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三年级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时间:2021-11-23 15:39:40 三年级 我要投稿

三年级奇怪的大石头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奇怪的大石头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奇怪的大石头教案(通用5篇)

  三年级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奇怪”等18个词语。

  2、通过人物对话的理解感悟,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教学难点:从对话中感受李四光的品质。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关于名人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孩子们,在第二组课文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列宁,认识了高尔基,星期五,张老师又请你去收集了名人的故事。通过收集,你又认识了哪位名人?你对他哪个故事印象最深?

  (学生交流)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又要去认识一位名人,他就在我们的课文中。

  1、出示课题:奇怪的大石头

  谁来读课题。

  2、交流对李四光的了解。

  昨天已经预习过课文,我们知道课文的主人公是李四光。通过预习,你对李四光有哪些了解?(主要两块内容)

  内容1、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

  这是课文的第一句话,你很会寻找。你知道地质学家是干什么的?

  学生思考交流。

  师总结:专门研究地球构造,研究地球的形成和发展,而且成绩卓越,才可以称为地质学家。

  读句子。

  内容2、李四光为我国的石油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

  这又是从哪里获得的?(资料袋)

  3、你还从哪些地方了解到了关于李四光的故事?

  (图书馆、网络、家长等)

  三、初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一个故事,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然后思考这个问题。

  (给足学生读课文的时间以及思考问题的时间)

  1、交流反馈词语。

  著名捉迷藏悄悄躲闪卧进推动旅行研究(学生已经认识,要求会写的词语)

  大坑考察秦岭遗迹震惊流域(第一次接触,既要读准,又要会写)

  陨yǔn石突兀wù(带读词)

  自己读,小老师领读

  2、写字教学

  老师以前的学生这几个生字特别容易写错,你看看难点在哪里?

  捉迷藏卧进旅行考察遗迹

  师生分析,教师范写

  挑两个自己认为最难写的在书上写一写。

  3、交流思考的问题。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老师给你一点提示,能完成这个填空题的,故事内容也就清楚了,可以再读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主要写了李四光小时候对()产生了(),长大后通过(),终于明白了()。

  指名说,然后自己说。

  四、细读课文。

  1、研读第二自然段。

  这块奇怪的大石头究竟奇怪在什么地方呢?默读第二自然段,可以圈圈划划。

  重点研读1: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了奇怪?

  你是怎样理解孤零零的?

  在我们校园里的草地上也孤零零地立着石头,你有没有觉得奇怪?(没有。因为校园里的石头都是汽车运过来,吊车卸下来。而那个年代没有汽车、没有吊车,才会觉得特别奇怪。)

  重点研读2: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不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你理解“严严实实”吗?(一点都看不见,完全遮住了……)

  从“严严实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大)

  2、研读3——8自然段。

  这块石头真是奇怪,这么大,把李四光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就是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李四光对它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疑问,读2—8自然段,李四光提出了哪些问题?划出来。

  交流。

  重点研读1:李四光()地问老师:“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李四光会怎样问老师呢?(好奇、疑惑……)

  从中你觉得李四光是个怎样的人?(善于观察,关于发现……)

  老师想了想,告诉他:“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李四光又产生了新的疑问:“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老师说:“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你听说过陨石吗?

  出示陨石图片。(流星体穿过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未燃尽的部分。)

  重点研读2:“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孩子们,如果你是李四光,听了老师的回答会怎么想?

  读李四光的问题。

  从中你又感受到李四光小时候是个怎样的人?(爱刨根问底,善于思考,善于分析,不达目的不罢休……)

  五、课堂延续

  李四光把老师问倒了,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李四光带着这个问题想了许多年,最后终于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至于这个研究成果是什么,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三年级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见过)

  大石头有什么特点?同学们你见过这样的一块大石头吗?(出示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二.初读认字

  同学们,就让我们和李四光一起来看一看奇怪的大石头到底是什么样的?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预习情况:检查巩固生字、新词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卧进、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n)岭、流域(yù)、遗(yí)迹、研究、震(zhèn)惊

  3.解决一些术语词

  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突兀:高耸。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三. 老师引导解决读懂文章必须弄懂的问题.

  (一).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的他常常和小伙伴们围着一块巨石捉迷藏。让我们到现场去,去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巨石捉迷藏的。

  1.请大家各自轻声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教师板画石头(或实物投影仪显示课文插图,或电脑多媒体课件显示巨石),讨论:

  a)这是块怎样的石头?(注意文中的“巨石”、“孤零零”)

  b)李四光和伙伴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

  如果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的话,继续演示李四光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遮住了李四光,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找不到他的情形,引导学生根据内容描述。

  3.小伙伴们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咦,这是为什么?(石头大,便于躲藏这也是原因之一)

  (二).分角色读3——8自然段.

  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怎么答的?李四光又会怎么想?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间演一演。

  同桌读、演后挑选学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教师问李四光扮演者:“听了老师的回答,你的疑问解决了吗?为什么?”

  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三).后来这个疑团有没有解开,怎么解开的,请大家读最后两自然段。

  读后讨论。

  a.李四光怎么解开这块孤零零的巨石之来历这一谜团的?

  引导学生认识以下要点:

  a)李四光思考这个问题想了二十多年;

  b)长大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c)李四光回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终于弄明白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b.对这块巨石的研究引导他发现了什么重大成果?

  四.交流读后感想

  1.完整地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请你和大家交流一下。

  3.小结鼓励:

  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大价值。愿我们小朋友们也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提问、多思考,不懈探求,去揭开一个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贡献。

  五.作业设计:

  小练笔:我的小发现

  三年级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的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李四光,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大朋友——课件出示李四光头像,简介他的生平。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3、你对小李四光有什么印象?

  教师相机板书学生对李四光的印象。如:爱思考,爱提问,好问好学,等等。

  4、能用书上的话来充分说明你的观点吗?

  三、再读课文,合作研读

  1、再读课文,划出说明自己观点的理由。

  2、小组合作,互相说说自己的观点和句子。

  由记录员做好记录,准备全班交流。

  四、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藏、卧、旅、考”

  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语。

  二、全班交流。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研读有关句子。

  如:

  1、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发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为什么李四光会对这块石头感兴趣呢,这块石头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可用因为……所以……让学生说说原因。让学生感知巨石形象及李四光的好奇之心。

  2、李四光跑去问老师……

  想象情境,进行说话练习。

  李四光会怎么问老师?同桌演一演对话。

  指名演一演。

  3、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

  老师的回答令李四光满意吗?

  说话练习:

  这么重的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应该会把草地(),可它没有卧进土里,所以一定()。

  从而让学生感受李四光好问好质疑的品质。

  4、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

  师生演演这次对话。

  李四光在请教多人失败后,你觉得他会怎么想?

  5、这个问题李四光一直想了很多年,直到……才……

  用直到……才……说话。感受李四光的执着,认真的态度。

  6、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

  感受李四光的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

  三、总结升华

  1、小李四光从一块巨石质疑,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出的成果震惊了全世界,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有什么感想?

  学生畅所欲言

  2、你想对李四光爷爷说什么话?

  四、课外积累

  找一找课外资料,搜集名人小时候敢于质疑,勤学好问的故事。为口语交际做好准备。

  课后分析:

  尝试——让课本留下思考的痕迹

  新课程注重课程的开放和生成。经常看到有的老师上课时让孩子海阔天空的发表自己的高见,孩子们在课堂上忙着左一个讨论,右一个交流,却无暇捧起书本细读,有时甚至使孩子的思维脱离文本,教师也不作引导,任其夸夸其谈,课堂看似热闹,却无多少实质。有时自己也放这样的错误。这堂课在课始初读课文时,学生说了对李四光的印象后,我让孩子仔细读课文,找找自己观点的理由,看谁的理由最要充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胜心被激发,进入积极备战状态。于是在课本上勾勾、画画、写写,留下思考的痕迹,这样做就是优化孩子与文本的对话,让孩子有自己的个性阅读。尔后我不急于让孩子发言,而是让他们在组内再次交流自己找到的理由,再次让孩子与文本进行碰撞,撞初个性化的火花。在交流时,我十分重视学生的表达,让学生按照句式“我从这句话中看出……”或者“我觉得这句话可以看出……”抑或“我认为……”让孩子的语言也带上个性化的色彩。我想,尝试让孩子在课本上留下思考的痕迹,也该是阅读教学中中段学习向高段学习过渡的重要一环吧!

  三年级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捉迷藏、悄悄、躲闪、严严实实、转来转去、兴趣、平整、推动、旅行、考察、秦岭、遗迹、研究、成果、震惊”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著求索的可贵品质。

  4.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学习,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品味语言的方法和脚围绕主题把内容写具体的写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重点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梳理李四光探究巨石由来的经过,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在对话中把握人物的内心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课题是《奇怪的大石头》,这里的中心词是“石头”,称这块石头“大”,究竟有多大?大石头就大石头呗,可又说它“奇怪”,奇怪在哪儿呢?又是谁会对一块大石头感到奇奇怪呢?是“一时”奇怪还是“长久”奇怪呢?最后这“奇怪的大石头”变成了“不奇怪的大量石头”了四,就带着这些问题好好地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感知基本内容。

  2.让学生按以上引入的提示概说课文内容。

  三、学习生字新词

  让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写出自己第一次接触的感到陌生的生字新词,这样,每人写自生字新词是不尽相同的,但对课文后列出的要求掌握的生字要重点指导。

  部分字词学习提示:

  著名——著,形声字,从一,者声。原指结草为标识,故从一。在野外所结的草标是明显易识,容易看到的,由此引申出明显、显露等义,如词语: “显著”、 “昭著”。又作著作“,这是通过文字把有关的思想表露出来,这文字亦像草标的作用。“著名”即是名显著,人人皆晓的意思。知道“著”字用草字头表义的字理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著名”一词的形义。

  宝藏( zang),宝藏一般在杂草丛生处。“藏”字笔画繁杂难写,可用顺口溜灵活记为:一臣被迫杀,兵戈身后扎;躲进草丛里,钻入床底下。

  旅行——旅,会意字,左旁“方”与右上的“横人”原为一个整体,原是旗游形,故与旗帜有关的字多以此为偏旁,如:“旗、旌、旋、旄”等字,俗称“方人旁”。常用词如“旅游、旅客”等。

  考察——“考察”与“考查”易混淆。“考查”一般是先有“结论”,然后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看其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考察,往往是未形成 “结论”,通过对事实现的实地观察调查而后再得出结论,在得出结论前的观察和调查必须是十分细致和缜密的。

  四、反复朗读,读通读顺

  可采用自由读、分角色读、老师参与读、学生齐读等多种方式,把课文读通读顺。

  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和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本课时将按“带着问题,精读课文,品味词句,理解感悟”的要则构建课堂教学流程。以下主要按照行文结构提示学习研讨和训练的要点。

  二、研读课文

  一怪一大石头为什么“孤零零”

  《奇怪的大石头》“怪”在哪儿?谁感到奇怪?为什么会感到奇怪?

  1.下面的哪些词语反映出“奇怪的大石头”的“大”?同桌讨论,并给表现石头大“的词语加上点。

  一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

  2.比较加点词的异同,看看哪个词更能体现出这块石头的“大”。

  (1)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

  (2)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藏。

  下面的哪些词语反映出“奇怪的大石头”的“奇怪”?小组讨论,并给表现“奇怪”的主要词语加上点。

  “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李四光面对“一怪”提出什么疑问?怎样读才能读出心里思索的语气语戚

  二怪一大人为啥也讲不清

  1.面对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李四光跑去问老师,然而,老师也不太清楚。从下面句子中的哪些词语表现出老师是不甚了解、解释不清的?

  (1)李四光跑去间老师,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2)“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2.下面的句子表达的意思一样,用的标点符号却不一样:分别读一读,想一相表现出老师对李四光的询问不甚了解、解释不清是使用“!”好还是使用“。”好。

  (l)“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2)“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引导学生进行生本对话,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如果学生认为使用句号较好也是允,因为这也比较符合当事人没有把握、解释不清的心态和语气。)

  3.李四光面对“二怪”提出什么疑问?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句中的“很深很深”削减为“很深”,“卧”改换成“陷”好吗?为什么?

  “很深很深”形容词叠用说明冲击力非常大,不规则的石头多为面积大的部位接触地面,好像人站立只是脚接触地面,而躺卧时则是整个身子接触地面一样。引导学生品味语运用的准确性,,并由此体会李四光说话所具有的极强的逻辑性。

  4.面对李四光的反问,老师说:“这我可说不上来了。”读这句话时怎样读才能读出老师因回答不出时的窘促和难以解说的情态?(也可创造性地加些语词)

  “这……我可说不上来了。”

  “这……我,我可说不上来了。”

  “这……这……哎呀,我可说不上来了。”

  三、英国留学

  1.依据上下文着重理解“突兀”、“旅行”两个词语。

  2.哪些词语特別说明了李四光的不停思考和执著探索的精神?

  想了许多年、直到、才……

  四、回乡考察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有什么不同?用哪个词比较准确?

  (1)后来,李四光回到了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

  (2)后来,李四光回到了家乡,专门考李了这块大石头。

  2.“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为什么这一研究成果会“震惊”全世界?“震惊”的“震”原来是什么意思?“震惊”的“震”能写成“振”吗?

  五、填写有关词句,感悟人物品质

  1,写出课文中李四光产生疑问的三个间句。

  (l)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

  (2)“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3)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

  2.找出课文中表现李四光在行为上善于思考、执著求索的词语。

  李四光跑去问老师 李四光又跑去间爸爸

  想了许多年……直到……才 专门考察……终于 进一步考察……

  3.找出课文中李四光最终获取研究成果的句子。

  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4,认真地想想上面“疑问”-------“行为”——“成果”相互间的关系,你从中受爭到什么启示?

  [板书设计]

  奇怪的大石头———————不奇怪的大石头

  想了许多年 终于弄明白

  专门考察 震惊全世界

  进一步考察

  三年级奇怪的大石头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搜集有关李四光其人的资料。

  2、准备生字卡片。

  3、准备冰山推动巨石的科普录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汇报预习效果:

  ⑴ 《奇怪的石头》讲的是谁的故事?(李四光)

  ⑵ 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并介绍李四光其人。

  2、切入本课主题:

  刚才同学们的介绍非常精彩。李四光是怎么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大家想不想知道?现在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咱们也去取取经。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呼应导语解疑惑:

  现在你认为李四光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大家的原因了吗?请学生依照自己的理解说说。

  三、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

  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三年级奇怪的大石头教案(通用5篇)】相关文章:

三年级上册语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12-18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设计12-23

《奇怪的大石头》教材理解12-21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12-19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反思12-19

三年级语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设计12-16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奇怪的大石头》教案12-20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奇怪的大石头12-18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奇怪的大石头》教案12-05

三年级《奇怪的大石头》ppt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