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教案《棉鞋里的阳光》

时间:2021-03-01 11:41:17 一年级 我要投稿

教案《棉鞋里的阳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语】这是孟子在描述他所理想的社会,也是中华民族长期一贯的传统博爱思想。《棉鞋里的阳光》主要讲了小峰的妈妈对老人格外体贴,帮她晒棉被,此举被小峰看到了,于是,他便学习妈妈帮奶奶晒棉鞋,这是一篇充满家庭温暖的课文,赞扬了尊老敬老的好风尚。

教案《棉鞋里的阳光》

  一、指导学生落实字词学习

  字词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认字写字和自读、自悟课文。【见《教师教学用书》】

  1.鉴于学生对识字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我先让学生自主识字,拼一拼,读一读,分析字形(结构),说说偏旁,组组词。

  2.同桌交流识字,相互纠错,对于有疑问的地方可举手示意请老师帮忙。

  3.指名读一读,选择部分字进行分析,说说“记忆的方法”,像“加一加”、“换一换”等。并对所组的词选择不常见的进行析义,如:脱手、日晒雨淋、收心等。

  二、带领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这篇课文就是通过“晒棉被”和“晒棉鞋”写出了妈妈和小峰对奶奶的爱,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尝试能不能把课文分成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主要讲妈妈帮奶奶晒棉被;

  第二部分:第6~8自然段,主要讲小峰帮奶奶晒棉鞋。

  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于第5自然段何去何从产生了异议,于是,我们就地5自然段进行了再次朗读,找找该上还是该下的理由。经过一番说理,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归到第一部分,因为这里主要写奶奶睡午觉时赞美“这被子真暖和”,还是跟妈妈晒棉被有关,从中让我感受到孩子们的潜力真的是无限的,小小的脑袋已经学会了联系上下文来思考,真不简单。

  三、引领学生感悟人物深情

  在感悟文本的过程中,我着重让学生采取自读自悟的方法,以学生自主的理解来解析课文所要传达的那份暖暖的爱和深深的情。而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孩子们那敏锐的洞察力,以及那份善解人意。

  学生自读后感悟到:妈妈很爱奶奶,因为奶奶没有说,妈妈就自己帮她晒棉被。

  从“早晨,阳光照到了阳台上”知道这是一个晴天。

  小峰是个不懂就问的孩子,因为他问妈妈:“奶奶的棉被一点儿也没湿,干吗要晒呢?”

  小峰还是个学以致用的孩子,因为他知道了棉被里有棉花,晒了太阳就暖和了,那么棉鞋里也有棉花,所以晒一晒也会暖和的,所以他就帮奶奶晒棉鞋了。

  小峰“轻轻的`把奶奶的棉鞋摆在阳光晒到的地方”,这里用了“轻轻地”,因为奶奶睡着了,他怕吵醒奶奶。

  ……

  孩子们通过朗读、交流,一个懂事、聪明、能干、孝顺、可爱的小峰形象就呈现在了大家面前,然后再来感悟家庭的亲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引导学生发现用词的准确性

  课文的第5自然段学生一读就懂,假如就这么过了,我觉得有些可惜,因为我自己在研读课文的时候发现,这一自然段中动词特别多,所以当学生觉得已经可以了的时候,我把这样一个问题抛给学生:“你再来读读这个自然段,聪明的孩子一定还会有不同的发现的。”

  果然,学生读过后,就由几个学生陆续举起了手,叫起一男生,便说:“我发现这里动词很多。”“太棒了!”我心里已经在欢呼了。接着,我就让孩子们找找都有哪些动词呢?孩子们很感兴趣,一个一个找过去【用▲标出】,有“收、铺、脱、躺、合”,每找到一个就开心地叫一声“耶!”然后我再让孩子们动手做做这些动作,感受妈妈和奶奶是怎么做的,从中感受“用词的准确性”。

  其实,在这个自然段中不仅出现了较多的动词,而且表示人物动作时都用了两个连续的动词,如写妈妈的“收、铺”,写奶奶的“脱、躺”,这个知识点还将在后面的课文中涉及到,像《荷叶圆圆》、《小壁虎借尾巴》等,所以在这里我没有过于强调,只是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教案《棉鞋里的阳光》】相关文章:

棉鞋里的阳光05-28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反思11-11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设计11-03

语文《棉鞋里的阳光》教学反思03-25

《棉鞋里的阳光》课文教学反思11-11

棉鞋里的阳光语文教学反思02-04

《棉鞋里的阳光》语文教学反思01-14

一年级语文下册《棉鞋里的阳光》教案05-08

一年级语文棉鞋里的阳光教案范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