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教案初三语文

时间:2021-01-13 18:58:38 九年级上册 我要投稿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教案初三语文

  教学目的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教案初三语文

  1通过小说人物的分析探讨主题。

  2.把握文章对比的写法。

  3.理解小说的细节描写。

  4.把握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

  (1)通过人物的分析探讨主题。

  (2)把握文章对比的写法。

  2.难点:

  (1)理解小说的细节描写。

  (2)把握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互.查字典,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秕谷(bi3)鹁鸪(bo2gu1)颧骨(quan2)折本(she2)

  潺潺(chan2)伶仃(ling2ding1)恣睢(zi4sui1)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家景: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叫家境。

  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

  如许:如此;这样。

  鄙夷:轻视;看不起。

  展转: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地方。

  恣睢:放纵,凶暴。

  景况:光景、情况。本课指生活状况。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愕然:吃惊的样子。愕:惊讶,发愣。

  寒哗:因受凉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松松爽爽:形容轻松爽快。

  3.通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呐喊》,作者鲁迅(1881一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小说集有〈呐喊〉、〈仿惶〉、〈故事新编〉等。

  2时代背景: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了在现实社会生活的重压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的人和事,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三、正课

  1.速读全文,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从“第二日清晨”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第一层(从‘第二日清晨”到“只是收不起钱来”)写老屋的寂寥,更使“我”沉浸在深深的悲凉之中;还写与母亲商定搬家的事情。

  第二层(从“你休息一两天”到“我得去看看”)“我”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

  第三层(从‘母亲站起身”到“出去了”)导‘我”见到了圆规杨二嫂。

  第四层(从“此后又有近处的本家和亲戚来访问我”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见到了中年闰土。

  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完)

  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教案》,来自网!

  写“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消沉、悲观,而是寄希望于未来和下一代。

  2.提问:课文第1段写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开篇点题回故乡。“严寒”写回故乡的.季节;“二千余里”写“我”与故乡相隔之远;“二十余年”写“我”与故乡分别之久,故乡到底变成什么样呢?第1段写出我回故乡急切心情。

  3.提问:第2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写出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衬托“我”悲凉的心情。

  4.提问:如何理解第3段的含义?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第3段只有一句话,先用一个感叹句“阿!”再用一个否定的疑问句。这样写是因为故乡的景象出乎“我”的意料,因而产生怀疑,但又的确是“我”的故乡。对怀疑加以否定,反映“我”的复杂思绪,沉重的心情,为下文作铺垫。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5提问:怎样理解“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

  讨论并归纳:说明“我”对故乡还保持着少年时的美好记忆。

  6.提问:怎样理解“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我所感的悲凉”?

  讨论并归纳:眼前萧索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故乡造成很大的反差,心中疑惑既而感到悲凉,只得自我安慰,实则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情。

  7.提问:第5段写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交代了此次回故乡的目的。

  四、小结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写了“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

  五、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装弶()2.脚踝()

  3.恣睢()4.偶然()

  5.嗤笑()6.阴晦()

  7.愕然()8.颧骨()

  《二)描写一段你的故乡的景色。

  第二课时

  一、预习

  阅读课文,填写闰土形象对照表,看看闰土二十多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

  ││变化│

  │├────┬────┤

  ││少年闰土│中年闰土│

  ├───────┼────┼────┤

  │外貌│││

  ├───────┼────┼────┤

  │动作、语态│││

  ├───────┼────┼────┤

  │对“我”的态度│││

  ├───────┼────┼────┤

  ││││

  └───────┴────┴────┘

  二、导人

  上节课我们已经分析了小说的情节,理解了文章的梗概,并分析了第一部分。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闰土、杨二嫂和“我”的人物形象。

  三、正课

  1.提问:闰土是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

  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教案》,来自网!,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教案初三语文】相关文章:

初三上册语文《故乡》教案12-18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故乡》教案12-18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故乡》教案11-30

人教版初三上册语文《雨说》教案12-11

初三语文上册《故乡》教学设计10-23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故乡》教案设计11-25

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册《致女儿的信》教案12-08

初三上册语文试卷人教版09-07

初三上册语文《月是故乡明》优质教案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