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给孩子贴标签的教育问题分析

时间:2024-01-13 17:30:44 励志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关给孩子贴标签的教育问题分析

  所谓“贴标签效应”就是给某人在某一方面下一结论,从而导致此人与结论相一致的行为现象。孩子像一张白纸,父母和老师与孩子接触时间较长,时时处处都在有意或无意地给孩子在某个方面下结论(贴标签);好标签即好的结论能激励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负标签即不好的结论容易引导孩子在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方面更难改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给孩子贴标签的教育问题分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给孩子贴标签的教育问题分析

  标签效应究竟是什么?

  当别人对自己做出主观评价时,自己就会下意识变得和他人想法中的自己一样,靠近他人印象的行为被称为标签效应。

  标签效应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1.好的标签产生的影响

  标签效应其实就是一种心理暗示,好的标签能带给人好的心理暗示。比如说游泳选手傅园慧被大家调侃为表情包,谈到自己成功的秘诀时就说:“从小自己的父母对自己说三句话,你是同龄人中最厉害的,你是妈妈心中最棒的,你从小就是个天才!”

  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傅园慧更有信心和力量去完成每一次训练和比赛,她也多次谈到父母的话支撑着她度过每一次想要放弃的难关。

  由此可见,好的标签对人的影响非常重要,甚至会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向着标签逐步靠近。

  2.坏的标签产生的影响

  (1)孩子丧失积极性

  正如上述例子中所谈到,坏的标签会让人更不想前进,被妈妈称为“乌龟”则走得越来越慢,可见家长对孩子一味的负面评价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越是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孩子就会潜移默化地向负面标签靠近,在浑然不知中成为父母口中更差的自己,觉得自己怎么做父母都不满意干脆就放弃了。

  (2)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卑

  家长长期给孩子贴负面标签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常言道,自信的花儿最美,孩子在生活中丧失自信则会变得自卑起来,从而产生一系列生活与学习上的问题。

  避免给孩子贴标签

  我清晰地记得儿子大卫出生的那一刻。五秒钟过去了,他仍然没有呼吸,我吓坏了。护士拍打他的后背,也没有反应。当时每个人都很紧张。护士说:“这孩子是个倔脾气。”他仍然没反应。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发出新生儿的那种很尖的哭声。

  我当时的心情难以用语言描述。但是,从那天以后,我发现自己常常疑惑:“他是不是真的很倔?”从医院回到家里,我就想,怎么能把护士说的话当真呢?不过是一个愚蠢的女人说的愚蠢的话。想象一下,我们怎么可以给一个出生不到半分钟的婴儿随意贴标签呢?

  在随后的几年中,每当我怎么哄他,他都一直哭的时候,每次他不愿尝试一种新食物的时候,每次拒绝睡午觉的时候,每次不肯坐上去幼儿园班车的时候,每次不肯在冷天穿毛衣的时候,一个念头就会在我大脑里闪过:“她说得对,他就是倔。”

  我实在不应该这么想。我上过的所有心理学课程都提到“自我实现预言”的危害。如果你给一个孩子贴上反应慢的标签,他便开始认为自己就是反应慢。如果你觉得一个孩子淘气,他总会有机会向你显示出他有多淘气。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避免给孩子贴标签。我完全同意这个理论,但我还是不能不把大卫想成一个倔强的孩子。

  我常听到家长们这么说:

  “鲍勃天生爱欺负人。”

  “比利是个受气包,每个人都想从他身上得到好处。”

  “麦克在家里就是个律师,他对所有的事情都有独到看法。”

  “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喂朱丽叶,她那么爱挑食。”

  “给瑞奇买什么玩具都是浪费钱。他玩什么玩具都要弄坏。这孩子简直就是破坏狂。”

  孩子是如何被贴上标签的

  我常想,这些孩子究竟是怎么被贴上标签的呢?几年来,从各种各样的家庭问题中,我意识到,孩子原本是清白的,在不知不觉当中被安排扮演某种角色。例如,一天早上,玛丽对哥哥说:“把眼镜递给我。”

  哥哥说:“自己去拿,不要总想指挥人。”

  接着,她找妈妈:“帮我梳头,别让头发打结。”妈妈说:“玛丽,你又指挥人。”

  再接下来,她对爸爸说:“别说话了,我正看节目呢。”爸爸说:“听,又在发号施令。”

  渐渐地,孩子被分配到“爱发号施令”的角色后,就开始认可这个角色,并且进入角色当中去。如果每个人都说玛丽是个“爱发号施令”的人,她就不得不这样去做了。

  当你被看做一个“讨厌的人”,你会不会感觉为避免被排斥,必须坚持自己。你有没有觉得被拒绝和冷落?你会不会生气,会不会想法报复?

  如果你被认为是受欢迎和有能力的人,你会觉得自己就会用受欢迎和有能力的方式去做事情?如果你犯了点小错,你会选择放弃还是告诉自己再试一次?

  不管你的反应是什么样的,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不仅影响到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

  如何引导孩子,几乎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只是有些家长喜欢用贬低、否定孩子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自尊和奋斗。明明对孩子寄予了厚望,却又以“没出息”、“笨死了”这类言语来打击他。以这种方式激发出来的只会是假的自尊,是为了掩饰自卑的自尊,是做给父母看的。权威人物的言语上的贬低,势必把孩子推向弱势人群。

  1.与他人交谈时,父母要把身边的小不点儿当成大人看待,以亲切、充满爱意的口气谈论孩子,表扬、称赞孩子

  当你与他人交谈提到自己的孩子时,不妨多提提他好的表现,还有你对他的期望和赞美。父母无意间说出的许多话,会进入孩子的潜意识并储存在记忆中。在孩子的生长过程和成年生活中,这种潜意思会不断地支配他们的行为。当然,积极的表扬,绝不仅仅是简单地夸奖孩子:“你真聪明!”、“你真能干!”它应该是真实可信的,没有明显的功利目的,像空气和水一样自然地被孩子吸收,成为孩子成长的营养。

  2.大人谈话里的负面暗示对孩子影响很大

  在我们的言行能够影响孩子的时候,也正是培养他们的好时机。记住嘴下留情,不要说:“你怎么这么没出息!”、“笨死了,这么点儿事都做不好!”、“你聋了?听见没有?”、“哎,你怎么这么懒呀!”、“跟你爸一个德性!” 孩子也许会把这个标签贴到自己的品质内容里,到将来真正理解它的涵义时,他的性格可能已经深得这种暗示的“熏陶”。因此,生活中,千万不要骂孩子笨,不要在他人面前批评孩子的缺点、弱点,不要以物质诱惑、威胁刺激要孩子取悦大人,不要对孩子说“不爱他”“不要他”等拒绝性的话。

【给孩子贴标签的教育问题分析】相关文章:

关于小学孩子教育问题09-26

幼儿园孩子教育问题03-17

浅谈现在社会孩子的教育问题04-28

关于好动孩子的教育问题09-02

单亲家庭下的孩子教育问题02-16

不要乱给性别贴标签高一作文05-04

浅谈中国的教育问题09-10

关于教育问题的文章09-11

《给我的孩子们》阅读练习(附答案分析)09-10

关于教育问题的雅思写作经典范文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