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六年级上册语文《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与反思

时间:2021-08-09 15:30:50 六年级 我要投稿

六年级上册语文《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语文《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以树喻人,描写了一位乡村种树人,在培育桃花心木时的二三事。文章在写作方法的运用上,通过层层渗透,抽丝剥茧,去伪存真,使我们终于透过种树人在植树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怪现象,捕捉到合理的内核,感受到深切的震撼。说明育人同植树一样,同样应该在不确定的生活环境中,培养人的自我生长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学情分析:

  文章有些句子含义深刻,这有益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提高认识水平。教学中应培养学生掌握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联系上下文理解等学法自我领悟。同时,学习本课,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见解,谈认识上的提高,以求收到教育内化的效果。

  教具准备:

  林清玄资料介绍、桃花心木图片、电脑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手段: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多读,多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所蕴含的道理,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查找桃花心木的资料,搜集林清玄的作品。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交流资料

  1、交流与本课有关的课外阅读收获: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台湾着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课前老师介绍同学们阅读了几篇林清玄的作品,读懂了吗?谁来跟大家聊一聊?

  教师小结:的确,林清玄的散文总是让人在平凡的小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桃花心木》。

  2、板书课题。交流相关资料(文字、图片),了解桃花心木。

  提问:能用文中的词语来形容桃花心木吗?(树形优美、高大笔直、优雅自在、生机勃勃……)

  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从作者的笔下进一步了解桃花心木。

  教师小结:了解了桃花心木,作者以“桃花心木”为题,你们猜他会写些什么? 就让我们一读为快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一种植物--桃花心木,一个平凡但却古怪的育苗人,林清玄会从中悟出什么?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上标记。

  2、交流反馈自学成果:

  (1)以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检查指导生字新词的朗读。

  (2)小结:一种树——桃花心木,一个平凡但却古怪的种树人,蕴含着耐人寻味的道理。下面,就让我们捧起课本细细品味吧!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质疑解疑

  1.默读课文,了解“种树”。

  (1)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请默读课文,勾画出写种树的有关句子,放声读一读。

  课件出示:“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2)课文中哪个短语最能说明种树人浇水的特点?(板书:没有规律)

  (3)请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他怎么个没规律?

  (4)引读4——7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奇怪、疑惑不解的语气。

  引读:看到种树人的举动,作者感到奇怪,奇怪的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感到——

  更奇怪的是——

  从这几个“有时”中,你体会到什么?

  2、的确,这是一种特别的、甚至让人觉得奇怪的种树方式。读到这里,你心里一定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猜想或疑问吧。作者也和你们一样有许多问题,看——

  课件出示句子,“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候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它该不会枯萎了吧?”

  引导学生读出作者的疑问。

  3、同学们一定急于解开心中的谜团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种树人,看他是怎样说的?请大家自由地朗读12、13自然段。

  4、同桌两人分角色扮演作者与种树人,通过对话了解种树人的用心良苦。

  5、种树人的`一番话,给了作者,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而当初仅及膝盖的树苗,如今又怎样了呢?

  课件出示——“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6、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课件出示):

  如果我是一棵(   )的桃花心木苗,我会想:(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

  二、潜心会文,领会主旨

  1、种树人朴素的话语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让我们受益匪浅,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话,更是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

  多媒体课件出示:“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2、默读,启发思考:同学们能理解吗?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所了解的名人事例来体会句子的含义,有困难的地方可在小组里展开讨论。

  3、交流汇报:

  (由于学生阅历尚浅,教师可通过课件简单补充张海迪等人的事迹,以加深学生对此段话的理解。)

  4、小结引读:这段话,作者由树的成长想到了人的成长,多么富有哲理啊!你们喜欢吗?那就请你有感情地读读吧!

  三、拓展延伸深化感受

  同学们,学了这一篇课文,结合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实际情况,你想到了什么?是否也想针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对你的父母或身旁的人说点什么?大家想想并相互交流一下。

  四、总结

  同学们,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屋檐下的小鸟飞不上广阔的蓝天,生活的路途中,既有顺境,也有逆境,但是只要我们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我们就能经得起任何磨难与挫折,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是成才的一条通路。

  五、作业设计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喜欢的方式写一写自己的感悟。

  2、提炼成名言警句。

  3、写成读后感。

  板书设计

  种树人---- 桃花心木

  浇水无规律

  (树苗)----(人)

  会找水源  生活考验

  拼命扎根  锻炼自主

  长成大树  努力成长

  (种树喻育人)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桃花心木》的教学设计对我来说很重要,它涉及我的一种教育理念的践行与推进。这些年形形色色的刊物理念充斥了我的头脑,我在不断放弃旧有模式的过程中处处摸索、处处碰壁。眼花缭乱的人才培养理念看起来都很有理,可是,细细追究他可以操作的内核,却又总不免让我们怀疑:几千年扎实沉稳的汉语言内核,渐渐被形式的幌子掏空了。所以,我一直都在做这样的探索,把语文教学最根本的,词语的教学放在基础,使文本本身得以回归。这是我所尝试的,文学自身的一种回归的理念。我以为,只有把语文教育放诸在它本身的基础之上,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回归到它朴实而有价值的自然状态,保持它对文学素养的理解的原生态。这样的实践,我以为,不是在倒行逆施,而是在努力的摸索适合于我的学生,适合于语言自身培养的建设性模式。而且,只有当我们的语文教学回归到它语言与心灵的本位之后,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获得庞大的分母。才能在具体的教育中,帮我们把孩子的基础砸实、打牢,然后,促进他们的飞跃和发展。

  另一层面,我以为,语文的回归,并不是放弃“人”的理念,并不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如果我们能把与语文教学与之配套的伟人教育、名人教育、形象教育、认识教育,一并地,连同学生对语文的探究与体验,潜化在润物无声中,这,将是素质教育的良性补充。还有,第三个层面,就是语文最终的目的:用好语文。

  为此,我大量上网,查阅资料,首先实现了自我的提高,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将获取的资料打印了出来,供给学生传看。可是,我总在想,老师的视野如果总在禁锢学生,那么,孩子思维的域就会受阻。所以,我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找到更好的,哪怕是折中的办法,弥补资源供给上这种“一言堂”的“霸权”与不足。

【六年级上册语文《桃花心木》教学设计与反思】相关文章:

六年级上册语文《桃花心木》教学设计01-07

语文《桃花心木》教学反思03-14

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8-08

六年级上册语文《船长》教学设计及反思06-21

《桃花心木》语文教学反思07-26

桃花心木的语文教学反思03-19

《桃花心木》语文教学反思01-09

小学语文《桃花心木》教学反思11-26

桃花心木语文教学设计04-01