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时间:2021-03-16 16:49:2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事理说明文。学生已经学过一些说明文,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已有初步的了解与掌握。学习本单元除进一步巩固说明文的有关知识外,应重点掌握事理说明文的特点,以同其他类型说明文相区别,由此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本单元有两篇文章涉及生态环境,可由此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关注人类的生存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二、单元设计思路

  四篇事理说明文分别介绍了生物科学、环境科学、海洋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这类知识非常丰富,教学中,可以以此训练学生根据内容搜集资料、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指导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方法迁移到对课外文章的理解中,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三、单元教学目标

  1.掌握事理说明文的一般特征。

  2.进一步掌握各种说明方法。

  3.反复朗读,背诵精彩语段,进行语言训练。

  4.提高生态意识,关注自己生存的环境。

  四、课时分配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各2课时,《海洋是未来的粮仓》《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各l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作文2课时。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这篇文章以平实的语言说明了花朵万紫千红的原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可用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学中应让学生反复朗读、比较分析,品味精美语言,了解文体特点。

  二、教学目标

  1.反复品味,进行语言训练。

  2.区别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的不同。

  3.巩固分类别、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4.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背诵写花的诗。

  2.带领学生到校园中去看花。让学生带着笔、本子,把看到的花的名称、颜色、形状记录下来,然后整理成一篇观察笔记,要求学生统计一下,哪些颜色的花多,哪些颜色的花少。

  (二)整体把握

  1.从题目切入

  (1)找出花儿这样红的原因。

  (2)文章讲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六个原因,主要运用了哪类说明方法?为什么?除了这种方法之外,文中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找出来加以体会。

  (3)将课文和自己所写的观察笔记(即事物说明文)相比较,体会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的不同。

  (4)从题目中找一个词,我们就知道本文是事理说明文,哪个词?为什么?如果写事物说明文,题目应该怎么拟?说说自己的观察笔记的拟题情况。

  (5)分组研讨六个原因。四人一组,每组任选二三个原因,分析作者从什么角度说明,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语言特色。

  2.从比较阅读切入

  将本文与仇春霖的《万紫千红的花》(1995年人教版四年制初中语文第三册)进行比较阅读。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可以从不同角度写同一对象,相同的内容可有不同的写法。

  (三)重点难点突破

  1.从选择性朗读上突破。让学生朗读第二、五、六、七、八、十段段首两句,明确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2.从品味语言上突破。

  (1)品味凝练的语言。如第四、六、七段。可让学生在读完这些段落后,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内容,然后与课文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深切感受课文语言的凝练。

  (2)品味准确的语言。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如第二段中“酸性愈强”“碱性较强”,“愈”和“较”能否改换?第四段中“一般的花,大都初开时浓艳,后来渐渐褪色”,“一般”“大都”“渐渐”能否删去?

  (3)教师选择几个语言比较精彩的段落,让学生自由选择一至两段背诵。

  四、拓展延伸

  1.我们看到,大多数花儿总是在初春早早地开放。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写一篇题为“花开为什么这样早”的事理说明文(可模仿本文的写法)。

  2.本文第四段说“添色木芙蓉”在“早晨初开的时候是白色,中午变成淡红色,下午变成深红色,一日三变,愈开愈美丽”,而《万紫千红的花》介绍它时却说“它的花初开时是白色,第二天变成浅红色,后来又变成深红色,到花落的时候又变成紫色了”。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正确?通过实际观察,弄清这一问题。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作者是一个具有悲天悯人情怀的科普作家,课文是一篇振聋发聩的科普作品。它运用大量事实说明雨林的毁灭会使人类的生存受到巨大威胁,提醒人们减少私欲,保护环境。教学时可结合文章的内容,在体味语言表达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思考自然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列数字、作比较和引用的说明方法。

  2.学习文章运用大量事实说明事理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假如我们这里的树木全被毁灭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发言后,老师导入:让我们再看看雨林毁灭将会出现什么情况。

  (二)整体把握

  1.读课本中对“雨林”的解释。问:雨林在热带或亚热带,它的毁灭怎么会造成“世界性”灾难呢?

  课文从两个方面讲了雨林毁灭的危害性:第一,雨林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将永久丧失一大批物种。第二,雨林的毁灭会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有可能使地球经历第六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

  地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处受损,便会处处受损。可见,写说明文要具有全息思维,要关注到所说明事物的不同角度。

  2.作者为了说明雨林毁灭的危害性,运用了大量的事实,找出来读一读,并谈谈它们分别对说明事物起到了什么作用。读了这些事实,你是否感到了震撼?介绍光合作用及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的三段能否删去?

  3.文章中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找出典型的语句进行体味。

  说明文也可以抒写情怀,但又与记叙文抒写情怀不同,不同在哪里呢?记叙文可以直接抒情,而说明文一般不能。记叙文可以以抒情为主,而说明文不能。

  (三)重点难点突破

  1.从文章结构上突破。课文从两个方面讲了雨林毁灭的危害性,这两个方面呈递进关系。

  2.从说明方法上突破。课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作比较、引用。

  四、拓展延伸

  1.从网上搜寻资料:(1)濒危珍贵动植物的图片及相关文字;(2)臭氧遭破坏、南极冰川正不断融化的文字或图片。将这些文字和图片打印出来,全班共同办一次以“保护我们的家园”为主题的展览。

  2.调查当地的生态环境,制定一份修复当地生态环境的方案。

  3.留给学生一个终生去做的作业:时时处处保护生态环境。

  《海洋是未来的粮仓》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如果说前一篇文章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本文则充满了乐观自信,对人类未来的吃饭问题做了乐观的展望。文章开始讲了有些人的担忧——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不足。接着提到海洋食品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思路一变,就找到了出路。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创造性地思考,并进一步掌握作诠释、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二、教学目标

  结合文章的思路,教给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答案。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多媒体展示大海的广阔、海中各种各样的藻类植物、大量的鱼虾及其他生物。

  师:大海是一个比陆地还广阔的世界,里面充满了形形色色的生物,它能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物质财富。

  (二)整体把握

  1.文章讲了几种海洋食物?有这样多的食物,你还会为人类未来的吃饭问题担忧吗?

  2.这样多的海洋食物应如何开发?明确:(1)要加大开发力度。从全文可知,当前海洋食物的开发力度还远远不够。(2)要加强人工养殖,要不断研究培育新品种。(3)不能破坏生态平衡。开发要适度,不能只顾眼前。(4)开辟远洋渔场,发展深海渔业。

  (三)重点难点突破

  1.进一步掌握几种说明方法

  (1)作诠释。如对“粮食”的解释。可联系《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对“胡萝卜素”的解释,《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中对“雨林”和“二氧化碳”的解释。

  (2)作比较。如将海藻产量和小麦产量进行比较。

  (3)举例子。

  2.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如“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近海的鱼虾捕捞已近极限”。

  3.文章的乐观自信基于哪两种观念的转变?明确:一是从在土地上生产粮食转变为到海洋里寻找粮食;二是对粮食的认识的转变。

  四、拓展延伸

  1.未来人们吃什么?怎样吃?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科幻文章。

  2.上网查阅有关海洋产品的资料。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学术报告。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回顾了近两百多年来出现的新事物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分析世界现状,说明“科”和“技”的关系,指出中美科技、教育的差异。文章语言平和、亲切。学习本文有助于了解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的异同。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杨振宁的相关情况。

  2.了解近两百多年来世界科学发展的历史。

  3.了解中美教育在鼓励创新上的异同。

  4.学习科学家在阐述问题时深入浅出的说理方式。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越来越多的世界组织和国家关注创新,关注“国家创新体系”。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我国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着重指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1999年12月杨振宁博士紧密联系中国的国情,就科技创新问题,作了学术报告《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

  (二)作者简介(略)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回顾近两百多年来出现的新事物并分析其原因:第一层,近两百年来新发明屡屡出现,新事物层出不穷:第二层,分析出现新发明、新事物的原因。

  第二部分,分析世界现状,指出中美科技、教育差异,鼓励创新:第一层,说明“科”和“技”的关系:第二层,分析说明中美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的差异。

  (四)重点难点突破

  1.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作者认为两百多年来产生许多新事物的原因。

  2.第4段综合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作者对“科”与“技”的关系持什么看法?

  4.文中第6段指出,世界是由三个互相关联的环节推动前进的,用一表示三者的关系。

  明确:科技

  经济————→工业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5.细读第15段,完成下表。

  中美在教育哲学上的异同

  相同点不同点

  适应对象及效果学习方式

  中国教育哲学

  美国教育哲学

  四、拓展延伸

  1.阅读附文,加深对课文及作者的认识。课下搜集更多有关杨振宁和科技前沿知识的文章。

  2.给合你的自身素质及学习成绩,你认为自己更适合哪种学习方式,应注意哪些关键能力的培养。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07-28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试卷06-09

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05-17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提高卷推荐06-09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综合卷参考06-09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设计08-23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试题02-19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要06-23

语文版《春》教学设计12-17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