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语文版八年级必修四单元教学设计

时间:2021-03-16 17:02:4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语文版八年级必修四单元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语文版八年级必修四单元教学设计

  学生在七年级的课堂上,曾学过一些小说的读法,对小说的特点有一定了解。八年级的学生已能自己搜集资料并借助资料自读一些课文,能运用已学知识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二、单元设计思路

  1本单元选择的篇目覆盖面较广,有中国古代名篇,有中国当代校园小说,也有外国小说。本单元的小说具有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形象多样、主题深刻等特点,呈现出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2用引导(教师点拨引导)、讲议(学生讨论质疑)、迁移(知识迁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3可以适当增加外国微型小说名篇的学习,比如奥莱尔的《在柏林》。

  三、单元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逐步学习鉴赏小说的方法,了解古今中外各类小说的共性与差异。

  2.引导学生熟悉小说的情节,把握情节发展的线索,掌握小说的结构。

  3.引导学生解读人物的个性特点及形象意义,明确人物塑造在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四、课时分配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2课时,《范进中举》2课时,《选举风波》1课时,《山米与白鹤》2课时。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文是中国古典小说的节选,安排在单元第一篇,具有极强的教学意义,对于如何阅读小说、品味小说魅力,意义重大。教法上应以朗读体会、讨论探究、比较鉴赏为主。

  二、教学目标

  1.熟悉本文的故事情节,概括故事内容。

  2.感受鲁提辖疾恶如仇的形象特点。

  3.分析本文人物描写尤其是行动描写的方法及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好汉歌》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先来听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

  (明确:《好汉歌》,《水浒》。这么铿锵有力的歌声唱出了梁山好汉的豪情侠气。)

  (二)整体感知

  1.切入点一:创设情境。

  请一学生谈谈电视剧《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尤其是“花和尚”鲁智深。

  2.切入点二:解题切入。

  让学生解释“鲁提辖”“镇关西”,并回答哪个是主要人物。

  3.切入点三:从情节要素切入,了解故事情节,概括故事内容。

  师: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把握人物形象至关重要,而人物的性格通常是在情节发展中展现出来的。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本文的情节也是这样,请分别用一个词或短语概括每部分的内容。(阅读小说的第一步)再结合题意可设置问题提示:“打”是核心,鲁达为什么要打?怎么打?打的结果如何?

  (三)重点难点突破

  精读高潮部分,分析本文行动描写的方法及作用,感受鲁达鲜明的性格。

  1.激情朗读突破。最好是个别朗读,注重读出感情色彩与叙事节奏,体会字里行间鲜明的爱憎之情、对于惩恶扬善者的敬佩之情。

  2.问题突破。给你印象最深的文字是什么?说说理由或看法。小组讨论,交流体会,自由讲演,博采众长。

  3.写作方法突破。教师引导点拨: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概括介绍,也有形象描绘;有外貌和内心描写,也有行动和对话描写: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关于“打”这一行动,作者就从打人者、被打者、目击者等角度作了或直接或间接的描绘。

  (1)从正面描写切入:

  分析这三拳的描写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这是阅读小说的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师:哪些段落描写鲁提辖的“三拳”?请在文中找出。

  听课文录音,精读16—18段,出示投影。然后从打前骂、打的位置、打的结果、郑屠的反应、描写角度、比喻的修辞等几方面逐“拳”分析。(第一拳由教师对照题目示范分析,分析后板书;第二拳、第三拳由学生自己分析,指名回答后板书。)

  第一拳:打前骂::打的位置:打的结果::比喻::描写角度:;

  第二拳:打前骂:;打的位置:打的结果::比喻:描写角度:

  第三拳:打前骂::打的位置:打的结果:;比喻:;描写角度:

  (2)从侧面描写切入:

  分析目击者店小二的三次反应。

  第一次:看到,店小二

  第二次:看到,店小二

  第三次:看到,店小二

  (3)从讨论详略处理切入:

  如果将这一片段的内容略写成“鲁达只三拳就把个郑屠打得鲜血进流,乌珠进出,两耳轰鸣”,好不好为什么?

  4.从体会本文用词的准确性切入:

  把每组前后两句的动词调换一下,行吗?为什么

  (1)鲜血进流——乌珠进出。

  (2)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四)鼓励学生进行高级口语交际活动(供选择)

  1.复述活动:为了进一步感受鲁达的鲜明个性,请学生对照板书和课文插图,尽可能用原文语句进行复述。

  2.听评书《水浒》,学说书。可以补充介绍《水浒》成书的经过。在学习中激发乐趣,培养情趣。

  四、拓展延伸

  课外阅读《武松打虎》。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1.长课文教学讲究适当的取舍,尤其要注意精讲。本文的教学,应在“中”和“好”字上下工夫,应重点分析范进这一人物形象,并与孔乙己进行比较。

  2.方法上以默读体会、比较鉴赏为主。

  二、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并把握其特点,理解范进中举的悲剧及其社会根源。

  2.体会作品的讽刺性和戏剧性效果,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和高超的讽刺艺术。

  3.提高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感知、欣赏艺术形象的能力,为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打下基础。

  三、教学过程

  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是臣一个冬古充滞满笑南声的悲啸剧坊,控诉了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的罪恶,反映了当时的世态炎凉。今天,我们将认识一位古代知识分子——范进,他20岁开始应试,前后考过二十多次,直到54岁才中举。几十年的.痴情追求,一旦功名到手竟高兴得发了疯,命运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范进中举》。

  (二)教学重点突破

  1.从品味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切入:

  抓住范进中举发疯时集中体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一段话,作为全篇教学的突破口。引导学生分析范进中举前后地位的变化,理解人物性格及思想情感,深刻认识全文主题。

  师:范进中举后发疯时说:“噫!好了!我中了!”这句话中,哪一个字道出了他发疯的根本原因?谈谈范进中举发疯时大叫“好”的内涵是什么。

  2.从品味对联切入:

  “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问,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这副对联生动地概括了全文内容,体现了文章主旨。从中我们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不仅仅是读书人,还包括像胡屠户、众邻居这些目不识丁的平头百姓。

  3.从人物形象比较切入:

  比较《孔乙己》《范进中举》中的主人公的异同。

  (小组讨论,作多角度探究比较。)

  此手法,鉴赏讽刺艺术用引导点拨法和讨论法来突破难点。

  师:如何在小说中运用讽刺艺术?

  学生讨论后明确:通过对比、夸张的手法达到讽刺效果。

  对比形式:

  (1)通过人物的种种丑态和高贵身份的对比,收到强烈的讽刺效果。

  (2)通过同一人物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态度,揭示矛盾,形成对比。

  四、拓展延伸

  1.英国作家爱德华福斯特写过一本小册子《小说面面观》。他把文学中的人物分为扁平的和圆形的两种,称那些类型化的、容易辨认的人物为扁平的,而称那些有多侧面的、性格复杂的人物为圆形的。

  2.阅读《儒林外史》全书或与范进有关的章节。

  《选举风波》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文是儿童文学作品《男生贾里》的节选。学习本文要让学生在了解跌宕起伏的情节过程中,感受作品风趣幽默、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特色,学会分析个性鲜明的小说人物形象;宜通过情感体验弓{导学生领会成长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把握小说人物特点,学习人物形象塑造的多种手段。

  2.品味富有生活气息、儿童情趣的语言。

  3.结合自身阅历,感受成长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小小少年》营造气氛。大人们总说你们这个年龄是没有烦恼的,相信有很多同学不同意这种说法。今天就来读一个发生在你们身边的故事——一场由选举引出的风波。

  (二)整体探究

  1.读情节:理清故事情节,明确本文情节设计环环相扣的特点。

  2.读人物:在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最不喜欢谁?为什么?

  (三)难点突破

  1.全面客观地认识贾里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小说塑造典型人物的意义与方法。

  2.在生动的故事中领会成长对于“小小少年”来说真正意味着什么。

  问题(1):你能理解男生贾里的所作所为吗?

  问题(2):贾里是不是真的领会了“真正的人生滋味就是多味的”?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

  问题(3):结合你自己的体验,你觉得怎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滋味?你体会过哪种人生的滋味?

  问题(4);经历这一风波后,你对成长与人生是否有了新的感悟?请以“凡人语录”的方式写下来,与同学一起分享。

  四、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贾里,策划一次抵制噪音污染的主题活动,在活动前可查阅一下相关法律法规,替学校起草一份起诉书,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2.阅读小说《男生贾里》,更全面地了解人物形象。

  《山米与白鹤》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学时可让学生以自主阅读为主,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吸取文章精髓,达到教学目标。在阅读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生命之于生物的意义,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1_感受、梳理人物情感的变化,把握山米与外祖父的性格特征。

  2.理解“爱”这一主题的内涵。

  三、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很多的爱:父母的关爱、同学的友爱。那么,爱究竟是什么呢?有人说,爱是理解,是尊重,是奉献。很多人认为,相互理解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真正感情的基础,缺乏相互理解的感情是不可靠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儿童文学作家贝特西贝尔斯的《山米与白鹤》,看看文中两位人物的感情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想想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二)整体把握

  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刻画两位主人公的细节,在句子旁边注上你从中分析出的人物性格特点及感情。简要复述故事情节。(可单人独述,也可多人续讲。)

  1.把握情感的转变。

  山米的行为和情感前后有什么变化?

  情节发展与情感变化:出逃(拒绝、对立)——捕鹤(报复、怨恨渐消)——喂鹤(理解、爱上外祖父)。

  山米对外祖父的感情变化:厌恶——接近——理解——爱。

  2.探究“变”的原因。

  是什么促使山米对外祖父的感情发生变化的?从文中找出相关心理活动及细节描写,并加以分析。

  一只瞎鸟是很悲惨的,一个人的心灵不健全也是悲哀的,幸亏,外祖父的爱心给白鹤带来了希望,同时也改变了山米那变异的心灵。

  3.归纳人物形象特点。

  小组讨论,学生发言,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相关的描写进行归纳。

  性格特点——山米:倔强、任性、天真、善良;

  外祖父:对生命抱有真挚的爱,倔强、正直。

  (三)重点难点突破

  探究:对爱的内涵的深度挖掘。

  1.问题一:外祖父更爱山米还是白鹤?

  此题不一定要有明确答案,关键在于探究过程。探究时要落实到词句,深入揣摩人物内心情感。

  2.问题二:如果说外祖父爱鸟是对生命的珍视与虔诚,那么这里的祖孙之爱又该如何看待呢?教育也是爱,本文就是一次爱的教育。

  教师结语:外祖父的爱心是本文之魂,山米的外祖父那颗善良的心,足以感化世间所有的东西,山米不就是在他的感召下发生变化的吗?作者通过祖孙俩的对话以及行为描写,突出外祖父的细腻而负责任的美好心灵,山米的叛逆与异化在这种大爱中消失了,代之以对爱的向往与渴望。

  (四)美读激情

  读文中的精彩段落,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这篇作品不以曲折惊险的情节取胜,而以深沉动人的至情见长的艺术特色。

  四、拓展延伸

  1.交流一: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爱的世界。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有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你能诉说一个跟你有关的爱的故事吗?

  2.交流二:学本文之前,你对“爱”是如何理解的学完本文,你是否对“爱”有了新的认识?以后的日子里,你会如何去做?(课内演讲或课后作文)

【语文版八年级必修四单元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版《春》教学设计12-17

必修3《登高》教学设计10-11

高中语文必修四《张衡传》教学设计05-27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要06-23

高中语文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04-01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卷参考06-08

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05-17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短文三篇》教学设计03-21

苏教版必修一《断章》教学设计05-08

高中必修一《雨巷》教学设计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