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七年级下册语文《伯牙善鼓琴》教案

时间:2024-01-09 22:15:26 海洁 七年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七年级下册语文《伯牙善鼓琴》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伯牙善鼓琴》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册语文《伯牙善鼓琴》教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伯牙善鼓琴》ppt 1

  一、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1、导入新课:

  走近《列子》《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子心胸豁达,贫富不移,荣辱不惊。因家中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以致面黄肌瘦。有人劝郑国执政子阳资助列子,以搏个好士之名,于是子阳就派人送他十车粮食,他再三致谢,却不肯收受实物。妻子埋怨说:我听说有道的人,妻子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现在我却常常挨饿。宰相送粮食给你你却不接受,我真是命苦啊。列子笑着对妻子说:子阳并不真的了解我,听了别人的话才送粮给我。以后也可能听别人的话怪罪我,所以我不能接受。一年后郑国发生变乱,子阳被杀,其党众多被株连致死,御寇得以安然无恙。(庄子有关资料学生交流)

  2、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寓言及基特点;

  2、读懂原文,会概括寓意,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3、探究古文二则共同的道理。

  二、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一)展示预习成果

  1、作者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时期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的代表人物。《郢人》选自。

  列子,名,相传郑国人,思想家和语言文学家。《伯牙善鼓琴》选自。

  2、做“导学案”“基础达标”1——4题

  (做完后,学生展示,先答答案,然后说原因,要规范完整)

  (二)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朗读课文。

  (三)借助注释和词典翻译课文。

  (四)合作探究

  1.“郢人斫垩”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2.你从庄子讲的这个故事中看到了庄子对亡友怀着怎样一份特殊的感情?

  3.伯牙如何“善”鼓琴,钟子期又如何“善”听?

  4.这两篇古文所共同蕴含的道理是什么

  三、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1.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没有志趣相投的人,自己的才能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了。

  2.庄子想象奇特,拿匠人石和郢人的寓言比喻自己和惠子的特殊关系,表达对朋友怀恋和惋惜之情。

  3.伯牙把自己的'情怀寄托于琴音,琴技炉火纯青,而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无论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4.知音难得,知己难求。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做导学案自主检测题

  2、读伯牙绝弦的有关文字,思考问题: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节选)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这是伯牙在子期墓碑前的一首短歌)

  1.善鼓琴的伯牙,名满天下的伯牙,居然从此绝弦,如果你就是伯牙,你见着这绝弦,再对子期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2.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

  五、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七年级下册语文《伯牙善鼓琴》ppt 2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读通课文。

  2.试着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文章意思。

  4.积累中华经典文化,感受朋友间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全文大意,理解重点字词含义。

  难点: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文,音乐《高山流水》,课外拓展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

  1.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是中国古人的八大雅事,每一件雅事都能给人艺术的享受,都能成就一段动人的传说。今天呢,我们学习一篇文言文《伯牙鼓琴》,一起走进“琴”的故事。齐读课题看,这就是琴,又称瑶琴、七弦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乐器,音质独特,音韵悠长,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2.大家看课题,哪个字是理解课题的关键?谁来说一下呢?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真好!师:那“伯牙鼓琴”就是伯牙弹琴,鼓在古文中有弹的意思如:我有嘉宾,鼓瑟鼓琴。在现代文中鼓掌,鼓舞中的鼓已经没有弹的意思了,看一古一今,同一个字,跨越千年意义发生了变化,这就是汉字的独特魅力。带着这份自豪与理解在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师过渡:结合课前预习,我们知道这则文言文写的是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呢?一起说。

  生:

  伯牙锺子期师:那谁来介绍一下伯牙和锺子期呢?生答:伯牙:伯牙是2500年前春秋时期的著名音乐家,他善于弹琴,琴声美妙,琴技高超,在当时极负盛名,被称为“琴仙”。

  锺子期:春秋时期楚国人。相传锺子期是一个挑扁担,穿布衣的樵夫。

  还有人补充吗?预设师:你是如何获得的这些信息的?生:我查阅了工具书找到的。

  师评:有效利用工具书是学习文言文不错的方法,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有哪些呢?学生回答这些方法我给大家概括了一下,一起来看大屏幕:

  1.反复朗读,用心思考。

  2.借助工具书、资料袋。

  3.联系上下文。

  4.借助插图和注释。特别是插图和注释是我们手中现成的资料,一定要利用好。

  师过渡:实践出真知。带着这些学习方法,让我们来学习“琴仙”和“樵夫”的故事吧。

  1.师: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把握好停顿。

  2.指名学生读课文,读后评价并相机正音。

  (字音,停顿)

  师:好,现在谁愿意站起来把这则文言读一读呢?评生一:声音响亮,看来下功夫预习了。可惜有两个字音读错了,谁听出来了呢?(字正腔圆,声音饱满,预习的很充分)正音最后一句中有个多音字,可以读2声和4声,我们先来看这个字的两个义项(指导学生得出方法:多音字根据不同意思确定具体语境中的读音)

  3刚才读的时候我发现有3个句子有难度,一起看!(这里的乎是个语气词,我们可以通过延长读音再停顿来体现感情,听老师读!谁来试试。最后一句除了读准多音字,还要读好停顿。

  这些句子带入文章,你还能读好吗?自己练习一下,然后找学生展示。

  你真是个读书小能手,掌声鼓励!我们也能读的这么好吗?能三、小组合作,理解文意师:课文读好了,还要知道文章的意思。

  请同学结合课文注释,小组内合作,试着翻译全文。

  生1生2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太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四、再读文章,读出韵味。

  师: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是为了更好的走近古文,下面我们来变换角色朗读,请找出伯牙鼓琴和锺子期听琴的句子,伯牙鼓琴的句子划横线,锺子期听琴的句子划波浪线。

  师:老师来读伯牙鼓琴的句子,大家读锺子期听琴的句子。

  男生读伯牙鼓琴的句子,女生读锺子期听琴的句子。

  女生读伯牙鼓琴的句子,男生读锺子期听琴的句子。

  五、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品读课文,感悟“知音”。

  过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啊,用一个词概括就是“知音”。这个故事传诵着一个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美谈,想一想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锺子期是伯牙的知音?标画出这些句子。

  生答大屏出示: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预设:因为锺子期能听懂伯牙的心声、琴声,所以伯牙视他为知己。

  锺子期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樵夫,但音乐是不分贵贱的,这份艺术上的共鸣是极其难得的。而作为音乐家来说,音乐就是自己的事业和追求,如果有人能听懂自己的.音乐,明白自己的志向和胸怀,这难道不是件奇妙而美好的事情吗?所以伯牙才会这么珍视锺子期这位朋友。

  师: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体现伯牙琴声之美妙,注意读出锺子期的赞叹之情。

  两生读-----师评(1.嗯,我好像看到了高竣的太山。2我好想看到了浩浩荡荡的流水。)

  师:同学们,我仿佛看到了巍巍的太山、汤汤的流水,琴技高超的伯牙,会用琴声表达他的所见所闻所感。发挥你们的想象,大家觉得他的琴声里还有哪些情景?比如杨柳、波涛、清风、明月、白雪师:如果伯牙的琴声志在表现这些事物,你能不能像锺子期那样来夸赞他?伯牙鼓琴而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伯牙鼓琴而志在波涛,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滚滚乎若波涛。”伯牙鼓琴而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课下同学们可以发挥想象,拓展练习,相信你们也能成为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

  故事补白,渲染失知音之痛。

  过渡:世间万物都可以融入伯牙的琴声,为何文中只写了太山,流水?你们的沉默告诉了我答案,出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喻高尚的德行。上善若水:最高的善像水那样。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原来伯牙心里是想成为品德高尚有情操的人,而他的心志胸怀子期都懂得,众里寻他千百度,伯牙遇到了,此刻他的心情是(预设:激动,兴奋,欣喜若狂,欣喜万分),板书:遇喜(2)他们多么想像那高山和流水一样相伴相依,永不分离,二人相约明年再相见。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赶来,可是等待他的不是子期,而是子期冰冷的墓碑。一位老人告诉他,子期病逝前一再叮嘱自己死后要把遗体葬在江边,等他的知音伯牙来的时候,可以听到朋友的琴声。可是,知音死了,伯牙的琴声还有谁能欣赏得了呢?伤心欲绝的伯牙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悼念子期,他是怎么做的呢?找一生读并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文中的话)(自己的话)

  大屏出示: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四.情感升华师过渡: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记载,当伯牙毅然决然的破琴绝弦,旁边的老者不解地问:先生为何摔碎此琴?可惜哉!伤心的伯牙以诗作答,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师: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伯牙怎样的心情?如果用诗中的一个字那就是:板书:失寒师小结:

  知音相遇的欣喜和痛失知音的悲痛在短短的4句话中刻画的淋漓尽致。知音不在,音乐永恒。一曲《高山流水》,一段动人佳话!让我们跟随音乐把这个故事深深地印在心里吧!1生示范,齐背。

  五.资料袋我国古诗常提及伯牙、钟子期的传说,我们一起读一下:

  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孟浩然《示孟郊》

  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王安石《伯牙》

  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今天这个故事,我想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了很懂自己的人,你就可以称他是你的——(生:知音。)尽管我们知道,知音难觅,知音难求,但我们依然怀抱着愿望在生命中寻寻觅觅着我们的——(生:知音!)

  结束语:艺术的殿堂里除了有像伯牙和子期这样,因为音乐而相识相知的知音,还有以诗句来称赞友谊的名句佳作,课下请同学们找出下面的诗句来感悟朋友的伟大。

  七年级下册语文《伯牙善鼓琴》ppt 3

  教学目标:

  1. 了解伯牙善鼓琴的故事。

  2.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伯牙善鼓琴》。

  3.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音乐与友谊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伯牙善鼓琴》。

  2. 理解音乐与友谊的关系。

  教学难点:

  1. 能够正确理解音乐与友谊的关系。

  2.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通过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简单介绍《伯牙善鼓琴》的背景。

  二、朗读课文

  (1)让学生听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和语调。

  (2)让学生分组朗读,并评选最佳朗读组。

  三、学习课文

  (1)教师逐句讲解课文内容,并提问学生对文中的人物和事件的理解。

  (2)通过多种形式的讨论和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中的含义。

  四、总结

  (1)通过总结,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与友谊的关系。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友谊和音乐的理解。

  五、课堂练习

  (1)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音乐练习,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2)鼓励学生在音乐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六、作业布置

  (1)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有关音乐和友谊的书籍,拓展知识面。

  (2)鼓励学生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的乐趣。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伯牙善鼓琴》,并理解了音乐与友谊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讨论和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教师还布置了一些课外作业,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七年级下册语文《伯牙善鼓琴》教案】相关文章:

伯牙善鼓琴典故09-15

《伯牙善鼓琴》注释及翻译07-21

伯牙善鼓琴修辞手法04-07

伯牙鼓琴11-17

列子《伯牙善鼓琴》文言文解析01-22

伯牙鼓琴文言文翻译01-17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08-10

伯牙破琴文言文阅读09-13

《口技》《乔山人善琴》阅读训练08-20

乔山人善琴文言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