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四年级语文《拾穗》教学设计

时间:2021-02-25 14:39:3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拾穗》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拾穗》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拾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拾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着重阅读理解第2~5自然段,特别是描写三妇女拾捡麦穗时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

  2、结合课后的小资料,鼓励学生谈自己在欣赏画作和课文后的感受和联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课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

  2、欣赏油画,结合课后的小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联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声朗读课文中的好词(多媒体出示)

  收获混合尘雾弥散监工套袖攥麦穗遵循

  荒年禁止置身搜寻浪费传统切身增添

  2、复习课文的写作顺序,指名说各段大意。

  3、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拾穗》这篇课文。

  二、教学重点段

  1、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画出三个农妇捡拾麦穗时的动作、神态的词句,并谈谈你的感受。

  2、汇报交流,多媒体出示句子:

  (1)中间的中年人,“她正深深地弯着腰,左手攥着一把麦穗,另一只手还在捡拾。”

  对比:“攥”与“拿”有什么不同?———“攥”有“捏”的意思,比拿用力些,表现她对麦穗的爱惜,生怕捡拾到得麦穗又丢了)

  (2)“右边的妇女累了,欠起了身,显然是腰疼,一下子直不起身了。”

  表现右边的妇女被生活的辛苦压弯了腰。从“欠起了身”“直不起身”看出她的辛劳。

  (3)“她身脚麻利,捡拾麦穗的动作像舞蹈……”

  从“手脚麻利”“动作像舞蹈”表现出她勤劳能干。

  3、在二、三、四自然段中,哪些语句是课文作者的推想?指明答。

  三、教学第1自然段

  1、师:第1段环境描写除了表现这幅画的时间和地点,你还从中体会到什么?生思考。

  2、汇报:表现在收获季节,农民还要为自己温饱而忙碌,反衬出农民生活的.艰辛。

  3、自由读这一部分,读出丰收的景象。

  四、教学第三部分,拓展延伸

  1、师:自由读第三部分,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幅画的评价。

  2、学生汇报:(分别从色调上、手法上、构思上学生阐述)

  3、展开想象,想象三位妇女的生活处境是怎样的,她们捡拾麦穗回到家,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她们一定能享受到收获的幸福吗?

  4、小组写作练习,汇报交流。

  五、课堂小结:

  师:我们欣赏了油画,联想三位妇女的生活处境,让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和生活的困苦。所以,结合画面能容及当时的情景展开合理的联想也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手法,它会使你的文章真实感人。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向爸爸、妈妈推荐油画《拾穗》。

  板书设计:

  拾穗

  秋天,田野里

  老——直不起身

  中——埋头苦干

  青——麻利

  麦垛,监工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图文结合”的文章,绘画本身就是直观的形象艺术,表达了作者对19世纪法国农妇辛苦的理解和同情。本单元的主题是“收获”,其深层的主题是“劳动”,是对劳动和农民的尊重。

  1、复习导入:

  本环节应坚持以学生为主题的原则,从朗读词语进入到今天的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导”的作用,要善于利用自己的语言以及想象直观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情感。

  2、教学重点段

  这一环节设计开头没有处理好,应当让学生自己找出文章的重点部分,“图文结合”,激发情感。首先让学生看图,谈谈自己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接下来让学生读课文,找出作者描写图画的句子,然后对照图画,进行品读,了解作者联想的画面,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最后感情朗读,这一块学生读的少,读的形式也较单一,教学后感觉在学生读后再来看图介绍一下画中的内容,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又教给了学生习作的方法,同时也突出了课文的学习重点。

  3、拓展延伸:

  这个环节设计的前部分运用不是很恰当,评价图画可与欣赏图画时一并代过,不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花时间去让学生讨论,偏离了主题,后部分的展开想象,学生的兴致很浓,小组合作学习非常成功,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总之,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学生对农民辛劳的理解通过“图文结合”的写作方法,学生还是可以体会到的,对油画的欣赏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有所提高,为今后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还要不断地摸索、学习,才能更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

  《拾穗》一课图文对照,有静有动,动静结合,是学生看图作文的一个很好的范例,对杨老师执教这节课,评析如下:

  1、教师教学态度严谨,认真备课,做到课前听取指导老师意见,修改教案,执教后及时听取指导意见,认真反思,总结提高。

  2、教学层次清楚,能够抓住课后思考题来组织设计,教学过程注意适度拓展教材。

  3、认真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如:纠正多音字“落”;比较体会“攥”与“拿”的区别及在教中的作用;体会“直不起腰”的含义;“动作像舞蹈”说明什么。还有小组合作想象她们回家后的场面交流汇报等都是可圈可点之处。

  4、本节课在教学图文对照部分读得不够充分,教学过程也有些重复,学生学习的氛围不够浓厚。

  5、欣赏油画这一教学环节,要求学生从色调、手法、构思方面对油画作评价,这不是语文教学的任务。语文老师要守好自己的语文这块阵地。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拾穗》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生词,正确书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继续练习通过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欣赏《拾穗》|了解19世纪农民的生活和劳动,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提升审美能力。

  3、理解:“弥散、埋头苦干、搜寻、描绘、联想、欣赏、逼真、切身”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在深入阅读、与同学交流后,对嗦摘录的重点词句进行补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看图,欣赏,师介绍油画。

  2、学生观察,自己介绍画面,师强调观察的顺序。

  3、说说画面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4、师板书课题,指导学生学习“穗”字,同时介绍作者。

  二、初读识字

  1、自读自己勾画的词句,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互相评价。

  3、请同学提醒大家,哪个字的哪些笔画容易错,共同记忆。

  学习多音字“落”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分组分段读课文,其他组认真听,看图,想想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描述的。

  2、引导学生概括每个段的内容,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总结写作和观察图画都应该有顺序)

  3、自读课文,提问,师引导学生怎么分类自己的问题,怎样处理分类后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齐读课题

  2、看图,作品主要表现的是什么?(人物还是景物?)

  3、透过人物作者要表达什么?请默读全文,用——勾出全文的中心句。

  4、齐读,理解“逼真”,过渡,作者是怎样通过画面和描述来表达这种情感的?我们来学习1——5段

  二、细读,感受作者的情感,学习作者的观察和写作方法

  1、师:拾穗是在一个什么季节?从哪里看出来是收获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人们的心情会怎样?这里的监工是干什么的?说明了什么?

  过渡:监工为下文的三个妇女的描述打下了伏笔,这三个妇女是怎么样拾穗的呢?让我们走进下文

  2、自读2-4段,用-----勾出画面上看到的内容,用﹏勾出作者通过画面推想的?

  3、学生回报自学情况。师板书学生的回报内容。

  4、知道学生体会。

  (1)、看第一位妇女,你觉得哪些词是重点?用⊿勾出来,说说从这些词中体会到什么?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2)、你还能想象到什么?(师总结:又看到的事物或人想到的相应的人或事物,这种想象叫联想。师板书:联想。)

  5、总结2、3、4自然段的学习。

  师;看到这样的画面,读着这样的语言,你会想到哪首诗?《悯农》齐背。

  6、引读:这就是19世纪——(学生读相应的句子

  (1)、为什么作者画得如此逼真?(联系上下文)

  (2)、齐读米勒的资料。(结合资料会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所以我们学习课文就是需要一些背景资料来辅助我们学习。)

  (3)、师:正因为米勒对农民的生活有着切身的体会,所以——(学生读相应的句子)

  7、师引读:这幅画有——(学生读句子),画面本身是——(学生读相应的句子)

  8、看板书总结。(优秀的绘画作品总是能引发作者的联想与思考,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应认真观察,用心思考,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受美的熏陶,在描述美术作品时-描写任何一个场景,首先要有顺序,比如这篇文,先介绍画面背景,再刻画人物,其次,要在记叙时加入推测和想象,实际是对作品的理解。)

  并说说自己的收获。

  三、积累句式

  由于——————因此————————

  (1)、齐读句子,了解句子关系,以及句子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关系

  (2)、这个句子换个关联词,可以换成什么?

  (3)、抽说,组织学生认真听,判断,评价。

  (4)、写下来

  (5)完善摘录笔记。

  教学反思:

  本文的重点是2-5段的内容,让学生了解19世纪农民的生活和劳动,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升审美能力。我的教学紧紧围绕着教学的重点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根据要求自己勾画句子,哪些是描写画面的,哪些是作者根据画面的推测,目的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勾画,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即在描写和欣赏绘画作品时要根据画面内容加上自己的推想,从而实现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四年级的学法指导有一条是:能指导学生自己勾出重点词句,然后品读重点词句,以及了解重点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自己勾画重点词句,并引导学生体会勾画重点词句的方法。凡是能体现中心的词句都是重点词句。通过教学我发现学生对重点词句的把握还是可以的,因而进一步让学生抓住这些词句,说说自己能从这些词句当中体会到什么。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理解词语,并体会他在文章中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渗透了理解词语方法的指导。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拾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北师大版《语文天地四》教学设计2篇01-18

四年级语文上册《拾穗》教学课件11-20

北师大语文《龙的传人》教学设计12-24

语文版《春》教学设计12-17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风》教学设计02-12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谈生命》的教学设计09-02

四年级下册《包公审驴》教学设计(北师大版)03-19

语文A版《ai ei ui》教学设计12-17

语文S版《a o e》教学设计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