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七年级上册《巨人和孩子》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10 19:14:39 七年级 我要投稿

七年级上册《巨人和孩子》教学设计两篇

  《巨人和孩子》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七年级上册《巨人和孩子》教学设计两篇

  1、整体感知,理解主旨;

  2、品味文中鲜明生动的语言和动作描写,体会文中拟人句的妙处;

  3、联系生活,体验、领悟“爱心”的可贵、“自私”的可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结合课后习题思考,拟出最想探究的问题并记录下来,以备小组讨论时用。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概括故事

  1、引入课文:[多媒体配巨人与孩子形象推出课题]

  2、对照画面,在课文中圈、点、勾、画,标出重点词句。

  [多媒体画面逐一展示本文故事情节重点]

  3、多媒体流动画面展示本文故事情节。师生用课文中有关语句对画面进行解说。

  二、自主发现,合作研读

  1、谈话引入:

  同学们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整体感知一定发现了不少感兴趣的问题。下面先请同学们自由地组成讨论小组,将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再推荐出一两个最有代表性的问题准备提交全班讨论。

  2、说明要求,激励展开

  (1)推荐出的问题由小组长记录整理,并在全班交流时提出。

  (2)等会我们要比一比,看哪些组提的问题最好。

  3、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相机点拨。

  4、全班交流,领悟主旨,探究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转变前巨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私),从哪些语言和行动中可以看出?

  (重点抓住巨人粗声粗气地吼叫“我的花园就是我自己的花园”,“我不准外人来这里玩”的语言模仿体会其自私的特点)

  (2)自私的巨人赶走孩子们后巨人的花园里变成了怎样的景象?此时巨人的心情(心理感受)是怎样的?孩子们呢?

  (3)转变后巨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哪些行动和语言可以证明?

  (①仿照(1)、(2)对比找出;②引导学生重点品味“悄悄”和“轻轻”两个词和砍倒围墙的动作,朗读“孩子们,这是你们的花园了”的语言,体会出巨人内心勃发的爱心)

  (4)转变后巨人的花园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一幅怎样的景象?此时巨人有何感受?孩子们呢?

  (抓住“现在我明白”的话和“亲吻”的感受(爱的温暖)设身处地的体验巨人此时快乐的心情;抓住“中午十二点”“欣喜”“最美丽”“一起”“游戏玩耍”等词分析体会人们、孩子们快乐的心情。)

  (5)小男孩是个什么样的人?(具有神秘色彩的爱的天使),他在文中有什么作用?(①增加神话或童话色彩;②推动情节发展;③反映巨人转变的彻底,突出文章主旨。)(学生先谈见解,能说出一点即可,教师相机评点。)

  (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课堂进展情况重点解决一、两个问题。)

  5、总结:

  通过上面的讨论交流,大家思想上一定受到了感染,得到了启发和教育,那就把你从文中悟出的道理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发言中相机顺势总结)

  自私会给世界给自己带来不幸和痛苦,爱心能给世界给自己带来美好和欢乐。

  [多媒体显示字幕: 自私痛苦 爱心]

  三、联系生活,强化体验

  1、导入:是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之中,人与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仅与自己有关,而且会影响到别人,甚至整个世界。在你的生活经历中,你一定给予过别人帮助,奉献过爱心;或者碰到过由自私而引发的双方均不愉快的事。下面就请搜索一下你的记忆,举个例子,谈谈你的真实体验。这样来丰富我们大家的体验,这也是一种奉献。

  2、学生准备:(诱导事例:一个陌生人向你问路,你热情地具体指点,陌生人很快明确了路线。他那一声发自肺俯的“谢谢”,让你也感到了无限欣慰。)

  3、交流体验(教师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交流)。[交流时教师相机评点,升华情感]

  四、小结作业,链结延伸

  1、提供本课网摘原文,重点定格展示原文结尾文字(课文中没有的内容)。

  2、布置作业:

  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不仅读懂了这篇童话,而且进一步尝试了圈、点、勾、画、合用研读,特别是上网查找资料等学习方法。请大家下去再查阅相关资料,阅读更多的童话作品,写一篇阅读体会,在适当时候请班长组织交流。

  [课文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