他所遗的诗篇中,只有一篇是写他回乡的,《晚入汴水》:“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诗中第一句楚,指楚州。唐时楚州,治所在山阳,即今江苏淮安县。故由淮安回开封,始有溯汴水而上之说。)从诗意看,崔颢还是思念故乡,并有回乡归隐、急流勇退之意的。然终因他功名心切,仍然回到长安,死于唐天宝十三年(754年),未得返回故里。这可能正是崔颢的故事在开封流传不多的主要原因。但作为开封人,在做大做好文化产业的今天,我们还是应该对崔颢有一个全面、正确、恰当的认识,不应当因为其人格低下,就否定其成就。历史应给以适当评价的。

【《长干曲四首·其一其二》古诗阅读及赏析】相关文章:

《长干曲》古诗阅读及赏析08-09

《塞下曲四首其一》古诗原文和赏析09-11

王维古诗《少年行四首其二》赏析04-19

《感遇十二首其一》古诗阅读及赏析11-03

《感遇·其一》古诗赏析10-24

《楚江怀古三首·其二》古诗阅读及赏析04-02

塞上曲古诗赏析11-16

《大堤曲》古诗赏析12-05

古诗长相思·其二的赏析08-07

采莲曲古诗原文及赏析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