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简单推理教学设计

时间:2021-04-11 10:07:2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简单推理教学设计

  推理,逻辑学指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的过程,有直接推理、间接推理等。下面由小编精心整理的简单推理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简单推理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和目标:

  “猜一猜”即“简单的逻辑推理”,这一教学内容编排在二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即“数学广角”。“猜一猜”这教学内容又包括“含有两个条件的推理”和“含有三个条件的推理”。逻辑推理思维性比较强,学生对纯“文字”的推理存在难度。我确定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是重点,而推理过程的叙述是难点。并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推理知识,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能进行含有两个条件和三个条件的简单推理;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有条理思考问题的意识。

  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体验逻辑推理的思想与方法,体会逻辑推理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

  4、感受逻辑推理的趣味性、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学习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你们看他们长得像吗?(像)对,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你能猜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么?为什么?(学生可能出现两种可能,但不确定。)

  看来大家的意见不同,那现在老师让他们给大家一条线索(我不是哥哥),现在你能指出谁是哥哥,谁是弟弟吗?说明理由:能用上“因为……所以……那么……”来陈述你的观点吗?

  小结:刚才同学们根据双胞胎兄弟中一人的话,判断出了谁是哥哥,谁是弟弟。

  (二)探索新知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能根据老师给你的一条线索从刚开始乱猜到一步步推出正确的结论。这就是简单的推理(出示课题)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来探究。说到推理可不得不提到一位高手,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名侦探柯南)柯南可了不得了,六岁就开始破案,还和他的小伙伴成立了“小小侦探团”,根据线索步步推理,告破案件。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和柯南一样聪明机智呢?那就赶紧进入“柯南侦探营”吧!

  1、师:先出示例1有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再分别出示小红和小丽说的话,最后出现问题。

  师:从题目中你能知道些什么?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教师:到底他们三人分别拿的是什么书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把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再把你的想法和同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最后得出多种表达的方式。

  生1:阅读思考后直接得出结论。(语言表述)

  生2:连线的方法。

  生3:表格法。

  师:为什么几位同学叙述自己的思考方法都是从“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开始?

  学生体会:推理首先应抓住关键的信息,层层分析,最终导出结论。

  3、总结推理过程

  师:当我们碰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推理时,我们可以根据一些线索排除一些情况,从而使我们的问题更加简单。

  师:看到大家学得都不错,柯南还送给咱们一首儿歌呢!一起读一读:“我是一名小侦探,根据线索猜得准,能确定的先确定,能排除的再排除,剩下越少越好猜。”

  (三)练习巩固

  师:根据柯南送咱们的“能确定的先确定,能排除的再排除”,我们一起来接受柯南给我们设的难关吧!有信心吗?

  1、第一关:

  期中考试数学成绩出来了,三个好朋友分别考了88分,92分,95分。小红说:我不是最低的。小丽说:我考了95分。他们分别考了多少分?

  2、第二关:

  小丽、小红、小刚三个小朋友的理想分别是医生、老师、警察中的一个,请你根据他们的谈话,来确定小红、小丽和小刚的理想各是什么?

  小红:我不想当医生小丽:我不想当老师小刚:我想当警察

  3、第三关:

  小红说:“我比小明高。”小丽说:“我比小刚矮。”小刚说:“小红比我矮。”他们当中,谁最高?谁最矮?

  比比谁是小小游戏王

  5、创设游戏。

  4人小组,每组拿出3件学习用品(如铅笔、橡皮、尺子等),小组成员共同设计“猜一猜”的游戏,先在组内玩,然后在全班表演,请同学们猜一猜。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老师希望每个小朋友在遇到学习或生活中的难题时,也能简单推理下,找到关键的线索,排除一些情况,使我们的问题简单化,这样,你就是为未来的柯南了!

  随堂检测

  下面三位同学拍球,分别拍了32下、31下、30下,他们各拍了多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